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注释】
①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之中。
②西:流向西。
③黄鸡:出自白居易《醉歌》中“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的诗句。黄鸡天天报晓,喻指时光流逝,人生不能长久。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译文】
山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谁说人生不会再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反东,向西奔流呢!因而不必为时光流逝烦恼,以白发之身愁唱黄鸡之曲。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鉴赏2】
这是一首小令,写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当时词人游览蕲水清泉寺,发现这里的溪水竟然是自东向西流,顿生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上片写景。起首一句围绕“兰溪”运笔,指出“兰溪”的由来,“沙路净无泥”写景清新亮丽,可见词人胸襟之坦荡。“潇潇”句,写景,“子规”作为暮春的典型事物,也点出了当时的节气。词人细笔轻描,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图画,生动逼真的景象也体现出词人对自然的热爱。
下片借景抒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谁道”两句,以问句起首,极有气势,然后又以借喻作答,更为巧妙。这里面隐含着词人对人生深深的思考:世上的河水都是自西向东流,而这兰溪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岂不是说明人间凡事无绝对?结尾一句从典故中化出,却又别出心裁,反其意而用之,表现出词人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
本词写景清新自然,言情含蓄生动,情景交融而又富于哲理,可见词人心中的慷慨豪情,对后人颇有启示。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2】
萧萧暮雨子规啼,这是一片萧瑟迟暮的景象。黄昏是一天的终场,子规的啼鸣宣告着春天的离去,而萧萧春雨又在加速这场告别。一般来说,词人就要开始感伤迟暮,慨叹生命了。
但苏轼并没有这样做,他借寺庙前西去的流水发挥,高喊出人生也可以重回年少的声音。人们不仅习惯伤春,还习惯咏叹白发,甚至会觉得门外高鸣的黄鸡正催促着自己的老去。白居易就曾在《醉歌》中这样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苏轼也对此唱出了反调,就算已是白发苍苍,也不要唱着徒叹衰老的黄鸡之曲,此刻依然可以有着对生活,对未来的饱满追求。
青春不仅在于年龄与容貌,心态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心中永远保持着青春的蓬勃,那么就算万里归来,容颜甚至会变得更加年轻,自己仍是那自在如风的少年。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词作赏析3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宋词地图】
清泉寺:在今湖北省浠水县。《浠水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邑东二里有清泉寺。唐贞元六年,凿地得井,冽而甘,故以名寺。”
相关阅读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意思出处赏析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浣溪沙·不信芳春厌老人》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贺铸-宋词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3414.html
上一篇:《吴门道中二首》原文赏析-孙觌
下一篇:《风流子》原文翻译赏析-孙光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