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南宋·文天祥
【赏析】
古代文人骨子里流着的都是传统礼教的血液,礼义廉耻,三纲五常,就像绳索一样束缚着他们一生一世。白居易一生才名远播,却也因《燕子楼》组诗逼死关盼盼而在名声上留下瑕疵。在千年后的我们看来,凭什么张愔死了关盼盼就必须相随,是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吗?这是思想的距离,也是时代的距离。和白居易一样,文天祥身上也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
元兵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城后,宋朝皇室不顾文天祥等忠贞之士的反对,为保全性命,决定投降元兵,宋恭帝和宫中一干人等以俘虏的身份北上而去。这情形,像极了当年的靖康之耻,徽宗、钦宗被金兵掳去,皇族宗亲包括公主、皇子等,全部作为俘虏被掳去了金国。
王清惠是俘虏中的一人,她是宋度宗的昭仪,世称王夫人,颇有才华,她感于时事,又为自己的命运所悲,于是在途经驿站的时候,题了一首《满江红》在驿站的墙壁上: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太液池为唐太宗年间所凿,是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大明宫的后宫就是依太液池而建,后来代指皇宫风物。很多诗词中出现过太液池的身影,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太液芙蓉未央柳”。王清惠写这首词也是感慨于自身的命运。那太液池中的芙蓉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艳丽色彩,就像她一样,美丽的往昔不再,落得个俘虏的下场,满面风霜地一路向北。这大宋王朝,说亡便亡。想当初,她备受君王宠爱,然而曾经皇宫中华丽的宫殿,奢侈的生活,一切富贵荣华就像是一场梦,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身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后宫中的妃嫔,说不流恋曾经的宫廷生活那是不可能的。王清惠对宋宫中的时光无比怀念,但并非贪图荣华富贵的女子,她做这首词,除了想表示自己如芙蓉一样高洁,洁身自好的同时,主要还感叹的还是国家的命运。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大好河山就这样葬送了,她一个小女子能做什么?唯有对着曾经属于大宋的河山泣泪盈盈。深夜的驿站中,她抬头望着明月,内心充满了无限悲哀。她曾是皇帝的宠妃,如今却沦为阶下囚,是该以死守节,还是学韩信受胯下之辱,能屈能伸?身为女子的她有贞洁观念,必定是想守节的,可到了生死关头,她心生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只得问月宫中的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嫦娥是不可能回答王清惠的,文天祥却代替嫦娥作词回答了她。
宋恭帝投降后,宋朝大势已去,文天祥等抗元人士被囚禁在金陵的狱中。王清惠在驿站的墙壁下写下这阕词的几个月后,谢太后也被迫北行,宿于驿站的她看到了王清惠作的这首词,因而便流传了出去。文天祥见到这首词后,作为回答,便和了王清惠一首。
青年时期的文天祥高中状元,意气风发,乘着高头大马从路上经过,那样的风光。他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本事,可以为宋朝干一番大事业,功成名就。孰料战争来得太突然,元兵说来就来,想那皇城宫殿中,高台芳榭全部化作一片废墟,江山易主,兵荒马乱,身为大宋子民的他们心中自是苦不堪言。
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就能看出,他必定是誓死效忠大宋,绝不投降的。但朝代更替后,有不少人为了保全性命,卑躬屈膝地投降元朝,改为元朝效力。他对那些不能以死明志,而苟且偷生,侍奉新朝权贵的人十分鄙夷。南陈乐昌公主便是其中之一,她和驸马破镜重圆的故事一直被后人当做佳话,文天祥却给予了否定的评价。文天祥觉得,乐昌公主在南陈灭亡后不能以死殉国,身为尊贵的公主却卑微地去服侍隋朝官员,实在为人所不齿。她和驸马虽然破镜重圆了,但镜子破了就是破了,合在一起也还是有了裂缝,再也回不到从前。当然,文天祥所针对的不只是乐昌公主,而是那些不能为故国守节的权贵们。
文天祥说这些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劝王清惠自杀殉国,以死明志。他写的是字,但这些字却是一把把的利刃,逼着王清惠拿起刀子自杀。
王清惠也好,乐昌公主也罢,她们不过是不被命运眷顾的可怜女子罢了。她们长于深宫之中,没吃过什么苦,自然不比他们这些以忠贞自居的英雄。都城破,故国亡,这本是君王的责任,统治者没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导致外敌入侵,国破家亡,关这些弱女子什么事?国家灭亡了,她们自然不会再有以前的富贵生活,被俘的被俘,被卖的被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旧时的女子很可怜,她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出嫁前听父母的,出嫁后听丈夫的,老了还得听儿子的,尤其深宫中的女子,简直就是被囚禁在华丽牢笼中的金丝雀。国家灭亡,她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乐昌公主还算幸运的,能够回到驸马身边,王清惠就可怜多了,一路颠沛流离,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她不是没有想过要以死保持贞洁,但她毕竟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女流,是深宫中没有受过任何苦难的宠妃,她有她软弱的一面。
