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录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人名片】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籍贯有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和太原两说。自幼家境贫寒,靠农耕以自足,开元十五年(727)方得以进士及第。起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博学,超绝群伦,调汜水尉,后获罪被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北归,于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并结识李白,后离京返长安任江宁丞。后因被谤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中,亳州刺史闾丘晓因忌才将其杀害。其七绝诗尤为出色,于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后人推崇,被冠以“七绝圣手”之称号,更得“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
【注释】
①出塞:乐府旧题,属《相和歌·鼓吹曲》。
②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指汉朝李广。汉右北平太守李广勇敢善战,威震龙城,匈奴称他为飞将军。龙城:匈奴的政治中心地。
③胡马:指侵扰内地的敌军。阴山:昆仑山脉北支。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与内兴安岭相接。汉武帝时屯兵镇守,以御匈奴。
【译文】
今日的关塞还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耀的关塞,将士们远征万里塞外,至今未见凯旋。只要有卫青和李广那种将领健在,绝对不会让胡人的兵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意在讽刺边塞将领的无能。诗人首先从眼前的关塞现实引入联想到遥远的秦汉时代的关塞形势,说明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仍是旧时关塞,战争连绵不断,将士至今未还,其原因何在?诗的后二句用假设的语气做出了回答。以赞古代的英雄,讽刺今日将领之无能。显得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评论家多推此诗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赏析】
《出塞》也是乐府旧题。作者关心边事,同情士兵长期征战之苦,认为将领无能,不能击溃和威慑进犯的敌人,是边防上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写下了这首诗。他并没有正面对那些无能的人加以斥责,而只是赞叹和向往于古代威震匈奴,使敌人不敢冒昧挑衅的一位英雄人物——“汉之飞将军”李广,认为如果李广今天还在,那么,敌人自然就会敛迹,士兵们也就不至于长征不返了。以昔讽今,其意显然。
首句点地,写景。筑城备胡,起于秦汉。“秦时明月”与“汉时关”,互文见义,犹言今天的关塞以及照临在此关塞上的明月,都还是秦汉时代的故物。在当时的月光笼罩下的关城,就有许多战士戍守,千年以后,还是同样的情形。在这漫长的时代里,该经历过多少次的战争啊!而秦月、汉关,不正是其历史的见证人吗?
雄伟的关城是边塞的要害,也是士兵们战斗和生活的地方。明月则是在那种荒凉的环境中很吸引人的景色。在苍苍茫茫的沙漠或原野中,多情的明月曾经伴随着战士们度过许多个寂寞的夜晚,又引起过许多次思乡的情绪。所以关城、明月,既是士兵们眼前的景物,而这眼前景物,又和他们的生活、心情密切相关。另外,这一图景,又不仅是属于现在的,而且还是属于过去的,因为千年以前,此景此情,早已存在了。正由于此,士兵们(同时也是诗人)才能够将眼前景物和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景生情,抚今追昔。
次句写情,紧接首句。由于长征万里,久久不归,对着古代的关塞,当时的明月,自然不能不想起自己的遭遇和民族的遭遇,并由此而想到一千年以来已经属于过去的民族和人民的遭遇来。古代已经如此,现在还是依然。有此一句明写怨情,则上句所写景物中含蕴的丰富内容才得以充分显示。
