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王维

【其一】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1)。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2)。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其二】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染翰过草圣(3),赋诗轻子虚(4)。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

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5),只应君与予。

【其三】

设罝守毚兔(6),垂钓伺游鳞。

此是安口腹,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

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7)。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

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注释】

(1) 偃:仰卧。蹇:屈曲的样子。偃蹇:犹安卧。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六状》:“岂偃蹇山林,不求闻达之人邪!”元萨都剌《山中怀友》诗之三:“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扶抟。”

(2) 徒然:仅仅,仅仅如此。万象:万事万物,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澹尔:恬静安然的样子。太虚:天空,宇宙。缅:遥远。

(3) 染翰:指作诗文、绘画等。翰:笔。南朝宋谢惠连《秋怀》诗:“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草圣:即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尤善于草书,世称“草圣”。

(4) 子虚:即汉代司马相如所著的《子虚赋》,此处借指司马相如。

(5) 岁晏(yàn):指人的暮年。晏:迟,晚。唐王维《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洲。”

(6) 毚兔(chán tù):狡兔,大兔。

(7) 鼎食:列鼎而食,吃饭时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唐王勃《滕王阁序》:“钟鸣鼎食之家。”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题解】

张諲(yīn),在家里排行第五,又称张五,永嘉人。青年时期离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王维作了这三首诗送给张諲。题目称“戏”,说明诗中有些夸大其词的玩笑之语,但是也给我们刻画出一个放浪形骸、不拘小节而又学富五车,特别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物形象。

【赏析】

自古才子多倜傥,他们恃才而傲物,洒脱而不拘小节。张諲的才子风度尤为突出,和他长年同处的王维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所以用三首诗分别从三个侧面再现了张諲的生活场景,并以此为背景表现张諲的性格特征。

第一首诗,王维描写张諲隐居生活的日常状态,借以表现他不拘形容、自适自安、淡泊自处的个性。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这六句诗,王维集中刻画兄弟张諲隐居东山时“懒散”的生活状态,突出一个“懒”字。张諲首先懒于应对俗世之人,偏居东山,清心淡欲。日常起居,先是晚起,睡到自然醒,日上三竿了依旧怡然自得地躺着,直到正午的钟声鸣起,方才开始起床;其次是不梳洗,起床后就直接吃饭,发髻不梳,脸手不洗,头天晚上翻看的书籍还散乱着摊在床上,完全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懒人形象。诗人对兄弟张諲的这般形象是褒是贬,读者揣此悬想,期待后文。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这八句诗,王维借助于描写自然之景表现隐士张諲的心灵世界。屋前清溪潺潺,悠悠逸兴对溪水远流,空寂幽然的林子里觅得一片空地安卧,任思绪随清溪流水的声音流向远方。原来外形的放荡不羁只不过是个形式,张諲的内心世界如此悠远静谧:青翠油亮的苔藓簇生于石上,轻细柔嫩的小草遍生于松树下;松间苔草,似乎暗示的是张諲的清洁精神;窗外鸟鸣声轻淡悠然,就连阶前倚卧的石虎也隐去了王者的霸气,面呈慈善之色。鸟声“闲”、虎心“善”,意象奇诡,似乎暗示张諲的仁善内心。置身此境的张諲,持一颗宁静淡泊之心,哪怕世间万象纷繁复杂,终究也奈何不了他,他依旧能够在这清洁宁静的世界里自适自安。朴素而细腻的勾勒,将张諲闲适自在的生活清晰而生动地描绘出来。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结篇这四句诗,诗人通过自我与张諲对比,表达对张諲悟道之深的感慨。王维说五弟已经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反观自己,认识肤浅,远比不上张五弟。王维又进一步慨叹:面对张諲,他也顿悟出一些道理,所谓浮世杂念,经由一颗淡泊自适之心,或许就可以自行消解了。诗人通过写张諲对自身的影响,侧面表现张諲的道行非同一般,用笔虽淡,着意却深。

第二首诗,王维集中笔墨描写张諲非凡的才情。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在王维看来,张諲学富五车,却仍然读书不辍,不为外面的世界所动,清心隐居于山。“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潜心研习书法,一手草书形迹洒脱,不输草圣张旭真迹,赋诗为文文采斐然,不逊才子司马相如。李颀称赞张諲:“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染翰赋文,皆是高人,恬静安适的隐居生活中充溢着文墨的清新素雅之味。“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余。”二室,即少室山和太室山,中岳嵩山东西长达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青年时期的张諲就隐居河南登封嵩山的少室山下,闭门读书,不及声利达十余年。才高八斗,却仍与世无争,这样的境界,令诗人深为叹惋。张五弟的洒脱、淡定深深地影响了王维。“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这只是张五弟生活的一个片段,却更显五弟闲云野鹤的气质。一切自然如流水,一切平淡,万虑尽除,生活自在闲适。“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即使是秋风日见萧索,柳枝衰飒,似乎没有了清新触动心弦之美,然而“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岁晏同携手,只应君与予”,张五弟却依旧愿与诗人携手隐居。原因是,他对诗人的承诺。可仅仅如此吗?承诺只是个表面的说辞罢,真正的是诗人与五弟内心的共同向往,在精神自由的世界中,能得与自己相投的好友,对山煮酒赋诗,临水奏乐高歌,恰如《兰亭集序》所描述的那番和乐之景。更何况,在现实黑暗、报国无门之时,能享受到如此美妙的人生,何尝不是件乐事。

第三首诗,王维侧重描写张諲书画之外的饮食起居生活,文笔生动,塑造人物形象个性尤为突出。

“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设置陷阱猎兔,人兔比谁更狡猾;水边钓鱼,人鱼比谁更机灵,张諲乐在其中。“此是安口腹,非关慕隐沦。”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报仇雪耻以后,因惧怕勾践以后对自己不利,便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归隐五湖。王维借用此典,表达张諲猎兔、垂钓仅为口腹之欲,非关隐居之事,恰恰是正话反说。王维接着说:“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王维自称生平喜好清净,饭食嗜素,对比张五弟“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饭食荤腥不忌,颇有钟鸣鼎食之家的豪荡之风。王维接下来继续拿自己与张諲对比——“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王维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成意,表现自己栖身世外南山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而张五弟“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与鸟兽相亲,与云霞结伴的生活方式更加让诗人心生羡慕之意。故而王维在结尾两句说“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谷口真,典出《法言义疏》卷八《问神》,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王维戏言张五弟,因何邀请自己到这隐居之地,回扣诗题中的“戏赠”二字。

清代赵殿成评论这三首诗曰:“前二篇,美张能隐居乐道,物我两忘,与己合志。后一篇,嗤张之钓弋山中,只图口腹,与己异操。譬如李家娘子,才出墨池,便登雪岭,何一日之间,黑白不均乎?题曰‘戏赠’,良有以也。”此论言简意赅,颇得三首诗的精髓所在。

文章标题:《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3862.html

上一篇:《终南山》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下一篇:《答张五弟》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