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宜兴作

苏庠

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

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

荒陂垂斗柄,直北乡山近。

何必苦言归,石亭满枝。

《菩萨蛮·宜兴作》原文翻译赏析,(宋)苏庠词作赏析

苏庠生平简介

苏庠(1065—1147)字养直,初病目,自号眚翁,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后徙居丹阳(今属江苏)之后湖,更号后湖病民。工诗,颇得苏轼赏识。绍兴间居庐山,与徐俯同召,固辞不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三。事迹见《宋史新编》卷一七八、《京口耆旧传》卷四。著有《后湖词》一卷。

【菩萨蛮·宜兴作译文】

旷野中北风呼啸,翻腾的乌云直压房屋。寒冷的溪水在冰雪覆盖的峡谷中潺潺流去。夕阳西下,空中有鸿雁南归;暮霭重重,山峦逶迤起伏。

北斗星低垂于荒陂,宜兴之北就是我的家乡丹阳。何必苦苦思念家乡,一直说要归去,宜兴的春天马上就要到来。

《菩萨蛮·宜兴作》原文翻译赏析,(宋)苏庠词作赏析

【菩萨蛮·宜兴作鉴赏】

这是一首记游之作,作于词人游览宜兴之时。词中主要描绘了天黑前的寒之景,从中可以看出词人淡泊名利的旷达胸襟。

上片写景:风云汹涌,寒溪浅流,鸿雁南归,霞色残红,这是典型的残冬晚景。开篇两句从声、色、势、温等方面写风、云、溪、谷等物象,情境悲凉。当然,景中亦有可人之处。接下来两句,仍是写景,但格调与上两句迥异:夕阳的余晖中,鸿雁悠闲地南去,重峦叠嶂,尽收眼底。这样的景色是暖色调的,让人感到身心舒泰。词人在这一片的景物描写中,用寒流影射仕途的险恶,同时又以鸿雁南归暗示了自己的归隐之意。

下片写夜景,情景交融。开始两句以北斗星的形状点明词人所在的方位——宜兴,这里距离词人的家乡很近,所以说“乡山近”。既然与家乡相距不远,很容易回去,那么词人在看到“落日送归鸿”这样的景象后,自然而然会生出对家乡的思念。最后两句笔锋陡转,是词人的心里独白:何必苦苦思念家乡,宜兴的春天马上就要到来。其实词人在这里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不用一心只想着功名利禄,仕途险恶,还是不涉足为妙,倒是这宜兴的风景颇好,不妨归隐于此,潇洒地度过余生。这两句内涵丰富,情深意长,颇有几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

《菩萨蛮·宜兴作》原文翻译赏析,(宋)苏庠词作赏析

苏庠《菩萨蛮·宜兴作》词作赏析

这首词作于作者客游宜兴时,写冬寒景象,而无愁惨之色,体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情怀,表达了作者不乐仕进、安于闲适的襟怀。

开篇两句风吼云涌、寒溪冰谷的场面,以风、云、溪、谷的景物,从声、色、势、温等方面烘染出凄冷的气氛,然而这里也有宜人的景致。三、四两句,所写的景物和给人的感觉与上两句迥然不同:鸿雁伴随着西下的夕阳缓缓飞回栖居之地,落日映照下的重重山峦映入眼帘。此景给人以舒徐宁静的感受。词之上片,写出了风卷平野、寒凝大地的景象,以寒流暗示了政坛的险恶,又从鸿雁寄寓了归心。

过片两句写北斗星低垂于荒陂,点明了方位。丹阳宜兴之北,因而说“乡山近”。家乡既然很近,回去是比较容易的了,加上前面看到“落日送归鸿”,接着写出回乡之思完全是顺理成章的。可是结拍两句却词意陡转,说不必苦苦地想回乡,宜兴不久将是满树春光。词人的心意是:政坛既不可涉足,则只有借山而隐;宜兴之山亦是大好,又何以必归丹阳?词中所谓“石亭春满枝”句好像是写实景,其实却是虚拟,从“北风”、“寒溪”推演而出:一是山中未必尽是冬日苦寒,自有春暖花开之日;二是如心无所苦,则冬日亦视若春时。此二句语浅情深,意味深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张元幹跋苏庠所作赠王道士诗墨迹云:“吾友养直,平生得禅家自三味,片言只字,无一点尘埃。宇宙山川,云烟草木,千变万态,尽笔端,何曾气索?”这段话,对于理解此词是有帮助的。

文章标题:《菩萨蛮·宜兴作》原文翻译赏析,(宋)苏庠词作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6011.html

上一篇:《汉宫春·梅》原文,(宋)晁冲之词作赏析

下一篇:《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原文,(宋)苏庠词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