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张谓
铜柱朱崖道路艰,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风寒。
由来此物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赏析】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贪得无厌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穷奢极欲、荒淫享乐,除了常规的苛捐杂税盘剥人民之外,又创置了一种“贡奉”制度,迫征四方每年向朝廷进献奇珍异物,除了岁贡之外,还有应令的时贡。这是一种虐民害物的变相掠夺。而那些朝廷大臣、各地方官吏为了加官晋爵、博取主子的欢心,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向朝廷奉献贡品。凡有识之士对此无不痛心疾首,以各种方式,或上疏,或进谏,或讽喻,试图加以制止。如杜甫的《病桔》,白居易的《红线毯》《缭绫》,等等。张谓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这一重大严肃的主题。但张诗在题目里加“戏赠”二字,明为随便、不着意,实则是一种巧妙的讽刺。“侍御”,即侍御史,它的职责是督察各级官员的工作,而“送贡物”的举动实质是使贿赂合法化。这一矛盾对立的本身不是很有讽刺意味的吗?
从内容看,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意思是说,远方贡物,不必强求。首二句以怀古领起。“铜柱”,汉代马援征讨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时所立;“朱崖”,又作“珠崖”,即今海南岛一带。“铜柱”“朱崖”,皆指穷荒僻壤、道路阻险而遥远的南方,暗指杜侍御出使的地点。这个地点正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登坛拜将、征讨东越的地方。言外之意,历史上的两位战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里,功彪千载,名垂青史,而今杜侍御为了攫取贡物,讨好皇帝,也到了那里,孰公孰私、孰尊孰卑,两两比照,泾渭分明。若说一二句是侧面讽谏的话,三四句即从正面进言。因汉唐国力强盛,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会心甘情愿向朝廷进献像珊瑚树那样的珍贵礼物,又何必劳驾你杜侍御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前去亲自索取、专程运送呢?“獬豸冠”,是御史所戴的帽子。据说神羊(獬豸)能辨别是非曲直,故为执法御史所专。而今杜侍御的所作所为不是与此相悖吗?讽刺之意,自在言外。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杜侍御冒险而求索贡物,未必为明君所喜。五六句承首句,刻写“道路难”三字。马,精疲力竭,还要登山涉水,唯恐太阳下山赶不了路程;船,孤帆无伴,还要冲波鼓浪、迎着春寒冒险行驶。两句穷极形容为了获取贡物,不惜一切代价,把杜侍御的为人及其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笔法,表面上为粉饰朝廷、为君王开脱,实则寓以深刻的讽刺。从“多恐”二字里透露了这一消息,同时对杜侍御的逢迎君上、希图恩宠,专程运送“难得货”入都的做法亦颇有微词。这与唐代顾况“圣人不贵难得货,金玉珊瑚谁买恩?”(《露青竹杖歌》)相类。这种委婉的讽喻艺术,与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的文法是一脉相承的,又与杜甫《病桔》诗的讽刺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清沈德潜对此评论说:“亦严亦婉,讽侍御兼以讽君。”(《唐诗别裁》卷十三)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此诗紧扣御史的职责与其知法犯法的违法行为,构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起到辛辣讽刺的效果。元辛文房称其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之音”(《唐才子传》卷四),颇中肯綮。张谓还写有一首《送杜侍御赴上都》的律诗,前四句有云:“避马台中贵,登车岭外遥。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亦同咏此事,可以并读,有助于对此诗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陈耀东)
文章标题: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古诗译文赏析(张谓)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792.html
上一篇:湖中对酒作-古诗译文赏析(张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