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赏析】
温庭筠系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彦博为官清廉,虑事严谨,于高祖、太宗两朝卓有建树,死后获得了陪葬太宗昭陵的殊荣,真可谓耀祖荫孙。但世事沧桑,荣枯无定,至温庭筠时,温家全然是“旧时王谢”了。生于衰落的名门,他更能感受世态之炎凉。据考,温庭筠幼年时随家人客居江淮一带,后定居鄠县(今陕西户县),临近汉宣帝刘询墓杜陵,他尝自称杜陵游客。温庭筠年轻时即苦心学文,才华横溢,辞采飞扬,清丽与沉雄兼备,又因能八叉手而成诗八韵,世称“温八叉”。但他天生禀性不受羁束,又恃才傲世,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屡次应试而不第,于是常年客游江淮间,纵酒放浪,虽做了几任低级笔吏,终究一生坎坷,四处漂泊,潦倒抱憾而逝。
怀才不遇和漂泊无定,使温庭筠一生都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怅惘。是因为怀才不遇而漂泊无定呢,还是因为漂泊无定而怀才不遇?为了这个无解的问题,他终生都在不息地奔波,都在寻求的途中。这首《商山早行》,带着我们沿着时光的河流溯流而上,来到一千二百年前晚唐的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去倾听桀骜不驯的“温八叉”在旅途中的低语愁吟。
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点明主题和时空:身为过客游子的诗人,伴着催人的驿马铃声,不得不清晨即起,辞乡远行。商山,位于陕西省商县东面,古人以“势斗嵩并华,名欺霍与潜”(宋王禹偁《商山》),状其险峻。古中国交通不便,人多惜故土而怯远行,而此时的诗人,却因仕途失意,不得不告别故园,告别亲友,告别熟悉的生活,投身于重重关山、迢迢驿路。“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己矣!”(南朝江淹《别赋》)一天之计在于晨,凌晨即起;一起便是悲,悲在故土难离。一个“悲”字,开篇即为诗人辞乡远行的旅程弥漫了浓浓的愁情苦绪。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广为后人称道。在这里,鸡、声、茅、店、月和人、迹、板、桥、霜十个名词,既通过状写一般旅程常见的十个景物烘托了思乡的深切,又用鸡声、人迹、茅店、板桥等偏正词组的搭配和名词动用的方法为阅读与想象留下了巨大的延伸空间,同时还似一幅声光皆具、人景交融、动静得宜的行旅山水画卷,将行路寂苦与羁旅愁思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正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的境地,且对仗精工,意深韵远,真千古名句。北宋欧阳修对此最为称道,他在《过张至秘校庄》中以“鸟声梅店雨,野色柳桥春”刻意模仿,但显然生硬逊色。
陕南商洛山间,常见槲树、枳树。枳树春开黄白之花,槲树经冬叶枯,来春脱落。颈联虽描绘途中所见,但我们分明能感到,铺落山路的槲叶,如同诗人的失意与怅惘满地不可收拾;而料峭春寒中那细白的枳花,映衬着驿馆围墙,又多少给寂寥的诗人平添了几许微茫的期盼。
诗人虽然已经身在旅途了,但思绪却仍然沉湎于昨夜的梦境,仍然在思念温暖的故土,思念难舍的亲友,思念着故园池塘里那尽情嬉戏的野鸭和雁凫。面对雄峻延绵的商山,他的心神是欲行又止,愁绪是去而复来,徘徊难行又不得不行。读到这里,我们深深感到,这无奈的旅程实际是对人生的无奈,这失意的早行中充满了仕途的失意。诗人用“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终结全诗,却又给全诗留下了袅袅不绝的凄清余音,使人怅然良久。
(王红)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商山早行-古诗译文赏析(温庭筠)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063.html
上一篇:侠客行-古诗译文赏析(温庭筠)
下一篇:早秋山居-古诗译文赏析(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