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
下水船逢上水船,夕阳仍更涩沙滩。
雁来野鸭却惊起,我与舟人俱仰看。
回望雪边山已远,如何篷底暮犹寒?
今宵莫说明朝路,万石堆心一急湍。
【注释】
“雁来”句:据宋写本。乾隆吉安刻本“起”作“去”。
“今宵”句:据宋写本。乾隆吉安刻本“宵”作“朝”,与诗意不合,非。
【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赏析】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冬,杨万里“丁母忧”服满,奉诏回临安。自吉州(今江西吉安)出发,当辗转进抵衢州(今属浙江)之后,便沿衢江、兰江、富春江顺水而下,“下水船逢上水船”,正是在这段水程中的写实。
题目中的“闻明朝有石塘之险”这个信息是从哪里听来的呢?第一句正回答了这个问题。看来这个险滩距离鼠山不远,“上水船”刚过,便与作者的“下水船”相遇而同泊鼠山了。既然同泊一地,自然易于交流情报,便听到了这个情况,故称“闻”。次日一早,作者的下水船便要北上,很快便会到达险滩,故称“明朝”。所以这个信手拈来的诗句,不仅是即兴写实,还暗暗地担负着点题的妙用呢。
“夕阳仍更涩沙滩”,夕阳正扣题之“暮”字。“涩”本不润滑之意,言夕阳将落未落,余光滞留沙滩。这时“雁来野鸭却惊起”,大雁飞来,惊动了野鸭,乱飞起来。这就引起了“我与舟人俱仰看”。颔联两句,一气直下。陈衍评曰:“三、四似不对,而实无字不对。流水句似此,方非趁笔。”
作者在这里描绘出一个优美而又生意盎然的画面:它有着夕阳照射下的红霞和白色的沙滩,再加上远处的雪山,这个环境是很美的,又似乎是很静的。然而在这个静境里,由于大雁的飞来,惊起了野鸭,使得这个静境增加了不少生气。作者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参加到画面里来,也成了画面里的一个人物,从而增强了这个画面的真实感。
在《朝天集》中,本诗之前,有《兰溪解舟》四首,其第一首云:“两岸千千万万峰,看来冷白复寒红。人言雪岭非银岭,三日晴光晒不融。”可见兰溪两岸多山,而且尽为白雪所覆盖。走了一段路程之后,雪山已过,逐渐远离,故称“回望雪边山已远”。既然雪山已远,似乎应该暖和一点了,可是“如何篷底暮犹寒”呢?船篷里,可以避风,可以御寒,然而仍然感觉到冷,这自然与“暮”有关;更重要的还在于时序,这首诗作于仲冬,正是寒冷季节。
“今宵莫说明朝路”,这才明白点出题中的“明朝”。“石塘之险”不仅是“闻”来的,而且是“明朝”的事,那“今宵”就不必悬在心头,挂在唇边。这样说来说去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所谓险滩,在作者看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万石堆心一急湍”,不过是水石相激因而产生一股急流而已。“一”者,言其少也。从这个“一”字上,充分显示出作者对险滩的蔑视之意和镇定之心,这与众人之说来说去、惊慌失措,完全不同。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质朴无华。不少句子,形同口语。比如:“下水”句,“我与”句、“今宵”句等。他自己说:“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和李天麟二首》)这些诗句,真是即兴而作,信手拈来,毫无艰涩之弊。他又往往汲取俗语入诗,例如本诗第三句:“雁来野鸭却惊起”,其中“野鸭”一词,即俗语,而诗文中一般是用“凫”的。吕留良在《宋诗钞》中评杨万里道:“后村谓:‘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杨万里)天分也,似李白。’盖落尽皮毛,自出机杼。古人之所谓似太白者,入今之俗目,则皆俚谚也。……见者无不大笑。”这些“见者”对于杨诗的“俚谚”是嗤笑的,他们认为作诗必须用那文绉绉的字眼,“俚谚”岂能入诗?岂不知这正是“诚斋体”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诗之所以使人感到清新、自然,与这种语言风格是有一定关系的。
(李景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