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汪元量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注释】

此诗,疑为汪元量送赵㬎到甘州(今甘肃张掖)出家,返回大都(今北京),路经潼关时作。

邮亭:古时的驿站。

望乡台:汉成帝时,边兵被迫离境,筑台望乡,后来成为旅客思念家乡的常用典故。

桃林塞:即桃林,在今潼关以东,灵宝以西地区。

赵㬎到甘州学佛为至元二十五年十月事,汪元量经由蒙古草地送他到甘州,返回时应当是二十六年。据诗中“绿芜”、“黄叶”字样,假定为是年秋八月,大体近之。王清惠送汪元量南归诗序,虽有“水云留金台一纪”的话,从德祐二年(1276)算起,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仅多数月,并不矛盾。《续通鉴》系汪元量南归事于至元二十五年,不甚允当。

【作者】

汪元量:(1241—约1317)字大有,号水云,一说水云子,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进士。南宋末,以善琴供奉内廷。元灭宋,随三宫被虏北去。曾访文天祥于狱中。后为道士南归,往来于匡庐、彭蠡间。所作多纪实诗篇,述亡国之痛。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潼关》原文赏析-汪元量

【赏析】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汪元量送南宋被俘的末代皇帝赵㬎到甘州(今甘肃张掖)出家后,返回大都(今北京),路过潼关,感慨万端,写了这首抒情诗。诗人是在一个阴云黯黯的天气骑马来到潼关的。他在路上看到绿草还没有全黄,但邮亭附近的树叶已黄,时间可能是历的八月了,而诗人还流浪在千里之外,他在邮亭里喝了一杯酒,想起了国和家,想念故君赵㬎,名为出家而实际是被软禁“甘州山寺”。想念家乡所在的江南,而又欲归不得,但他最难割舍的,还是那位被软禁甘州的旧君———赵㬎。(此诗作于何时,说法不一。这里对帝㬎学佛地点,暂采杨树增的考证,因而推论此诗作于由甘州返回大都途中,较合情理。杨文见《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4辑。)

全诗由景到情,第一句是写景的,但乌云蔽日的景,给人以抑郁的气氛,仍然是在为诗人的心情写照。第二句写诗人“勒马度关”,用“昏昏”二字,强化了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三句的“绿芜”,四句的“黄叶”,景物色彩不同,而“人千里”和“酒一杯”的心情,怀念家乡,欲归不得的心情,和景是配合一致的。五六两句深入一层地诉说自己无国可归,有家难奔的悲愤之情。十多年前,元兵进入临安,旧君赵㬎被俘北来,抗元英雄文天祥也在大都就义。如今旧君又被送去做和尚,这不是“大事已去”的现实么?既然“大事已去”,自己想尽点忠心,也无能为力,只剩下一点眼泪而已!那么,自己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国亡君逐,家乡也未必能够回去,纵有无限的乡土之思,也不敢上望乡台去望望,为什么?一方面是故乡远在江南,望也望不见,一方面是俘虏望乡,可能被认为有反抗嫌疑。不敢望而干脆说“莫上望乡台”,真是一字一泪,诗人这时可能已经考虑过回大都一次,请求“黄冠南归”,但谁知会不会得到允许呢?七八两句写自己虽然感到“大事已去”,但十多年追随赵㬎的君臣关系,仍然不能忘情。他从“桃林塞”西望,看不见沙漠之外的甘州,而日暮时的烟霭起来了,更起悲愁之思。愁自己在千里遥遥的潼关,望不见流放甘州的旧君,只能想象沙漠那边凄凉山寺没有一个人陪伴这位旧君,他只能听鬼哭的哀声了。鬼是不存在的,但古人相信沙场上定有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不是大诗人杜甫对鬼哭的想象描写么!汪元量想象赵㬎居住的甘州山寺,一定有鬼在哭,年仅十几岁的故君多么可怜啊!汪元量和赵㬎不仅是君臣关系,同时还是师生关系,公义加私情,使得这首诗特别沉痛感人。

(刘知渐 鲜述文)

文章标题:《潼关》原文赏析-汪元量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3496.html

上一篇:《秋日酬王昭仪》原文赏析-汪元量

下一篇:《太皇谢太后挽章二首》原文赏析-汪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