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南宋主战派名臣、词人,有“词中之龙”一称。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作赏析1
谈辛稼轩这首词之前,得先谈谈这首词的调名。《丑奴儿》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丑人的意思。它犹之《西厢记》里的“可憎才”和“冤家”,是故意反说来表示一种强烈的喜爱的感情。这个词调原名叫《采桑子》,也就是《采桑曲》,“子”就是曲。现在所知最早填这个调的是冯延巳和李煜。古乐府《日出东南隅》中咏美女罗敷采桑,所以这个词调又叫《罗敷媚》。“媚”是美好的意思,反过来叫“丑”。《丑奴儿》这个调实是咏美人的曲子。
这个调在古代当是描写美人形态和感情的,如南唐冯延巳就有好几首。后来由写女子的感情转变为写作者自己的感情,像辛弃疾这首就是。
由于这个词调的字句音节是四句七言、四句四言,隔行分列,声调均匀,适宜于表达谐婉的感情,所以辛弃疾这首词也同样是婉约的。
这首词上片四句是说少年时没有尝到愁的滋味,不知道什么叫做“愁”,为了要作新词,没有愁勉强说愁。这四句是对下片起衬托作用的。下片首句说“而今识尽愁滋味”,按一般写法,接下应该描写现在是怎样的忧愁。但是它下面却重复了两句“欲说还休”,最后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淡话来结束全篇。这是吞咽式的表情,表示有许多忧愁不能明说。我们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来看,是能体会他这一句话的深长的含意的。
这词全首写“愁”,上、下片用了三个“愁”字。上片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是指闲愁。下片的“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指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我们知道,辛弃疾是一位爱国志士,是一位始终主张抗战的民族英雄,但是一生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打击、排挤。词中所说“欲说还休”实际是统治者不许他发表救国的言论。由于他是个北方“归正军民”,处处受到猜忌,所以连话也不敢明讲。辛弃疾曾在《论盗贼札子》中提到自己的处境,说“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正是“欲说还休”句的注脚。可见“欲说还休”,反映了辛弃疾归宋后的生活处境的真实。从艺术表现技巧方面说,作者在这首词末了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这好比绘画,浓笔重彩的画固然收到艺术效果,而淡淡的水墨画的艺术效果,有时更加感人。我们了解了辛弃疾这种处境和遭遇,我们更能体会到这种看去很闲淡的话,内含的感情却是多么的浓烈,这是从不得志英雄血泪中迸发出来的。所以,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作赏析2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作赏析3
少年的时候,涉世未深,根本还没看清世界长什么样子,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风景。但就是因为未知,所以才爱幻想,爱期待,总在那里描绘着自己认为的世界图景,遐想着自己在未来的模样。对于愁的理解,同样也是如此,但凡经历一些细小的失落,就会想当然地觉得,这就是愁吧,还要浓墨重彩地郑重记下。
时过境迁,随着年岁的增长,真的身处于当初幻想的未来,却发现一切都和想象的大为不同。或许理想还在,壮志依旧,但已经无力实现了。真正的愁,也经历过了一些,但当然也就不爱言说了。因为言说之后,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失败,就要直面凄凉的现实,就得承认理想的落空其实是因为自己已经不想去实现它们了。正如此刻的辛弃疾,已在退居的生活中垂垂老矣,又遭逢如斯凄凉的秋天,但就是不愿承认这无情的事实,反而硬着头皮说这秋天多么凉快,真好!看似潇洒的背后,隐藏了多么深切的不甘。
此刻,再回过头去看年轻时候强说的新愁,或许会觉得太天真,或许也会笑话一下当年的自己,但真的不应该也不会嫌弃吧。这样的文字有什么不好?那承载的是充满诗意的岁月,记录的是自己青春生命的痕迹。对于人来说,青春总是一闪而逝,生活的奔波常常会使人忘记自己当初的模样,但这些文字却青春永驻,提醒着人们,自己也曾是个少年。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作赏析4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明明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呀!
读来不觉想笑,一个孟浪少年跃然在心尖,本该青春激昂,肆意挥霍,本该是享受灿烂春光的年纪里,却故作深沉,装作长大模样,心中本无愁却要装作愁思满面,时时登高望远自伤情,做出一副苦大仇深样子。
如今,尝尽人生百味,历经世间种种,看尽苍生百态后,知道了生活重担下的艰辛,才知年少时能按着意愿生活,是多么不易。沉重的压力下,面对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局面,才发现原来长大后,竟然连痛快的大笑都是不易,更何谈畅快淋漓、肆无忌惮地活着了。
想故作轻松,却发现竟然费力万分,真到尝尽愁苦滋味后,才知愁苦的滋味根本讲不出,更何况是做出姿态来了。
待到繁华散尽,青春不再,只剩下欲语还休的无奈。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后,在闲居地信州代湖所写。此词在我看来是稼轩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那种不能言说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没有凄凄惨惨的悲凉之境,没有哀哀怨怨的婉转流泣,没有壮志未酬的悲愤诉说,这首词安静得让人好似看见秋之静谧,看见落叶飘下的无奈,想着归根,却不得不随水逐流。
一个肯抛头颅、洒热血,敢冲锋陷阵、策马扬鞭的军事天才,一个心胸朗阔,心怀天下的男子汉,终于还是看见了自己这一生的结局,带着欲语还休的低语无奈,带着壮志未酬心不死的遗憾,最后还是走到被闲置的命运结局上。
读辛弃疾的生平,知他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他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同时他有很强的军事才能,无论从军事战略水平、战役组织实施能力,还是治国安邦的行政才干,乃至个人的战术水平上,纵观整个古代史,他都足以跻身历史的一流人才之列。
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的军事家。试想若当时的南宋政府重用他的话,历史必将被改写,会因他而辉煌而闪耀。只可惜命运对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让他孤寂地来,依旧孤寂地去。虽然命运没有顺从他的轨迹,历史却永久的记住了他,即便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
在少年时,他也曾拥有一身抱负,也曾想要仗剑天涯、惩凶除恶,但现实到底是现实,他面对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南宋,是一个锁着他羽翼的时代,少年不识愁滋味,总嫌自己不曾长大,不曾能够保家卫国,然而长大了才明白,如若能同少年时一般放肆自如,更能不知世间险恶,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只可惜,人生没有如果,辛弃疾只是辛弃疾,不可能成为任何人,他也只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