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带长薄(1),车马去闲闲(2)。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3),归来且闭关(4)。
【注释】
(1) 长薄:绵延的草木丛。薄:草木交错曰薄。
(2) 去:行走。闲闲:悠闲,从容貌。
(3) 迢递:远貌。递:形容遥远。
(4) 且闭关:佛家闭门静修。有闭门谢客意。
【题解】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秋,王维到嵩山隐居。次年,他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出任右拾遗,结束了这次短暂的隐居生活,离开嵩山,到洛阳赴任。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这首诗就是这段归隐生活的写照。
【赏析】
在《送张五归山》中,诗人表达了“当亦谢官去”的思想,不久之后即梦想成真,这首诗即是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途中的情景,紧扣题目中的“归”字。诗人坐着马车,顺着河边的道路缓缓前进,清澈的河水顺流而下,岸边是长长的丰茂的草木。“闲闲”,一个“闲”字重复运用,显示出马车的从容不迫,反映出诗人归山时的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那流水好像懂得我心意,也在慢慢地流淌,晚归的鸟儿伴我前行。诗人将流水和暮禽拟人化,展现了诗人的从容姿态。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流水”也代表着勇敢前行,说明诗人辞官归隐没有什么顾虑;而“暮禽”则带有倦鸟归林的含义,隐晦地表达了对政治和官场的失望。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荒凉的城池靠近古渡,落日的余晖洒满整个秋天的山林。诗人的情感起了一点儿变化,因而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来:城是荒的,渡口是古旧的,太阳在落山了,山林呈现出秋色。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四个意象营造出了一种弥漫天地的寒山秋意。这些景物在诗人的眼中,不免有一些凄清悲凉的色彩,这是为什么呢?诗人不是一心要归隐吗?为什么真的归隐之后,心情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美好,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刚开始的悠然自得,渐渐笼上一层悲凉的情绪呢?其实王维内心最渴求的东西,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实现政治上的抱负,只是因为抱负无法施展,才心灰意懒要退隐的。田园生活虽然对他很有吸引力,但是他更渴望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所以真的退隐之后,心理上难免还是有点失落的。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隐居在高高的嵩山下,过一种闭门谢客的生活。“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做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归来且闭关”展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心态。
这首诗用笔凝练,意境开阔,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归嵩山作》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