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霞。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者】
*张若虚(660?—720?),唐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中与贺知章、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以“文词俊秀”而显名长安,又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2首。
【春江花月夜译文】
春天,江水上涨,与海连成一片,海上一轮玉盘徐徐升起,仿佛跟潮水一起出来的一样。月光一泻千里,照得江水波光粼粼,星辉斑斓,何处的春江没有皎洁的月光照耀呢?江水弯曲着流过芳草茂盛的原野,月光照在花丛里,花上的露珠反射出点点光芒。月光犹如白霜从天而降,让人感觉不到它在飞翔,也看不到江边的白沙。水天一色,没有微尘,只有一轮白玉孤独地挂在天上。是谁在江边第一次见到月亮?江边的月亮又是何年第一次照耀到人?人,世世代代没有穷尽;月,年年岁岁总是相似。不知道江月在等何人,只见长江水常东流。游子如白云般渐渐远去,只剩亲人在青枫浦暗自神伤。谁家的游子今夜乘舟出行?何地明月楼上寄相思?可怜明月楼上的月亮徘徊不前,你应该照照离人的梳妆台啊!精致的闺房中的门帘也挡不住月光,捣衣石上的月光也拂了又来。此刻我们都在望月,却听不到彼此呼唤的声音,我希望可以如月光一样常伴君旁。鸿雁可以飞很远却也飞不到你的身边,鱼龙能游很远却也游不到你的身旁,只能在水面激起涟漪阵阵。昨晚梦见落花飘落在闲潭之上,可是春天已过半,你却仍未归家。春天在江水的流动中飞逝,就快接近尾声,潭上的月亮又再度西垂。月亮缓缓下沉,最终隐于海水的雾气中,碣石和潇湘之间路途遥远。不知道能有几人趁月而归,只有落月摇曳着离情别绪,将月光洒满江边的枝桠。
【春江花月夜赏析1】
张若虚只有两首诗传世,此诗是其中一首,可谓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前十句写景,描绘出的图画优雅生动,宏大豪迈。春江潮起与海面相平,似乎是与大海相连一样。明月出海上,月光洒下,波光粼粼,广阔的大海上一片银光,景色壮美。“生”字用得非常传神,使明月和潮水显得富有生命力,十分生动。月光随春江流淌,每一处江水都覆满月色,熠熠生辉。江水百转千回绕过田野,月亮也将银色的月光洒满路过的花草树木,仿佛一层白霜。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天空中的“流霜”、河岸上的“白沙”,都像消失了一样。诗人的描写细致入微,将月光的颜色之美、广阔之美传达得淋漓尽致。所有的景物都染上了一层月色,整个世界如同沉浸在银色的海洋中,静谧而优美。
接下来的六句是诗人看到这等美丽景色后的思考。这样的春江月色,是谁最早欣赏到江边的明月?这明月又是从何时开始遍洒大地的?“代代”对“年年”,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代一代地传承,而明月却一年一年地圆缺轮回,不曾改变。不知明月是否在等待什么人,但她眼下的也只有这川流不息的滚滚江水。
“白云”四句,承接上文,描写离别思念之情。眼前的白云缓缓飘过,令人不禁想起离家的游子,在这曾经送别的江边,难免愁思更浓。是什么人乘着扁舟漂泊异乡?而人们的思念之情就只能寄托于明月楼之上了吗?“不胜愁”,可见愁情难以言表,“扁舟”与“明月楼”又有单薄、孤独之意,将离情别绪表达到了极致。
后文分别叙述留在家中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游子的思念。
“可怜”八句写家中妇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月亮拟人,月亮登上明月楼,并久久徘徊不肯离去,正是看到了楼中的离人,与自己同样的孤独,同样的形单影只。月光落在卷帘之上,怎样卷起也难以除去;落在曾经为爱人捣衣的衣砧之上,即使用手扫去了却仍然回来。“徘徊”二字将人的行为赋予月亮,十分生动,“卷”和“拂”两个动词满含痴情哀怨。仰望明月,想到自己与爱人同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却难以互诉衷肠,只盼能随月光去到爱人身边。后文是一个反衬:天上大雁飞去,然而终究飞不出月光所照之地;水中鱼儿跃出水面,却只是激起条条涟漪,终属无用。而妇人的心情比之大雁、江鱼有过之而无不及,更衬托出了妇人深切的思念。
最后八句描写在外的游子渴望归家的思乡之情。游子昨夜梦到家乡的美丽景色——深潭,落英,良辰美景却无亲人共赏。年华如同江水一样,川流不息,一去不返,明月悬空,凄清寂寞。海上升腾的雾气隐没了落月、碣石,更隐没了归乡的道路。以“沉沉”形容寂寞,令人心情更加沉重;以“无限”形容归路,则更显愁苦之情。看着眼前的美景,感慨又有几人能随月归家。所有的情绪都随月光摇落在江边的树上。“摇情”二字总括全篇,将所有感情倾泻而出,令人感叹。
【春江花月夜赏析2】
