游金山寺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注释】

“江心”四句苏轼自注:“是夜所见如此。”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游金山寺》原文赏析-苏轼

【赏析】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苏轼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判官。当时王安石秉政,大力推行新法。苏轼写了《上神宗皇帝书》、《拟进士对御试策》等文,直言不讳批评新法,自然引起当道的不满。苏轼深感仕途险恶,主动请求外任。熙宁四年,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苏轼当时三十六岁。他七月离京赴任,十一月初三,途经镇江金山,访宝觉、圆通二僧,夜宿寺中而作此诗。

全诗二十二句,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前八句写金山寺山水形胜,中间十句写登眺所见黄昏夕阳和深夜炬火的江景,末四句抒发此游的感喟。贯穿全诗的是浓挚的思乡之情,它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和官场生涯的厌倦,希望买田归隐的心情。

开头二句随意吐属,自然高妙,看似浅易,实则言简意赅,精彩动人。“我家”句,开门见山点出思乡主旨,“宦游”句写出门求仕,顺流而下,引出下文。“江入海”,点出金山独特的地理位置。施补华《岘佣说诗》:“‘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确是东坡游金山寺发端,他人钞袭不得。盖东坡家眉州,近岷江,故曰‘江初发源’;金山在镇江,下此即海,故曰‘送江入海’。”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称“起二句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都说得很精当。“闻道”二句一虚一实,一动一静,将传闻中长江激浪拍天潮卷金山的景象和眼前水落石出沙痕历历的情状,描绘得有声有色,长江景观,这二句大体上包涵无遗。“天寒”二字则点明了这次来游的季节。接着二句写金山在长江中的方位和形貌。中泠是泉水名,即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一泉,金山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写出了金山山石巨大而突兀不平的形状。“古来”句概括时空,写金山中流砥柱出没波涛的风貌(唐、宋时期金山远在江中,明以后江水北移,始成陆地)。“波涛出没”,也寄寓了作者对自古以来仕途的感慨,风险若此,自当视为畏途。以上六句有情有景,有古有今,有虚有实,有时有地,思绪飘忽,意象开阔,充分体现了苏轼七言古风天马行空、波澜浩大的特色。“试登”句把初到金山百感苍茫的思绪作一个收束,用“望乡国”来回应首句,并照应篇末“有田不归”,是诗中枢纽。“青山多”应是丽景,可是诗人似乎并无欣赏之情,却有嗔怪之意,仿佛怪青山多事,不知趣地遮断了迁客的望乡之眼。其实大江两岸青山固然众多,但是即便是一马平川,想在长江下游望见眉山故乡,那也绝不可能。这种跌宕多姿的写法,突出了诗人望乡的一片痴情。这二句无论在命意还是结构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诗的第二层就从“望”字着眼,着力刻画深夜江心的特殊之景。这在时间上就需要有个过渡,“羁愁”二句便起到了这种作用。“羁愁”是苏轼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他面对眼前胜景,并无闲情逸致,而是思绪万千。不过,如果就此“寻归楫”,还是心有不甘的,所以便来一个“山僧苦留”,似乎是不得已而留下望落日。其实这是诗人故弄狡狯,不然他何以竟望到二更月落呢?这二句诗情曲折,波澜横生。“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二句,色彩绚丽,境界壮美,是写景名句。“靴文”(即靴纹),状江面因微风而起的粼粼细浪;“鱼尾赤”,形容血红晚霞,重叠如鱼鳞。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可见“子瞻作诗,长于比喻”(见《诗人玉屑》卷十七)的特点。“是时”句转入夜景,也巧妙地点出来游的日期。《礼记·乡饮酒义》:“月之三日而成魄。”(“魄”是指月缺时光线暗淡而仅有圆形轮廓的那一部分),“初生魄”即初三,苏轼来游正当十一月初三。“二更”句点出“天深黑”的异常背景,预示将有不寻常事物出现,为“炬火”闪现作了渲染。炬火,本指束苇而烧的火炬,但这里显然不是,因为它那么明亮,那么突然,甚至光焰照山,惊动栖乌,这的确有点奇怪。但古人对此现象也有所记载,木华《海赋》:“阴火潜然。”曹唐《南游》:“涨海潮生阴火灭。”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阴火”,或许是由某些会发光的浮游生物聚集水面而形成。在这里,它被苏轼神化了,或者竟是幻由心生,表达了诗人归田之情的浓重和执著。“炬火”的出现,为末一层的感慨预作地步,由景而情,把诗情推向了高潮。“非鬼非人竟何物”,用一个令人深思的悬念作结,逗出下文。

悬念揭开,出人意表,诗人悟出“炬火”是江神显灵示警,怪“我”冥顽不化,宦游不归。这种悟,主观色彩极浓,可见其命意所在。“不归山”本非己愿,现在神又来责怪,更见欲我归山乃天意。叙写可称奇幻。结尾二句直抒心曲。“岂得已”,蕴含着多少无可奈何之情,内涵丰富。“如江水”,是指水发誓,与对天盟誓相似,古人常用。如《左传·僖公廿四年》记晋公子重耳对子犯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此时苏轼是向江神立誓:只要家有薄田,足以糊口,一定立即归隐。末层四句总束全篇,使前二层的情景有了归宿,堪称画龙点睛。《四库全书》总裁官纪昀批末段道:“结处将无作有,两层搭为一片。归结完密之极,亦巧便之极。设非如此挽合,中一段如何消纳。”批得中肯。

苏轼七言古诗韩愈一脉相承。这首诗与韩愈《山石》在结构和立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首诗前面部分的叙写都是兴象超妙,情景如绘,而最后四句也都由游览而引起感慨,点明主题。一云“有田不归如江水”,一则云“安得至老不更归”,语意很相似。

金山寺,原名龙游寺,又名泽心寺、江天寺。天禧初,宋真宗梦游此寺,乃赐名金山寺,“为诸禅刹之冠”,殿宇巍峨,佛像庄严,文物既富,名胜也多。游寺而写寺景,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往往难出新意。历来咏金山诗不少,但大都以刻画模写为能事,构思雷同而缺乏情致,所以佳作寥寥,传世绝少;只有唐人张祜“树影中流见,钟声隔岸闻”颇得神韵。“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苏轼这两句诗确是深刻的经验之谈。他写游金山寺,便神思独运,另辟蹊径。他对金山寺本身景观皆略而不写,着重写登眺望远高旷绵邈之景,而景中则交织一片诚挚而浓郁的乡情,使人既感到景之新,也感到情之真。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说:“一往作缥缈之音,觉自来赋金山者,极意著题,正无从得此远韵。”此诗之所以广泛传诵,与艺术上的这种“远韵”是分不开的。

(曹光甫)

文章标题:《游金山寺》原文赏析-苏轼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3315.html

上一篇:《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原文赏析-苏轼

下一篇:《石苍舒醉墨堂》原文赏析-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