文天祥好歹是个饱读诗书的状元,为什么就不能设身处地为王清惠想想?难道非得死了,才能证明对大宋的忠贞?不能否认文天祥是位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但他作为封建时代的男人,还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他不会跳出他们的思维去看待女人,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女人身上,于他而言,王清惠若是不能用死来保持贞洁,那就是对大宋的不忠。
除了这首和王清惠的词之外,他还代王清惠写了一首《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风。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当年,汉武帝封刘细君为江都公主,远嫁乌孙,刘细君弹得一手好琵琶,后人经常以公主琵琶指代她,如李颀《古从军行》中的“公主琵琶幽怨多”。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又被封为公主,远嫁匈奴。巧合的是,王昭君擅长的正好也是琵琶。文天祥借大汉女子远嫁塞外一事,指代宋朝灭亡后,后宫女子被元兵掳去。其中,“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指王清惠被迫离开宋朝皇宫,一路北去。美好的生活破灭,王清惠心中万分痛苦,然身为宋人,就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效忠大宋朝廷,坚守贞操,洁身自好。
如果说文天祥和王夫人的词是想劝她自杀保贞洁,那么这一首代她而作的词就已经为她选了道路,其咄咄逼人之势,令身为女子的我看了很是气愤。王清惠虽是亡国被俘的妃嫔,但只要她活着,她就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被迫北上成为俘虏,她的命运已经很悲惨了,文天祥不能对她报以同情,却写一首又一首的词劝她自杀保持贞洁,也不知存的什么心思。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文天祥一腔热血,有胆识有气节,但是对于同为女人的我而言,我并不觉得他对王清惠所作的一切是对的。说到底,王清惠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子,何必咄咄逼人?
王清惠和关盼盼的情况还是有区别的,关盼盼只是死了丈夫,那不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也不会有被俘受辱的可能。所以白居易写诗害关盼盼绝食自尽,很多人对白居易颇有微词。文天祥写这两首词让王清惠自杀保全贞洁,古时却很少有人持反对态度。但在我看来,两件事的本质没什么区别,从中都能看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
历史记载,有一位和王清惠处于同一时代并且有相似遭遇的人,那就是徐君宝的妻子。
徐君宝是岳州人,元兵见他妻子貌美,就给掳了去。然而徐君宝的妻子是个烈女,誓死不从。元兵把她从岳州掳到杭州,一路上她用了各种计策使自己免受侮辱。她毕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元兵要用强,她无力反抗,在墙上写了一阕表示自己对丈夫忠贞的词之后,投湖自杀了。
同样被掳,徐君宝妻有勇气自杀,王清惠却犹豫了,所以在时人眼中,徐君宝妻是烈女,王清惠就是对大宋不忠。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她们有什么错呢?都是在乱世中受苦受难的女子啊,她们有权利选择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自杀守节也好,忍辱偷生也罢,何去何从,且把决定权留给她们自己吧。
王清惠最终没有自杀,大概身为弱女子的她还是没有自杀的勇气吧。但是她用了另一种反抗元兵的方式——削发为尼。宋朝灭亡了,她虽没有勇气以死殉国,但不会再贪恋红尘,只愿能常伴青灯,了却残生。
大宋的灭亡给王清惠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从临安一路风霜颠簸北上,她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再加上精神上的折磨,即便是遁入空门,她的生命最终还是结束在了距南宋都城千里之遥的北方。
生前再多恩宠,再多荣辱,到了魂魄离体的那一刻,也尽随之化作尘埃。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古诗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094.html
上一篇: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
下一篇:《过零丁洋》原文翻译赏析-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