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翁》
于谦
田舍翁,老更勤,种田何曾辞苦辛。
鸡皮鹤发十指秃,日向田间耕且斸。
雨旸时若得秋成,敢望肥甘充口腹。
但愿公家无负租,免使儿孙受凌辱。
吏不敲门犬不惊,老稚团栾贫亦足。
可怜憔悴百年身,暮暮朝朝一盂粥。
田舍翁,君莫欺。
暗中朘剥民膏脂,人虽不语天自知。
【作者】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杭州市)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以才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迁兵部尚书。土木之役,英宗被俘,蒙古也率兵进逼北京。其提督军马,击退蒙军。英宗复位后,被诬陷,弃市。后赠太傅,谥肃愍,又谥忠肃。其诗独树一帜,内容多反映现实,且明白如话,不事雕琢。其七言更具特色。有《于忠肃集》。
【赏析】
于谦的杂体诗(即古体诗)大多涉及明代的社会生活和触及当时的社会问题,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关心人民疾苦的襟怀。此诗写一位老农民穷苦困顿的生活,揭示出当时统治阶级剥削压榨农民的惨重情景,正是当时深重的阶级剥削的真实写照。
诗一开头,便直承题目以一“田舍翁”作为典型形象来写,一以贯之,统摄全篇。首四句先写这一田家老农的勤劳。“何曾辞苦辛”,谓何尝逃避过劳苦。联系前句的“老更勤”,可见这位老农一辈子都在辛辛苦苦地种田,愈老愈辛勤,从来没有偷过懒,以致皮肤粗糙如“鸡皮”,白发苍苍如“鹤”,十个手指因过分劳作,指甲因磨损而脱落殆尽,变成一根根秃指了。尽管如此年老体衰,已是“鸡皮鹤发十指秃”了,还要每日下田耕作(斸,zhú,用锄掘地)。这一具体形象,活现了这位老农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苦的生活,很有代表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接下来六句,诗人着力刻画这位老农的心理活动。“雨旸时若得秋成,敢望肥甘充口腹。”“旸”,晴天。“时若”,顺时。“肥甘”,指美味的食物。两句意为,即使风调雨顺,秋收在望,也从不敢奢望吃一点较好的东西。风调雨顺收成好尚且不敢有一点奢望,即是说也只能勉强糊口,那么天不作美减产歉收时就连饭也吃不饱,是可想而知的了。“但愿公家无负租,免使儿孙受凌辱。”“公家无负租”是“无负(拖欠)公家租”的倒置。明代在实行“一条鞭法”以前,赋和役分开征调,赋按田地征收,役按人丁应差。但随着土地兼并的扩展,户丁的逃亡,富户隐产瞒丁,贫苦农民往往产去而税存,人亡而役在,加之贪官污吏在田赋以外加派贡品,敲诈勒索,任意役使户丁,苛重的剥削和混乱不堪的赋税制度,随时加重着农民的负担。因此这位老农随时担心向官府交不上租税,使儿孙受凌辱。“无负租”指租税而言,“免使儿孙受凌辱”则既指租税又指徭役而言,因为这两者都可随时“使儿孙受凌辱”。从“但愿”的心理看,可见过去“负租”是常有的事,今之“但愿”而希望“免使儿孙受凌辱”,只是偶存侥幸心理而已。如果天从人愿收成好,按时交完租,应完役,“吏不敲门犬不惊”,一家老小能团聚在一起,贫穷一点也心满意足了,这就是这位老农有限的一点希望。“吏不敲门犬不惊”,从侧面表现了官吏催逼租役是何等凶残。可见在阶级剥削深重的明代,“追呼敲扑,岁无宁日”的境况是常有的,那么老农的这点希望是否能达到呢?结果如何呢?回答是否定的。请看,诗人在六句心理描写后补了这样两句:“可怜憔悴百年身,暮暮朝朝一盂粥。”“百年身”,指一生。老农劳累一辈子,面容憔悴,贫病交加,早晚却只有一碗粥喝,维持着这半死不活的生命。可见,他的“老稚团栾贫亦足”的希望是未能实现的,也是不容易实现的。这就反映出老农的悲惨遭遇,苦难生活,是“公家”沉重的赋税和徭役造成的。
以上是诗的第一层,以“田舍翁”领起,从勤劳、愿望、结果三方面写出老农勤劳和苦难的一生。以下四句为第二层,仍以“田舍翁”领起,转写诗人对贪官污吏的警告。“莫欺”是因农民常被欺压而诗人从反面提出的控诉,决非农民从未受欺压而从正面提出的美好愿望。这从下一句“暗中朘(juān)剥民膏脂”即可看出。“朘剥”即剥削。“暗中”二字极有分量,它说明贪官污吏除了公开的催逼租役外,不知外加了多少剥削的项目,其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的做法,已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这种合“法”与非法的掠夺与盘剥,“人虽不语天自知”!“人虽不语”是说农民敢怒而不敢言,尤见“君欺”之甚,而诗人此篇则正是为民请命的大声呼吁:君欺民,天自知!语中饱含着控诉、谴责与警告之意:如此欺压百姓,谨防天地难容!这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鱼肉百姓而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彻底揭露和无比愤怒,痛斥了他们贪赃枉法的罪恶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于谦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干吏能员,其关心民瘼的政治怀抱,在这首小诗中作了集中的表现。
于谦以政治上的杰出才能和军事上的击退侵略势力,以身报国而留名青史。他无意为诗,写诗对他来说完全是余事。他写诗,以内容为主,不事雕饰,但求反映现实,直抒胸臆而已。正因此,他的诗常具有一种天然本色,淳朴率直,形象精练,感情真挚,个性鲜明。这在有明一代,较之于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歌功颂德的官僚文风,以及前后“七子”的拟古复古倾向,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独呈异彩。《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评其诗说:“风格遒健,乃转出当日诗人上。”正恰当地指出了他的诗歌的这一特质。
(蓉 生)
文章标题:《田舍翁》原文赏析-于谦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550.html
上一篇:《石灰吟》原文赏析-于谦
下一篇:《荒村》原文赏析-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