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蕃故人①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②。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③。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诗人简介
(公元767-约公元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和县)。其诗所用语言,明白晓畅,虽多为口语,但却精警凝炼。王安石评其乐府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著有《张司业集》八卷。
注释
①没:陷身。蕃:吐蕃。
②月支:一作月氏(zhī),汉西域国名,借指吐蕃。
③废帐:指战败后遗留的营帐。
【译文】
前年你出征月支地,城被攻破全军覆没。吐蕃和汉地消息已断绝,你与我生死长离别。战场上,一片荒凉,无人收拾废弃的营帐。幸存的战马往回逃,还认得残破的军旗。想祭奠你的亡灵,心却期望你仍健在。我只能遥望天涯,痛哭断肠。
【赏析】
本诗为悼在战争中殁于吐蕃异域的故人而作。
诗歌先叙缘由:前年戍守边境的军队在月支一战,全军覆没,断绝了消息,内地之人与戍边之军生死长别离。没有人去收拾废弃的军帐,大概战马还认得残破的军旗——诗的颈联设想战场的凄凉。诗人的朋友生死未卜,诗人想要祭奠朋友,又恐朋友还活着,只能因不知是生是死、不知在天涯何处的朋友吞声而哭。
诗的末联语意沉痛之极。诗人明白友人肯定也已战死,但存一线希望,明知这希望不能成为现实,但仍然这样希望着。巨大的悲恸就以这种曲折的希望、无望的希望表达出来。
诗人一方面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悲惨景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在战争中阵亡将士的沉痛哀悼。
【评点】
唐朝中期以后,唐军频繁在西北边疆与吐蕃作战,有时战况异常惨烈。本诗是诗人为怀念一位存亡未卜的出征友人而作的。因为唐军在戍边的战争中失败,所以这位友人生死不明。这首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充分地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情深意苦,真挚感人。没蕃故人,即陷身于吐蕃的友人。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两句,点明在前年的一次战斗中,唐军全军覆灭。“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两句,是说从此以后蕃汉断绝了往来,消息无法传递,因此,诗人无法确切得知自己友人的生死。“长别离”三字,隐隐透露出诗人心中的焦虑和痛楚。“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两句是诗人的想象,遥应首联“城下没全师”一句,生动描绘了战后战场上的惨状。战争是残酷的,诗人不用亲眼望见也可以想见,战争过后,战场满目疮痍的惨状。空荡无人的营帐,倒地残破的军旗和失去主人的“归马”组合在一起,将战后的凄凉景象展露无遗。尾联“欲祭疑君在”一句,是诗人的内心活动。诗人深深思念他的友人,理智上明白他必死无疑,因此想奠祭他;但感情上又不愿接受,内心还残存一线希望,希望友人还活着。由此可见,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友人下落不明给诗人造成的巨大悲恸。“天涯哭此时”一句,是说此刻诗人的内心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不确信友人还活着,因此在天涯遥哭,痛悼友人;另一方面,尽管他心存一线希望,却始终没有友人的音讯,更加让人心酸。全诗情感真切悲苦,感人肺腑。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没蕃故人-古诗译文赏析(张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