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殷晋安别并序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游好非久长,一遇尽殷勤。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题解】
殷晋安果系何人?并无史料足资考证,暂付阙如为宜。
【注释】
[1]游好非久长,一遇尽殷勤:意谓彼此交游相善时日非长,仅一遇而倾心也。《南史·庾杲之传》:“时诸王年少,不得妄称接人,敕杲之及济阳江淹五日一诣诸王,使申游好。”殷勤:情意恳切。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
[2]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意谓一再对答交谈,更知是密友也。一宿曰宿,再宿曰信。酬:答。清话:谈话不染世俗,清高雅洁。王叔岷《笺证稿》曰:“盖《移居》诗‘抗言谈在昔’之类,与‘清谈’当有别。魏、晋人士好清谈,陶公则不尔。”
[3]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意谓去岁家于南里时,曾短期为邻。各家之注多据此句,谓此诗乃移居南村后一年所作。然此句之主语或系殷晋安,意谓去岁殷来居南村遂结邻矣,诗序“因居浔阳”可证。此句主语或兼指自己与殷双方,而不一定指自己始迁来南村。不能据此一句推定此诗作于《移居》诗之后一年也。薄:助词,用于句首,相当于“夫”、“且”。
[4]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写彼此过从之密,交往之欢。负杖:古《笺》:“《礼记(·檀弓)》郑注:‘加其杖颈上。’”不拄杖而担之,兴高而步健也,与《和刘柴桑》所谓“挈杖”相近。肆:纵情。游从:结伴同游。淹留:久留。
[5]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意谓彼此一显达,一隐沦,势态本自不同,故亦知终当分离也。语默:显与不显。丁《笺注》:“《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语或默。’”渊明《命子》:“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6]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承上句意谓虽知终当分离,但未谓如此之遽,事已速至,起于今春,离别在即矣。兴:起也。言:语助词。
[7]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殷晋安东下,故以“西来风”、“东去云”写别情。
[8]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意谓山川远隔,难以言笑为亲矣。徐复引《广雅·释诂三》:“因,亲也。”王念孙疏证《大雅·皇矣》:“因心则友。”《丧服传》:“继母之配父,与因父同。”毛传、郑注并云:“因,亲也。”
[9]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上句言殷晋安,下句言自己。
[10]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意谓倘有便经过浔阳,勿忘来问候故人也。脱:倘若、或许。《后汉书·李通传》:“事既未然,脱可免祸。”《世说新语·赏誉》:“济(王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存:问候、省视。
【评析】
此诗有无讥讽,前人说法不一。清吴崧《论陶》曰:“深情厚道,绝无讥讽意。‘良才不隐世’,并不以殷之出为卑;‘江湖多贱贫’,亦不以己之处为高。各行其志,正应‘语默自殊势’句,真所谓‘肆志无污隆’也。”清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曰:“殷事刘裕,与靖节殊趣,故篇中‘语默殊势’,已显言之。至‘事已及’即指其移家东下。‘才华’数语,抑扬吞吐,词似出自忠厚,意实暗寓讥刺。殷景仁当日得此诗,未必无愧。予谓读陶诗者,当知其蔼然可亲处,即有凛然不可犯处。”今细玩诗意,吴崧所论为是。诗曰“一遇尽殷勤”,“益复知为亲”,“奄留忘宵晨”,可知情谊匪浅耳。渊明虽隐世,未必欲朋友人人隐世。或隐或仕,遂其自然。语默殊势,不妨言笑无厌。王弘、颜延之,皆其例也。然如檀道济劝其出仕,则又当别论矣。故诗末犹眷眷然,曰“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情真意挚,非泛泛之言也。统观全诗,惋惜之意有之,而讥刺之意未必有也。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陶渊明《与殷晋安别并序》原文翻译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8202.html
下一篇: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