《春江花月夜》本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最早见于陈朝。陈叔宝(陈后主)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春江花月夜》与《玉树后庭花》是其中最艳丽的曲调(参见《旧唐书•音乐志》)。隋及唐初犹有作者,然皆五言短篇,在题面上做文章而已。吴中诗人张若虚出,始扩为七言长歌,且将自然景物、现实人生与梦幻融冶一炉,诗情哲理高度结合,使此艳曲发生质变,成就了唐诗最早的典范之作,厥功甚伟。
《春江花月夜》属于“四杰体”,是卢、骆歌行的发展,故亦曾随四杰的命运升沉,从唐到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直到明前七子领袖之一的何景明重新推尊四杰后,它才被发现,被重视,被推崇至于“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的高度。“大家”,在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中是超过“名家”一等,指既有杰出成就又有深远影响的作家。四杰就不曾得到过这样的荣誉。《红楼梦》中林黛玉《代别离》一诗,就“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诗曰《秋窗风雨夕》”。也可见它所具的艺术魅力。
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本身就足以唤起柔情绮思。可同样是这五个字,在陈后主笔下只能是俗艳浅薄的吟风弄月——其辞虽与时消没,但从《玉树后庭花》可得仿佛:“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然而在张若虚笔下则完全不同。其根本的差异就在诗是沉湎于肤浅的感官刺激与享乐,还是追求深刻的人生体验之发抒。大诗人与大哲人乃受着同一种驱迫,追寻着同一个谜底,而且往往一身而二任焉。屈原、李白、苏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的诗篇里,回荡着千古不衰的哲学喟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也属于这个行列。它与其说是一支如梦似幻的夜曲,毋宁说是一支缠绵深邃的人生咏叹曲。
从诗的结构上说,《春江花月夜》不是单纯的一部曲,而是有变奏的两部曲。在诗的前半,诗人站在哲学的高度上,沉思着困扰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问题。与众不同的是,张若虚将这一沉思放到宇宙茫茫的寥廓背景之上,放到春江花月夜的无限迷人的景色之中,使这一问题的提出,更来得气势恢宏,更令人困惑,也更令人神往。
张若虚并没有采用石破天惊的提问式开篇,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屈原《天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而是从春江花月夜的绮丽壮阔景色道起,令人沉醉,令人迷幻。这似乎是一个优美的序曲。隋炀帝已经写过:“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春江潮水连海平”似乎就是从这里开始。潮汐,本是日月与地球运行中相对位置变化造成引力变化导致的海水水位周期性涨落现象,吴人张若虚是熟悉这种景象的。月圆之夜,潮水特大。大江东流而海若西来,水位上涨,遂成奇观。这里写春江潮水而包入“海”字,使诗篇一开始就比隋炀帝诗气势更大。本来是潮应月生,看起来却是月乘潮起;不说“海上明月共潮升”而说“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字之别,意味顿殊,使习见景色渗入诗人主观想象,仿佛月与潮都具有了生命。
“滟滟”是江水充溢动荡的样子。月光普照与水流无关,诗人的主观感受却是月光“随波千万里”,水到哪里月到哪里,整个春江都洒满月的光辉。“千万里”“何处无”,极言水势浩远,月色无边。由一处联想到处处,诗人情思也像潮水般扩张着、泛滥着。以下由江水写到开花的郊野,过渡自然轻灵。“月照花林皆似霰”,月下的花朵莹洁如雪珠,吐出淡淡的幽香,写出春江月夜之花的奇幻之美。春夜何来“空里流霜”?明明是月光造成的错觉,故细看又不觉其飞。“汀上白沙”何以“看不见”?那也是因为一天明月白如霜,淆乱了视觉的缘故。
这两节写景奇幻,真有点令人目迷的感觉,诗人又并未迷失在镜花水月的诸般色相之中,而独能驭以一己之情思,一忽儿又跳脱出来。纷繁的春江景物被统摄于月色,渐渐推远,“看不见”了。诗人于是由色悟空。
被月光洗涤净化的宇宙:“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如此光明清澈的环境,让人忘掉日常的琐屑烦恼,超越自我,而欲究宇宙人生之奥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前句可以解为:江畔人众,何止恒河沙数,谁个最初见到这轮明月?就今夜而言,此问偏于空间范畴。后句则言:江上之月番番照临人寰,然不知青天有月自何时,江畔有人又始自何时,人与月的际遇又始自何时?此问则偏于时间范畴。由此看来,这是两个问题。但前句亦可不限于此夜,可以解为:代代江畔有人,究竟何人最早见到这轮明月?换言之亦“青天有月来几时”(李白《把酒问月》)也。由此看来,这又是同一个问题,以唱叹方式出之。通过“人”见“月”,“月”照“人”,反复回文的句式造成抒情味极浓的咏叹,令人回肠荡气。
