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选三)
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
1、蒂:花果连枝的部位。
2、陌:田间小道。
3、非常身:不是原先的形体。
4、斗:盛酒器。比邻:近邻。
【评析】
生当战乱灾害频仍的年代,人生无常的感觉几乎笼罩着整个社会。我们读魏晋时的诗文,经常会有这种体会。陶渊明的《杂诗》共十二首,其基调便是咏叹人生无常、生命暂短。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前四句一开始就把人生比作随风飘散的尘土,其中隐含着世事沧桑、人间际遇的变化莫测和身不由己的无奈。中四句接言既生于世,则人人都是兄弟,理应和睦相处,共同寻找生活的乐趣,享受生命的欢快。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后四句反复强调的“岁月不待人”。这种感受,凡经历了社会和人生的重大变故、尤其是步入晚年的人,会变得非常深刻。渊明诗直接涉及时势的内容不多,但映带、暗示或反说的却不少,这首诗即是一例。它抒写的无疑是深受社会动乱之苦、又不得不苦中作乐的典型心态,从中折射出当时现实的混乱和黑暗。
杂诗十二首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注释】
1、沦:下落。阿:山坡。
2、荡荡:广大空旷貌。
3、时易:指季节、节气变化。
4、夕永:夜长。
5、无予和:没人应对。
6、骋:驰骋,施展。
【评析】
这首诗的核心是“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对于一个来到世上的人来说,什么才是人生的价值?诗人一生中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苦苦思索。这天当日落西山、月出东岭、清风入户、气候变易时,诗人又枕席难安,无法入眠,他想和人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却无人应答,于是只能对影独饮,怅然慨叹。一般来说,人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也就是所谓志;而人生的悲哀,最大的又莫过于生命行将结束,想做的事却不能做。这种心情无疑是最沉痛的。诗人一生崇尚淡泊,可有谁知道他也是个血性男儿,原也有自己宏大的抱负,为此他曾彻夜不眠,这可由入户的明月清风为证。
杂诗十二首其三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注释】
1、欣豫:欣喜安闲。
2、猛志:雄心壮志。逸:超越。
3、骞(qiān)翮(hé):飞举的翅膀。翥(zhù):飞翔。
4、荏(rěn)苒(rǎn):渐渐过去。颓:流逝。
5、壑(hè)舟:喻人生死变化不可回避。语本《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壑,山沟。须臾:片刻。
6、不得住:无法停留保持不变。
7、前途:指来日。几许:多少。
8、寸阴:一寸光阴,短暂的时间。
【评析】
步入晚年,人对自己的一生行事往往会作各种各样的审视和评判,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会有不同于少壮时的重新认识。这首诗与前首一样,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忧患意识。诗的前四句从忆想落笔,少壮时的无乐自豫、猛志远思可谓意气风发,超拔一时。接六句则以中年心态相对,岁月荏苒,多变的世故、坎坷的经历使他锐气消磨,壮怀渐失,种种忧虑取代了以往的种种欢乐,而精力和容貌也日见衰损。最后六句以行进在河谷中的船只比喻人生在时光的流逝中不由自主地漂泊,既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也不知将会停靠在何处:如此随波逐流,又怎能面对要珍惜每一寸光阴的古训呢?诗人的人生感慨是深沉的。前人有关此诗旨意有叹老而学行未成及因晋宋易代而发二说,但它留给后人的,却是对每一个有社会历史责任心的人都有所警示的普遍意义,谁能白白地浪费自己的生命而无动于衷呢?
文章标题:陶渊明《杂诗十二首》(选三)原文翻译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8212.html
下一篇:陶渊明《责子》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