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人名片】

朱庆余(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因长于诗歌而受到张籍的赏识。宝历二年(826),在张籍的推荐下,登进士第。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和张籍交情甚浓。又曾在边塞游历,诗以五律居多,诗风与张籍相似,内容多写个人生活,手法细致,语言清新。《全唐诗》收录有其诗歌一卷。《唐诗纪事》卷四十六、《唐才子传》卷六录有其事。

注释

①张水部:即张籍,曾官水部郎中。

②舅姑:丈夫的父母。

③入时无:是否够时髦,这是借喻文章是否合式。

【近试上张水部译文1】

洞房的红烛一直燃到天亮,新娘子晨起等待去拜见公婆。精心梳妆后低声问丈夫,画眉深浅合乎时宜否?

【近试上张水部译文2】

昨夜新房里通宵燃着红烛,等待天明去堂前参拜舅姑。梳妆完毕低声询问夫婿,眉毛的浓淡画得合时不?

《近试上张水部》原文翻译赏析-朱庆余古诗

【近试上张水部赏析1】

这首诗又名《近试上张水部》。张水部,即张籍,长庆二年(822),张籍由国子博士升至水部员外郎。此诗是诗人在参加科举考试前献给张籍的。唐代科举考试有一种风气,即为了得到一些名人的赏识并被介绍给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参加科考的士子都会向名人行卷。朱庆余正是应这种风气而写下此诗,他的行卷对象是水部郎中张籍。其实,朱庆余平日已通过行卷博得了张籍的赏识。在这首诗里,诗人自比为新妇,把张籍和主考官比作新郎和公婆。据记载,张籍读过此诗后也赋诗一首,题为《酬朱庆余》,以示答应。二人均妙笔生花,可谓珠联璧合,遂成就了一段诗坛千古佳话。

古代结婚有这样的一个传统:新婚次日清早,新媳妇都要去拜见公婆。全诗以新娘的口吻进行叙述,主要描写的是新媳妇拜见公婆之前的心理状态。

第一、二句是对新婚特定情境的描写:“洞房”是人物所处的地点;“昨夜”、“待晓”说明时间已经过了一个通宵。“拜舅姑”,意即拜见公婆。从第一句到第二句,时间和地点都已发生了变化,随之呈现出来的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新娘拜见公婆前的复杂心理在第三、四句中清晰地表现了出来:“妆罢”承上句“待”字而来,暗示出新娘化妆化了很长时间,可见其用心程度之深。但即使这样,她还要问问身旁的夫婿,这说明她心中没有把握。此外,新娘拘谨、害羞的神态以“低声”二字表现,准确而传神。诗人以问句结尾,也留下无穷的意味让人体会。

《近试上张水部》原文翻译赏析-朱庆余古诗

【近试上张水部赏析2】

这是一首行卷诗。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流行“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主考官,看看是否投主考官的意。此诗借闺房情事来隐喻进士考试,作者自比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舅姑比作主考官,作者在问张籍:自己的诗文是否合式?张籍写了酬作说:“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对朱庆馀的才能给予了肯定。这种写法叫做“香草美人法”,即以爱情喻政治。这在古诗中被广泛运用。

《近试上张水部》原文翻译赏析-朱庆余古诗

【近试上张水部赏析3】

这是一首咏史诗,是温庭筠途经五丈原时为悼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作。杜甫曾在《蜀相》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温庭筠也是怀着这种惋惜、仰慕的心情,写了这首诗。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

诗的首联和颔联写景,极具气势。首联“高压”一词本很抽象,但因为前文已有“铁马”、“云雕”、“柳营”等意象做铺垫,所以便很形象地道出了大军压境的真实感。“柳营”化用旧典,诗人将诸葛亮比作西汉名将周亚夫,有赞叹之意。颔联笔挟风云,格调肃杀。“天清杀气”,既点明时值季,又暗示战况紧急,战争一触即发。而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主帅诸葛亮却与世长辞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遗憾痛惜的心情。颈联和颔联以议论为主,悲切中肯。诗人以史实为根据,追溯往事,感叹诸葛亮鞠躬尽瘁,却无法使后主刘禅奋发图强。一个“空”字道尽了诗人失望和惋惜之情。“中原得鹿不由人”一句,暗指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便江河日下,颓势难收了,逐鹿天下更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得。“不由人”与“空寤主”相对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之感。尾联“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承接前文,指面对这种败局,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象也无可奈何,无法力挽狂澜了。“老臣”二字出自《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称赞之词。在这里,诗人将这句诗用来修饰主张降魏的谯周,有浓厚的讽刺意味,也进一步暗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不可取代的地位。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产生了比指鼻痛骂更强烈的艺术效果,令人回味。

本诗含义深沉,感情沉重。前两联以虚写实,通过想象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后两联夹叙夹议,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同时,诗人使用对比的手法,将诸葛亮和谯周作比,褒贬自见。温诗本以浓艳著称,但本诗风格遒劲,气势雄浑,实在难得。

文章标题:《近试上张水部》原文翻译赏析-朱庆余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078.html

上一篇:利州南渡-古诗译文赏析(温庭筠)

下一篇:过分水岭-古诗赏析(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