诗人浮想联翩,产生了一个更有价值的思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有限与无限这对范畴,很早就有诗人在咏叹,张若虚同时的刘希夷也有咏叹。这仅仅是“天地终无极,人命若朝霜”(三国魏曹植《送应氏》)、“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三国魏阮籍《咏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的翻版么?否。虽然同样是对有限无限的思考,“岁岁年年人不同”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短暂,而“人生代代无穷已”着眼于生命现象的永恒,前者纯属感伤,而后者则是惊喜了。代代无穷而更新,较之年年不改而依旧,不是别有新鲜感和更富于生机么!生命现象,你这宇宙之树上茁放的奇花呀!无数个有限总和为无限而又如流水不腐。这是作者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启示和慰安。诗中的“江月”是那样脉脉含情,不知送过多少世代的过客,她还来江上照临,还在准备迎新。皎皎的明月,你这天地逆旅中多情的侍者呀!闻一多说,诗人在这里与永恒“猝然相遇,一见如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对每一个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唐诗杂论》)。如果我们把哲理与诗情分别比作诗之骨与肉的话,《春江花月夜》绝不是那种瘦骨嶙峋的哲理诗,更不是那种骨瘦肌丰的宫体诗,相形之下,它是那样的骨肉匀停,丰神绝世,光彩照人。
在诗的后半展示了一个人生舞台,咏叹回味着人世间最普遍最持久的见难恒别的苦恼与欢乐。别易会难,与生命有限宇宙无限是有关联而又不尽相同的事体。生有离别之事,死为大去之期,故生死离别,一向并提,这是有关联的一面。不过离别悲欢限于人生,而与自然宇宙无关,在视野上大大缩小范围,这是二者毕竟不同的地方。故诗的后半对前半是一重变奏。如果说前半乃以哲理见长,则后半就更多地具有人情味。在所有的情亲离别之中,游子思妇是最典型的一类。东汉《古诗十九首》已多所表现,论者多把游子思妇的苦因归结到乱离时代。殊不知夫妻情侣生离之事,乱离时代固然多,和平时代也不少。李煜(《浪淘沙》)的“别时容易见时难”、《红楼梦》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咏叹的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现象。《春江花月夜》的后半就着重写和平时代的悲欢离合之情,对古诗词中游子思妇主题作了一个总结。诗人的特出之处在于,他运用了四杰体反复唱叹的句调,设计了许多富于戏剧性的情景细节,创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在同类题材之作中可谓观止。
这部分一开始,诗人就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离别场所:“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浦”即渡口,为送别地点。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枫叶秋红,青枫是春天的形象。在此青枫浦口,见一片白云去远,更引起于离别的联想。以下就引入游子思妇之别情。“扁舟”在江,而“楼台”宜月,故诗人写道:“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与“何处”为互文,言“谁家”可见不止一家,言“何处”,可见不止一处。这两句实是一种相思,两处着笔,反复唱叹,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二句同一机杼。
曹植诗云:“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七哀》)本篇写月夜楼台相思,实化用《七哀》句意。然而诗人却设计了一个更富于戏剧性的情节:“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思妇对着妆台,不能成寐,想要卷帘去月光,但帘可卷而月光依然,撩人愁思;思妇意欲捣练,误认砧上月光是霜,想要拂拭,结果却“拂还来”,拂了个空。这两句写思妇懊恼情态,极有生活情趣。那卷不去、拂还来的月光,实是象征思妇无法解开的情结,无法摆脱的愁思,有赋抽象以具象之妙。“可怜”“应照”云云,皆取游子遐想的情态,更有幻设之致。楼头思妇与扁舟游子虽非一处,此夜望月则同,却又信息难通。《子夜歌》云“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此则曰“此时相望不相闻”;《子夜歌》云“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此则曰“愿逐月华流照君”,皆辞异情同。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二句对仗精工,就表意来讲,却是模糊语言。“鱼龙”偏义于“鱼”,鱼与雁皆为信使。“长飞”“潜跃”云云,意言不关人意。“光不度”暗示音讯难通;“水成文”,可惜不是信字。两句诗尽传书信阻绝的苦恼。日有此思,则夜有此梦。“昨夜闲潭梦落花”,又模糊于主语,或云是思妇,或云是游子。其实两可。
