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
王寀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作者】
王寀:(?—1122左右)字辅道,一字道辅,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登第,官校书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宣和中,以左道为林灵素所陷,弃市。
【赏析】
关于这首诗,洪迈《夷坚志》己卷第八载有一则诗话说:曹道冲售诗京都,随所命题即就;一群“不逞之徒”要为难他,向他求《浪花》绝句,限“红”字为韵,曹谢以不能,要他们去求王寀学士。王欣然捉笔,一挥成此。为什么曹于他诗“随所命题即就”,独于此题谢以不能呢?大概因为,平常说的浪花,指涡流急湍,水浪如花,“红”字自然不好入韵。王寀的高明处,在于避实就虚,不写水浪如花,却写了浪中之花,因此使“读者无不嗟伏”。
王寀写的“浪中之花”,是夕阳倒映在秋水中的影子。夕阳是红色的,圆圆的,悬在天边本不像花;但倒映在水里,微波荡漾,就容易形成幻象。加上晚风吹皱一江秋水,把这个红彤彤、圆墩墩的影子摇碎了,形成层层皱折,这就更像花朵的千瓣嫣红。晚风时作时息,波浪起伏高低,夕阳倒影也就时圆时缺,有时如花之摇颤,有时似花之凋零,“红”字前再着一“残”字,更是传神阿堵。这“夕阳影里碎残红”是全诗之警策,诗人把它安排在结处,显然意在取得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但这首绝句的佳胜处,又决不仅仅在于这超绝的点睛一笔,而是通体晶莹,风韵悠远,有一种幽邃的意境。大概,诗人觉得秋江清冷,一朵奇花,终嫌寂寞,于是落笔以“一江秋水浸寒空”为奇花画上背景,敷上底色。“浸”字把空中云彩引入波心,而且似乎增添了寒意。秋日晚霞,色彩绚丽,形象多变,浸在澄明秋水之中,染红了一江寒碧。以此为背景,烘托着那朵奇花,构成了一幅有层次、有变化的彩色图画。但诗人意犹未足,次句又用“渔笛无端弄晚风”给这幅图画配上轻柔、抒情的乐曲。笛声飘扬,为全诗添了声响,增了情趣,形成了意境,使读者耳与目一起得到美的感染。在章法上,“渔笛”上应“秋水”,“晚风”暗扣题面“浪”字,下启结句“碎残红”,勾连流转,意脉全在暗中。没有这一句,就看不出江中之浪,浪里之花。
为了突出结句的警策,诗人在第三句故作“万里波心谁折得”的一问,表现了他如醉如痴的意态。有此一问,就愈见此花之奇;欲折不能,又加添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感,引起读者轻轻的惆怅。在音调上,由于这一问而使全诗节奏变得更加轻柔舒缓,曼声摇曳,故作一顿、一跌,然后端出精彩绝艳的结句“夕阳影里碎残红”,终于神完意足,全诗飞动。
写秋江夕照,白居易“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名句在前;把水上阳光比作花,又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的巧譬先出,但王寀的这首《浪花》自有其不可掩的丰姿。《暮江吟》描绘了江上夕阳投影,岸边露似珍珠,画面宽广,以立体感胜;王诗则集中一点,句句不离“浪花”,以层次丰富胜。白居易新月(“月似弓”)逗人遐思,王寀以渔笛作为伴奏,风调悠然有远致。在《忆江南》中,白以“日出江花”写出江南火一般的春色,表现了火一样的情怀,以热烈、壮美胜;王则以“秋水浸寒空”开篇,使画面色调柔和,取境幽邃,另有楚楚动人的风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寀学唐人而能自出心裁。
(赖汉屏)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浪花》原文赏析-王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