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至执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注释】

①“素娥”两句:《瀛奎律髄》方回批:“此谓梅花最宜月,不畏霜耳。添用素娥青女四字,则谓月若私之而独怜,霜若挫之而莫屈者,亦奇。”似与原意不符。同书纪昀批广三、四爱之者虚而无益,妒之者实而有损。”似与原意较接近。

《十一月中旬至执风界见梅花》原文赏析-李商隐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何年,诸说不一,未有定论。从诗看,不像去泾原人王茂元幕时作,可能是大中五年(851)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为书记,入蜀时所作。扶风,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作者的《韩郎即席二首》,有“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冬雪到时”句。他赴蜀,在这年冬天,有《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一诗。这首诗或者是在这年所作。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开头就奇峰突起,呈现异彩。裛裛(yì),香气盛貌。虽然梅树亭亭直立,花容清丽,无奈傍路而开,长得不是地方。虽然梅花裛裛清芬,香气沁人,可是梅花过早地在十一月中旬开放,便显得很不适时宜。这正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的感情通过咏梅来表达。作者的品格才华,不正像梅花的“亭亭艳”、“裛裛香”吗?作者牵涉到牛李党争中去,从而受到排挤不正是生非其时吗?长期在过漂泊的游幕生活,不正是处非其地吗?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二句清怨凄楚,别开意境。同是月下赏梅,作者没有发出“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赞叹,把梅花比作风姿姣好的美人;也没有抒写“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一类的颂词,赞美梅花傲霜的品格;而是手眼独出,先是埋怨“素娥”(指月里嫦娥)的“惟与月”,继而又指责“青女(主管霜的女神)的“不饶霜”原来在作者眼里,嫦娥让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给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没有梅花,她也会让月色皎洁的。嫦娥只是赞助月亮,并不袓佑梅花的。青女不是要使梅花显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冻来摧折梅花,所以她决不会因为梅花开放而宽恕—点,少下些霜。一种难言的怨恨,淡淡吐出,正与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

写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达到饱和。突然笔锋一转,对着梅花,怀念起朋友来了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想折一把梅花来蹭给远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满把的梅花又有什么用呢?连寄一枝梅花都办不到,更觉得和朋友离别的可悲,所以就哀伤欲绝,愁肠寸断了。“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和朋友离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这就更加蕴蓄隽永。“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为了谁造成了过早开花,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联系到诗人很早就以文才著名,所以受到王茂元的赏识,请他到幕府里去,把女儿嫁给他。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这就触怒了牛僧孺党。在牛党得势时,他就受到排斥,不能够进人朝廷,贡献他的才学。不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吗?这一结,就把自伤身世的感情同开头呼应,加强了全篇的感情力量。

作为咏物诗,最好的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意思是依照事物的形貌来描绘,宛转地把形貌生动地画出来;同时,也是曲折地传达出内心的感情。这首诗正是这样。它写梅花,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时间内开放的梅花,移用别处不得;同时又是作者身世的写照。这两者结合得这样好,正像天衣无缝,看不出一点拼凑的痕迹,这就显出作者的深厚工力。

(周振甫)

文章标题:《十一月中旬至执风界见梅花》原文赏析-李商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7876.html

上一篇:《碧城三首》(其一)原文赏析-李商隐

下一篇:《汉宫词》原文赏析-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