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图

张元幹

落日孤烟过洞庭,黄陵祠畔白苹汀。

欲知万里苍梧眼,泪尽君山一点青。

【作者】

张元幹:(1091—约1170)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芦川山人,福州长乐(今属福建)人。政和、宣和间,以词名。靖康元年(1126)李纲任亲征行营使,为属官。官至将作少监。秦桧当权,弃官而归。绍兴中,作《贺新郎》词送胡铨,忤秦桧,削除官籍。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潇湘图》原文赏析-张元幹

【赏析】

《潇湘图》是一幅画,这是一首题画诗。“潇”在这里是水清深的样子,潇湘犹如说清湘。因为湘水流入洞庭,所以在古人,潇湘洞庭往往是混言不分的。

从诗中看,《潇湘图》的画面是:夕照中,一叶扁舟经过洞庭湖滨的黄陵祠前,君山遥处湖中,只呈现青青一点的痕迹。诗人没有直咏画面的景物,而是就景生发,利用有关神话传说,别构一动人情境,寓志抒怀,在优美的画面里注入深厚的情思与意蕴,把题画诗写得很活,写得很深。

关于湘水,很早就有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的传说,散见于先秦以来多种古籍。相传二女嫁为舜妃,后来舜到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追赶不及,死于江湘之间。所以《水经注》说二妃“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博物志》还说二妃哭舜,“以涕挥竹,竹尽斑。”屈原《九歌》中有《湘君》、《湘夫人》两篇,王逸注以为《湘夫人》篇乃指尧之二女。这些优美的神话传说成为诗人构思的材料。

首句从整幅画面着眼,着意勾勒荒旷孤寂的环境,为下面抒写凄凉怨情酝酿气氛,所以突出了“落日”与“孤烟”。洞庭水势浩瀚,张孝祥《过洞庭》词所谓“玉鉴琼田三万顷”。天边一轮落日正贴近水面,最足以展示湖水的渺漫无涯,这落日黄昏自然又带来一天迷蒙的暮色。就在这辽阔黯淡的背景上,只有一叶扁舟一缕孤烟浮动,所酿出的幽独孤寂风味如何呢?唐人王维写大漠辽阔荒凉的名句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诗人只撷取其“落日”“孤烟”四字,移写洞庭,别成佳境,可谓善于用古。

次句转入黄陵祠前近景。黄陵祠即祭祀二妃的祠庙,在洞庭湖南岸。汀,水边沙洲。白苹,水草。《九歌·湘夫人》写湘夫人企望湘君云:“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薠,一本作蘋。这里即取其词并隐用其句意。那湖上扁舟也许正朝着家乡的方向驶去,这黄陵祠中的二妃呢?当此日暮黄昏时刻,又伫立在白苹丛中骋望她们日夜怀思的舜了吧!这句以黄陵祠引入诗中歌咏的主角———二妃;用《湘夫人》句意引入诗中歌咏的主题———怀思,暗运诗意于写景之中,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后二句集中刻画二妃对舜怀思的深沉。苍梧,即九疑山,传说为舜死处和葬地,在今湖南南部宁远县南,与洞庭遥处湖南南北两端,故言“万里”。苍梧眼,望苍梧之眼,仍从二妃一边说。一个“眼”字,时刻凝望系思的神态活现纸上。此据《艇斋诗话》,《宋诗纪事》引录此诗,“眼”作“恨”,也是怀思追想之恨意。君山,在洞庭湖偏北水域,相传为二妃所居。这二句紧接上句说,要想知道二妃对舜怀思之深,就看看那青青一点的君山吧,那就是二妃痛哭所流的最后一滴泪水。二句虽然仍是以泪写萦心伤悼之情,却避开一般常用的“斑竹”之典,即景生情,别构奇境。君山是即将滴落湖中的最后一滴泪水,那么,整个湖水自然都是二妃泪水汇成的了,悲痛之深,自可想见。

一幅《潇湘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题咏,为什么诗人特别摄取二妃思舜之情呢?这不能不说与作者伤时之感有关了。作者是北宋末、南宋初的爱国诗人、词人。北宋为金所灭,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到遥远的东北边荒。南宋立国之始,人们曾寄予很大的复兴希望,但最高统治集团一味妥协退让,失地不会收复,二帝也归返无期。当诗人看到《潇湘图》时,神话中与时事相类的情事不禁涌上心头,而借二妃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了。二妃之思内,糅合着作者对故君之思;二妃之泪里,掺和着作者慨事伤时之泪。大约也正因为渗透着作者伤时的感情。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才被写得这么深情感人。小诗的妙处就在于画面鲜明,情境动人,寄意遥深,蕴藉隽永。看来,抒写慨世伤时之情,并非只有剑拔弩张一种风格。

(孙静)

文章标题:《潇湘图》原文赏析-张元幹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843.html

上一篇:《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原文翻译赏析-张元干

下一篇:《登垂虹亭二首》原文赏析-张元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