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谐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劝,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题解】

“乞食”,《国语·晋语四》:“乞食于野人。”《史记·晋世家》:“(重耳)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乘土器中进之。”

陶渊明《有会而作》序:“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此诗与《有会而作》当为同年所作,时间是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即诗人去世的前一年。据《南史·宋本纪》,元嘉三年“旱且蝗”,造成饥荒。诗人暮年饱受贫病折磨,向人乞贷,该人不但满足他的要求,且殷勤留饮,欢谈终日,诗人感激而写下此诗。

【注释】

[1]何之:贾谊《鵩鸟赋》:“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

[2]拙言辞:拙于表明乞食之意。

[3]遗(wèi)赠岂虚来:意谓主人有所馈赠,而不虚此行也。

[4]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古《笺》引刘公幹《赠五官中郎将诗》:“清谈同日夕。”曹子建《赠丁翼诗》:“觞至反无馀。”

[5]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意谓惭愧无力报答。《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6]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意谓中心戢藏感谢之意,待死后相报也。衔:有怀于心中。戢:藏也。古《笺》释“冥报”曰:“盖暗用《左传》结草以亢杜回意也。”

【句解】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起二句描摹诗人为饥饿所迫出门乞食的情状,其痛苦情形和茫然心态跃然纸上,令人心酸凄楚。一“来”一“去”,妙合无垠;而“驱”字则写尽其迫不得已之状。饿得神情恍惚的诗人,自己也不知道该向何处去才是。一个“竟”字,透露出反覆思忖的心态,既见得当时农村普遍凋敝,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

陶渊明归耕之后备尝生活的艰辛,常有忍冻挨饿之虞,晚年尤甚,《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然而,他是固穷之士,并不因此而转移志向。据萧统《陶渊明传》载,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渊明)麾而去之”,那也是这一年(426)的事情。贫病转剧而犹能如此,更可见诗人固穷守节之心。也因此,即便是乞食,他仍然有所选择,终究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走啊走,不知不觉走到了这个村庄。虽然有点“不知竟何之”的茫然,但下意识里,诗人终究还是有目标的。这一家的主人,当然是陶渊明认为可以提出借贷要求的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他还是口讷言拙,不知该说些什么。对于诗人这样一个持身高洁的士人来说,乞食毕竟还是羞于启齿的事情。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这种情形很难想象得来。“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还好主人一看我那面有饥色的样子,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来意,立即拿出粮食相赠,使我不虚此行。诗人这一番自述,表现出选对了乞贷对象的欣慰之意,诗情也由痛苦茫然一变而为欣喜感激。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主人不仅急人之急,而且善解人意。他殷勤地挽留诗人坐下相谈,宾主越谈越相投,不觉已是黄昏,主人表示何不留下来一起吃饭呢?酒菜摆出,谈兴正浓的诗人已经无拘无束,性本爱酒的他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诗中洋溢着人情的淳朴、温暖,虽然是乞食,仍让人感觉到人性的美好。比起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陶渊明也许还是幸运的。“谈谐”,谈话融洽欢快。“觞”,酒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诗人为结识这样的新交而真心欢喜,情之所至,于是赋诗相赠。本为乞食而来,最终却留饮赋诗而去,何其高雅;这位主人无须诗人出言而已知其来意,非但“遗赠”,且又“谈谐终日”,何等体贴。两人虽是新交,但诗人肯定也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会“行行至斯里”,留下这一段佳话。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诗人最后正面表达感激之情。这两句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韩信没有发迹时很穷,饿得受不了,到河边钓鱼,有一位漂母(洗衣物的老妇)怜悯他,给他饭吃,韩信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他被封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这一典故,对主人表示:感谢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没有韩信那样的才能,难以报答您。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衔戢”,深藏于心。“冥报”,死后报答。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于心,今生不知如何才能答谢,也许只有等来世才能报答您了。以“冥报”相许,足见主人之仁心厚意使诗人深受感动。

陶渊明《乞食》原文翻译赏析

【评析1】

《乞食》一诗,是陶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陶渊明归耕之后,备尝农民之艰辛,尤其是饥饿。《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饮酒》第十六首云:“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皆可印证。起二句直写出为饥饿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态,诗人自己也不知该往何处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复的思忖,既见得当时农村之凋敝,有粮之家太少,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陶渊明乃固穷之士。萧统《陶渊明传》载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陶渊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处墟里。由此可见,虽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识中,终究还是有其人的。此人当然应是一可求之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自己还是口讷辞拙,不知所云。乞食,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毕竟是难于启齿的呵。“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见陶渊明此时的饥色和窘样,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粮食相赠,诗人果然不虚此行。多么好的人呵!诗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转变、提升为欣慰感激。“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主人不仅急人之难,而且善体人情。他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两人谈得投机,不觉到了黄昏,饭已经做好了,便摆出了酒菜。诗人已经无拘无束了,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陶渊明爱酒。“倾”之一字,下得痛快,这才是陶渊明“质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谈得高兴,于是赋诗相赠。从“新知”二字,可见主人与诗人尚是新交,但诗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达感激之情,是全诗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韩信在刘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此诗的启示意义,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诗篇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邓小军)

【评析2】

此诗描摹“饥来”情状,惟妙惟肖。首句“饥来驱我去”,一“来”一“去”,妙合无垠。“驱”字写其迫不得已,亦妙。次句“不知竟何之”,恍惚之状凸现纸上。而“扣门拙言辞”一句,可见渊明非惯于乞讨者也,或此行原非有意于乞讨也。末尾曰“冥报以相贻”,显然已知生前无力相报,惟待死后,沉痛之至,绝望之至。而一乞食竟至以“冥报”相许,足见非一饭之可感,要在主人之仁心厚意感人肺腑。苏轼曰:“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此大类丐者口颊也。”(《东坡题跋》卷二《书渊明乞食诗后》)此非中肯之论。“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字字出自心田,惭愧之情溢于言表,绝非丐者顺口谢语。关于诗中“主人”,亦有可论者。此人无须渊明出言而已知其来意,非但“遗赠”,且又“谈谐终日”,“倾杯”“赋诗”,何等体贴!何等高雅!渊明乞食乃有所选择也,檀道济馈以粱肉,渊明虽“偃卧饥馁有日”,仍“麾而去之”(见萧统《陶渊明传》)。此主人一饭之赠,竟欲“冥报”,足见饥馁固难,受惠于人尤难也。

【评析3】

此诗借乞食这样很难措辞的独特行为,写出了淳朴的乡间伦理。诗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人性的光辉。急人之急,施恩不图回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诗中反映的这两种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此诗的启示意义,已超越了乞食之事。

文章标题:陶渊明《乞食》原文翻译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8147.html

上一篇: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陶渊明《劝农》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