诗的结尾最有意味,照应题面,逐字收拾“春江花月夜”五字。花落春老,海雾蒸腾,隐没斜月,而相隔天南海北的人儿不知凡几:“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尽管如此,却也必然有人踏上回故乡之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个结尾之精彩,就在于诗人写够了人间别离的难堪后,又留下了会合团聚的希望。他并没有写到意尽,似乎更好。此生此夜,总有人乘月而归,在饱尝离别滋味之后,他们将得到重逢的喜悦,以资补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这才是人生。这是继“人生代代无穷已”之后,诗人给读者第二次精神上的安慰。这也是自然美景给他的启示。唯其如此,这支人生咏叹曲才显得那么积极乐观、一往情深。明月在告别前留下深情的一瞥(“摇情满江树”),显示出造物对于人类的厚爱。
全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沉思着短暂而又无涯的人生,抒写着情侣间的相思别情。诗情的消长与景物变化十分协调。在诗的前半,读者看到了春暖花开,潮涨月出,以及夜幕的降临,渐渐引起哲理性的人生感喟。诗的后半,随着这种哲理感喟的生活化、具体化,读者又看到了春去花落,潮退月斜,而长夜亦将逝去。这绝不是一夜的纪实,而更像是人生的缩影。诗歌的形象概括力是很强的。李泽厚修正闻一多的说法道:“其实,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上与魏晋时代人命如草的沉重哀歌,下与杜甫式的饱经苦难的现实悲痛都决然不同。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美的历程》)
余恕诚先生把此诗与王维《春日田园作》等并论,说:“《春江花月夜》从自然境界到人的内心世界都不受任何局限和压抑,向外无限扩展开去。人们面对无限的春江、海潮,面对无边的月色、广阔的宇宙,萦绕着绵长不尽的情思,荡漾着对未来生活的柔情召唤。”(《唐诗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它与其说是初唐诗的顶峰,毋宁说是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以孤篇压全唐。
《春江花月夜》属于“四杰体”,但已有令人瞩目的发展。它仍有《长安古意》那种一气贯注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却更加宛转明快。诗紧紧扣住题面五字来写,似乎语语就题面字加以翻弄,这种写法弄不好就会捉襟见肘,不胜痕迹。然而此诗却使人感到完全是情至文生,浅浅道来,语语生辉,真如万斛泉流,平地涌出,“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明代钟惺《唐诗归》),题面五字反复出现。“月”字使用频率高达十五次之多,丝毫不给人冗沓繁复之感。这是因为诗人一面重复着题字,一面更生着情景。读者的注意,在于引人入胜的境界,根本不觉得有什么重复,而反反复复出现的字面适足形成回环往复的唱叹之音,令人拍掌击节。诗中多用顶真辞格,造成明珠走盘之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又多用否定句式形成波折,如“流——不飞”、“看——不见”、“卷——不去”、“拂——还来”、“望——不闻”、“飞——不度”。还大量运用设问和悬揣的语气,造成亲切如晤谈、朦胧如梦呓的音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知乘月几人归?”这种音情有助于诗情哲理的表现。《春江花月夜》在韵度上四句一转,共九韵,平仄交互,成九个段落,句调的流走妍媚,使人想到《西洲曲》。
林庚先生说得好:“绝句至盛唐一跃而为诗坛最活跃的表现形式。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属吴声歌曲,原来正是民歌中的绝句。张作四句一转韵,全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旋律的不断再涌现,从月出到月落,若断若续地组成一个抒情的长篇。节与节间自然流露出它的飞跃性——这乃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林庚推荐唐诗》)因而闻一多赞美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周啸天)
文章标题:《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赏析-张若虚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775.html
上一篇:《书边事》原文翻译赏析-张乔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