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谢灵运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注释】

1、泫(xuàn):水珠晶莹流转貌。

2、逶迤:山路蜿蜒漫长貌。隈隩:山水弯曲处。

3、迢递:高峻绵远貌。陟:登。陉:山脉中断处。岘(xiàn):山岭。

4、厉急:涉过急流

5、栈:栈道,依山岩绝壁修筑的架木通道。陵:攀升。缅:至远。

6、渚:水中小洲。径复:弯曲回环。

7、蘋萍:大小浮萍,飘浮水面。

8、菰蒲:两种水草。菰俗称茭白。

9、企:踮起脚跟。挹:合手取水。

10、山阿:山角。

11、薜萝:薜荔、女萝。二句用《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之意。

12、握兰:满把香兰。

13、折麻:摘采疏麻花。疏麻为南方植物,高大花香。二句用《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之意。

14、事:指《九歌》所写山鬼的传说。

15、所遣:指《庄子》郭象注所谓“将大不类,莫若无心;既遣是非,又遣其所遣。遣之以至于无遣,然后无所不遣,而是非去也”之意。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原文翻译赏析

【评析】

这首诗与前首约作于同年,是灵运这一时期所作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诗题中的“斤竹涧”当在今浙江绍兴东南斤竹岭附近,去浦阳江约十里。

诗略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十二句,以记行写景缴足题意。其中前四句先交代动身启程的时间是在清晨,猿鸣报晓,晨光未显,朝云才合,花露犹圆,空气清新,景物澄净。中四句接着记叙沿山路曲折前行,翻越丛岭,度过山涧,登高临深,移步换景。后四句则描写“溪行”,弯曲的水流,回环的溪路,使诗人只能根据飘浮的蘋萍和直立的菰蒲来推测水的深浅。第二部分十句,用山行的想象和感悟来充实全诗。前人诠解此诗,有的把“企石”两句联上,谓写诗人沿途酌泉摘叶;有的则属下,说系写想象中“山阿人”的举止,属倒装。细味诗意,我比较倾向于后者。因为如此理解,可使诗的意境更加生动充实,使《九歌·山鬼》中“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的形象更有动感。而以下“握兰”两句,则可视为由想象落入现实的转折,尽管诗人心存“握兰”、“折麻”相赠的美意,实际上却无法实现。这样,就自然得出最后四句的感悟:人情可因观赏景物而获得美感,即使传说中的事已无法证实;然而眼前所见已足以排除因外物而生的忧虑,又何况只要对此一有领悟,便可无所不遣。

全诗就记行、写景、想象、领悟层层写来,次序井然,结构严整,从中颇可见出《西京杂记》记司马相如所言的赋家之迹与赋家之心,是谢灵运诗成功借鉴辞赋创作经验的典范作品。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石室山》、《初往新安桐庐口》、《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等诗,都有这一特点。这标志着谢灵运的山水诗从最初的出守永嘉至此,已完全形成了自己足以享誉当时和影响后代的独特风格。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原文翻译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8234.html

上一篇: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谢灵运《初发石首城》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