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
魏源
城上旌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
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
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全凭玉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
【作者】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例纳为中书舍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成进士。历任东台、兴化等县知县。后补高邮知。学识精博,并力图经世致用。工诗文。其诗风朴素,雄浑有力。著有《古微堂诗集》《海国图志》等。
【赏析】
“寰海”,即环海,沿海。《寰海》组诗,为七言律诗,共十一首,作于1840-1841年鸦片战争时期。在组诗里,作者通过艺术手法,把环绕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的鸦片战争的一些重要历史镜头,通通摄取下来了。这里选的一首,就反映了1840年林则徐领导广大中国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禁烟抗敌斗争和以琦善为首的投降派卖国求荣的重大历史事件。
“城上旌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1840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在广州领导禁烟运动,坚决抵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但很快受到投降派的干扰。1840年9月道光皇帝亲谕坐罪林则徐,琦善继林之职,为“得外洋欢心”“一切力反前任所为”,采取了一系列投降措施,为侵略者大开方便之门。稍后,奕山为靖逆将军,主持广东军事,昏聩无能,为苟全性命而派人向英军祈降,答应七天内交赎城费六百万元,赔偿英商损失三十万元。“城上”与“城下”,“战”与“盟”,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了面对外敌侵略,人民的浴血奋战与投降派贪生怕死,签订屈辱之约的卖国行径是多么的不同!而且,由于投降派的得势,爱国运动的滚滚怒潮已渐渐化作消退的落潮。
接下两联进一步对举人民的“战”和投降派的“降”。“阴疑”句化用古语《周易》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里“玄黄”指血。古人还以为:阴气盛,侵凌阳气,势在必战。面对侵略者的军舰大炮,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人民操起了长矛土枪,似闪电,似雷鸣,如洪水,如烈火,一起卷向侵略者,爱国民族运动如火如荼!然而,为什么这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却走向了低潮呢?——“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英军进攻广州时,刚发空炮几响,清守兵即落荒而逃,英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四方炮台,然后直轰广州城。这一可悲的事实说明,广州失守哪里是因为侵略者如神兵天降不可抵御,分明是清朝将领的怯弱无能所致!“鼓角”句,用汉周亚夫平吴楚七国之乱的典故。当时有人建议周率领部队由敌守备空虚之路“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亚夫用此计获胜。这里诗人反用其意,讥讽至极。在侵略者的枪口下,投降派吓破了胆,为了活命,他们除了求和,别无选择。于是他们转过身来,把掠夺的手伸向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然后媚笑着向侵略者呈上了民脂民膏的厚礼!
但是,纵然倾家荡产,又岂能填满远渡重洋而来的殖民主义者的欲壑?“宝气”不能“销兵气”,软弱无能只能使侵略者气焰更盛!
魏源作诗,无论是以画入诗,还是以史为诗,都表现了深厚的爱国热情。这首诗,就饱蘸激愤之墨,歌颂了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斥责了投降派的卖国罪行。行文多用典故、比喻和反语,增强了全诗意境的悲壮色彩。
(何艳玲)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寰海》原文赏析-魏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060.html
上一篇:《江南吟》原文赏析-魏源
下一篇:述怀-古诗译文赏析(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