后两句转出正意。虽然从古到今,总有边患,总要防御,但在汉代,却有卢城飞将李广那样的英雄人物(卢城,各本多误作龙城,只有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不误。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之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治卢龙县,《唐书》有卢龙府,有卢龙军,故称之为“卢城飞将”。龙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塔米尔河畔,是匈奴大会祭天之所,与李广无关),足以慑伏敌人,使之不敢进犯,因此设想,假使李广在今天还活着的话,那就决不会让胡马度过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边境平安无事,征人也就可以回家了。这里是用一种想象中的美妙来反衬现实中的缺陷。但这种想象,只不过是善良的愿望,事实上是不存在的。那么,今天的前方将领是一些什么脚色,也就可想而知了。诗中上用“但使”,下用“不教”,前后呼应,以假设之辞,表赞赏之意,充满了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景慕之情,则对现今将领之不满,自然无须明说。这种从侧面衬托,非常含蓄的讽刺,用传统文学批评的话来说,可谓“微而显”,“婉而成章”,达到了“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效果。后来刘禹锡、李商隐的七言绝句,也颇以长于讽刺得名,但用笔比较明显,用意不免刻薄,反而缺乏回味。
这种以想象的境界来反映一种愿望的表现方法,也出现于其他许多诗人的作品中。如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第二首: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叛变,玄宗逃往四川,曾命令他的第十六个儿子永王璘总揽南方军政大权,驻节江陵。玄宗的长子亨在灵武代玄宗即帝位后,弟兄之间矛盾激化。李璘图谋自立,出兵东下,占取江淮地区,不久兵败被杀。他经过庐山,曾邀请李白出任幕僚。这组诗,就是诗人写来献给他的。李璘出兵,意在争帝,但仍以平定叛乱为名,所以诗中也多及平叛之事。
前两句正写安禄山的叛乱。安禄山及其主要帮凶史思明都是胡人,部下也多北方民族。所以上言“北虏”,下言“胡沙”,而且以西晋政权被刘曜颠覆,东晋谢安击退苻坚等事为比。三川,秦郡名,即今河南省北部黄河两岸一带,当时已被安禄山攻占,所以说“乱如麻”。玄宗逃往成都,在长安之南。这也和永嘉五年(311)西晋都城洛阳被匈奴刘曜攻陷,中原人士纷纷向南方避难的情况相似,所以说“似永嘉”。这两句形容敌人之猖狂,局势之混乱,朝廷之昏庸,人民之流徙,以见需要有个能力极强的人出来挽回危局,刻不容缓。
后两句以假设之辞,写出自己的抱负和愿望。谢安,字安石,原来隐居东山,人们都希望他出山,担当国家重任,甚至发出“安石不出,如苍生何?”这种叹息。后来,他出任宰相,果然在淝水之战中,大败了进犯的氐族苻坚,使东晋转危为安。李白当时隐居庐山,被李璘请出,正与谢安情况相同,所以用来自比。以五胡中之刘曜、苻坚比安禄山,以永嘉之乱以后有淝水之胜,预期在平叛中将要获得胜利,意思也前后连贯。这里是说,如果能够像谢安那样被重用,我是一样可以从容不迫地在谈笑之间即毫不费事地为你把敌人平定下来的(胡沙,犹胡尘,指叛乱分子。君,泛指,并不是特指李璘或君王)。诗人克敌靖乱的抱负,指挥若定的形象,是通过想象而反映出来的。如果不用假设之辞,就难于表达这种在生活中还没有实现的事物。
此外,如李涉《邠州词献高尚书》:
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高尚书,名崇文。他在宪宗元和元年(806)曾经平定西川刘闢的叛乱,后同平章事,充邠宁节度使、京西诸军都统。此诗当作于高在邠宁节度任内,故题为《邠州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
这首诗是赞美高崇文平叛之功的,但起二句欲扬先抑,泛论自古以来,将帅威名,难于树立,能像西汉卫青、霍去病那样流传后代的人,并不很多,这就为下文留下地步。第三、四句反承上文,竭力写高之英勇无敌,声威远播,自从消灭刘闢以后,踪迹所到,土地、人民就有了保障,如同北边之有长城。刘宋大将檀道济善于用兵,为北魏所畏伏,后遭谗被害,临死时叹息说:“乃坏汝万里长城!”诗的末句,也是用檀道济暗比高崇文。因为有前两句的反衬,才觉得高之难能可贵。后两句为称颂之辞,也是虚拟而非实指,与王、李两诗,大体近似。
试再举一首与王诗用意相同而写法相反的来作比较。无名氏《胡笳曲》云:
月明星稀霜满野,毡车夜宿阴山下。
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起句写景兼点时令,次句叙事兼记地方。诗中的主人公在一个晚秋,仆仆道途,在阴山之下,停住毡车,对着苍茫的景物,不禁发出思古之幽情。于是想起了古代因为有李广这样的将军,所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而现在呢?他们在其君长率领之下,竟敢公然入侵了。既是吊古伤今,也是借古讽今。但《出塞》是以假设之辞,想象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就会怎样,而《胡笳曲》则是写现实之境,确定因为无李广这样的将军所以才这样。一虚一实,一正一反。从歌颂李广,景仰英雄来说,王诗是从正面写,此诗是从反面写;而从反映现实情况来说,则此诗是从正面写,而王诗却是从反面写了。同为有所感叹,有所讽刺,但此诗浅而显,一览无余;王诗婉而深,一唱三叹,相形之下,优劣自见。
文章标题: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古诗译文赏析(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