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排名第18名: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薛雪《一瓢诗话》)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5 | 在100篇中排名:82 |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3 | 在100篇中排名:33 |
历代评点次数:28 | 在100篇中排名:3 |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3 | 在100篇中排名:41 |
文学史录入次数:8 | 在100篇中排名:13 |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30400 | 在100篇中排名:79 |
综合分值:0.5291 | 总排名:18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2),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3)。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古诗注释】
(1)西塞山:此指今湖北宜昌境内长江两岸的荆门、虎牙山。
(2)“王濬”句: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3)“千寻”二句: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置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然而王濬用大火炬将其烧断,攻破石头城,孙皓投降。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注释赏析-唐诗排名第18名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古诗赏析】
刘禹锡擅长怀古诗,其中数首都以金陵为题,除七绝组诗《金陵五题》外,还有五律《金陵怀古》,但有“金陵怀古之冠”称号的却是七律《西塞山怀古》。
此诗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出三峡经过西塞山时所作。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怀。叙事不惜泼墨,抓住典型事件,语势变化多端;抒情中夹杂议论,疏宕萧散,尤其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句,七字括尽西晋以后之事,与前四句形成明显的繁简对比,获得历代评论家的好评。清人何焯说它“笔力匹敌《黄鹤楼》”,施补华认为前四句“虽少陵动笔,不过如是”,评价可谓高矣。从这首诗的各项指标来看,28次的评点次数是它的主要得分点,仅次于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而名列第三。
与崔颢的《黄鹤楼》有李白为之搁笔的轶闻一样,刘禹锡这首诗也曾让元稹、白居易等人罢唱。据五代何光远《鉴诫录》记载,这首诗诞生于一次好友间的同题竟作,刘禹锡此诗先成,他的好友白居易、元稹等人欣赏后连连叹服。此事被宋人计有功郑重其事地写进《唐诗纪事》,从此声名更加远扬。可见轶闻趣事的确能为人们提供评点的契机,诗歌的生命在各种议论中被拉长放大。这首诗在古代的入选次数虽然很少,到了现当代才逐渐提升,但历代评论家们的一致肯定,也足以使它成为刘禹锡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