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①。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②。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③。
注释
①“天涯”句:此时与远离的情人共望一轮明月。
②竟夕:终夜。
③不堪:不能。盈手:满手。
【望月怀远译文1】
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虽然相隔遥远,我们却在此时共同拥有月亮的光辉。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湿衣衫。不能手捧清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睡梦中我们还能相会。
【望月怀远译文2】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吹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送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望月怀远译文3】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情人,在此时和我一样同在望月。有情的我怨恨这漫漫的长夜,整夜难眠思念亲人。吹灭蜡烛,最爱洒满屋内的月光,披衣到室外望月,渐渐感到寒露沾衣。迷人的月色无法用手揽满,只有回房安睡以期在梦中和亲人约会。
【望月怀远赏析1】
这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历来被人传诵。需要说明的是,诗中的“情人”指多情之人,也就是诗人自己。“相思”、“佳期”等指怀念等人世间常有的感情,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爱情。
首联起句高华浑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友人,此时此刻正与自己同望。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颔联写思念之怨,“情人”对“相思”,“遥夜”对“竟夕”,对仗工整,描写细腻。
颈联是颔联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描写不眠的情景渲染思念的气氛。诗人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用词新颖,娓娓道来。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愉的约会。这是诗人内心感情的细致表达,情景交融,意境感人。
全诗描写层层深入、毫不紊乱,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甚是动人。
【望月怀远赏析2】
这是一首望月而思念远方情人的诗。诗人秋宵夜月,顾瞻徘徊,相思苦情,无以排遣,由感而发作成此诗。犹似恋阙思君之情不能自已。此诗情景交融,委婉深曲,隽永有味,饶有情致。
一轮明月在海上冉冉升起,不久,它的清辉就洒遍了大地。诗人心里想:远在天涯的亲人也许与我一样,正在仰头望月吧。虽然同沐清辉,却难以相见,诗人怀念着远方亲人,难以入睡,整夜都在思念。他熄灭灯烛,爱怜地看着这一地清辉;披衣出外,感到露水沾湿衣襟。户内户外,一进一出,见出诗人对远方之人的几多思念!这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抓一把赠送给远方之人,诗人只好踱进户内,期望在卧室里寻一个美好的梦,梦中能与远方之人相见!
清风朗月之夜,最易牵动乡思,牵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诗人对远人的思念,可谓景中生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意韵悠悠。
【望月怀远赏析3】
在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唐诗中,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在屈指可数之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的诗句是把天下人一网打尽的。就连诗中的月亮,可以是中秋的月,也可以是春月。这样的诗句属于任何时代,对今天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是家喻户晓的。“天涯共此时”写出了一种空间的距离和心理的认同——这是一个国家的认同、一个民族的认同。它还使人想起另一个天才的诗句:“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当我们念起“天涯共此时”的时候,想到的正是“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正是“望月怀远”的题中之意。张九龄本人一定没有想到,他的这两句诗会如此这般地穿过了一千年的时空,成为联结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的感情纽带,具有化干戈为玉帛的魅力。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接着写月夜中人无尽的怀想。由于首联的关系,这一联消息甚大。“情人”不限于男女,可以推广到一切关系——亲子也可以、兄弟也可以、同志也可以、朋友也可以、祖孙也可以,凡是相互思念的人,都可以被一网打尽。而“相思”也不限于男女,而是形形色色的相互思念。连“怨”也不必是幽怨,也可以是“相思”的强化表达。在月下,“相思”被拉得很长很长、放得很大很大,“遥夜”“竟夕”的字面,“起”字的勾勒,状出绵绵不断的感觉。四句的音情是非常饱满的,与读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感觉,并无二致。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烛光下的环境是温馨的,适宜于亲密关系的。而月光,则是烛光的放大。诗中人吹灭蜡烛,在月光中徜徉。皎洁如银的月光让人低回不已,流连忘返,直到感到寒意、感到夜露的冷湿,才想起应该披件衣裳。用新诗来写这种感觉,就是“我身上觉着轻寒/你偏那样地云衣重裹/你团圞无缺的明月哟/请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郭沫若《女神》)。在月光下,人的情感是净化的。这首诗也表现了这种净化。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最后两句表达对远方人的祝愿,作者并没有直白地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诗句中一定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及其可以类推的意思。诗人突发奇想,用了一个超前的、或者说后现代的诗歌话语——“不堪盈手赠”,翻译过来说是“恨不得捧一把月光送你”——这是何等的浪漫!最后写到憧憬写到梦,当一个人失去一切,但只要有梦,就不可悲。如果连梦也没有,那才真的可悲了。
这首诗的意境朦胧,表达委婉深曲,极有情致。余恕诚先生形容《春江花月夜》道:“人们面对无限的春江、海潮,面对无边的月色、广阔的宇宙,萦绕着绵长不尽的情思,荡漾着对未来生活的柔情召唤。”这也就像在说《望月怀远》。由于它是一首五律,在篇幅上比《春江花月夜》小得多,意象和语言也更单纯更简洁,却同时耐人寻味。
(周啸天)
【望月怀远评点】
这是一首月夜怀人之作,描写明月夜相思的情景,抒写诗人怀念亲友的深情,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历来被人传诵。需要说明的是,诗中的“相思”、“佳期”等指怀念人世间常有的感情,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爱情。
诗的首联高华浑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第一句“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是写景,第二句则是因景生情,“令人想起了远隔千山万水的亲朋好友,此时此刻他们也与我观赏着同一轮明月”。这两句诗与谢庄《月赋》中“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更显得自然流畅、不事雕琢,意境也就更加恢弘。第一句写“望月”,第二句写“怀远”,两句均紧扣诗题,但看上去却不着痕迹。
颔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殷切思念。“情人”,可指多情的人、有怀远情思的人,此处是诗人自称;“遥夜”指长夜;“竟夕”意为通宵。诗人想念远方好友,竟至于通宵不眠,还因此埋怨起夜太漫长。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严格要求颔联和颈联的对仗。这一联是流水对,浑然天成,颇具美感。
颈联紧承颔联,详细描述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形,生动形象,很是传神。“怜”,意为爱怜、怜惜;“滋”,打湿之意。第五句写诗人在房间徘徊,熄灭蜡烛后见到地上铺满银色的月光,不禁生出爱怜之意;第六句写夜色深沉,诗人独自在庭院流连,感觉到露水打湿了披着的衣裳。本联对仗工整,细致入微。
尾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不堪”,指不能;“盈手”,满手之意;“佳期”,指重聚之日。这两句诗意为:我无法手捧月光送给千里相隔的亲友,只盼望在梦中与你们相会。此处化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中“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一句的诗意,加以升华,表达出了缠绵不绝的情思。
全诗描写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意境清新,寄兴深远,细细品味,甚是动人。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望月怀远》原文翻译赏析-张九龄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744.html
上一篇:《感遇》原文翻译赏析-张九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