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唱和集叙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1) ,充满勃郁(2) ,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己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有作文之意。己亥之岁(3) ,侍行适楚(4) ,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5) 。而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为咏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文皆在,凡一百篇,谓之《南行集》。将以识一时之事,为他日之所寻绎(6) ,且以为得于谈笑之间,而非勉强所为之文也。时十二月八日。江陵驿书。
【注释】
(1)华实:华同“花”,实即为果实。
(2)勃郁:蓄积。
(3)己亥:宋仁宗嘉祐四年。
(4)楚:指今湖北一带。
(5)闺门:家门。
(6)寻绎:寻思、推求。
【译文】
以前那些作论文之人,不是无法论述得精妙,而是不知道如何论述得精妙。要知道,山川会有云雾笼罩,花草树木开花结果,是原本蓄积的能量释放出来,才能被外界所看到。如果只有写作的欲望,而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悟,怎么可能作出好文章呢?自从看了父亲的论文,我就意识到,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是有感触于内心,不吐不快,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因此我和弟弟苏辙虽然也写过不少文章,但从没奢望写作父亲那样的论文。己亥这年,我们陪伴父亲行船到达湖北一带,在船中没有什么事做,无非是下棋饮酒,无法像在家中那样安乐。然而沿途秀美的山川景色,朴实或简陋的风俗,贤人名家的遗迹,凡是我们见到的,多少都会有一些感悟,自然便会感慨,继而写成诗作。父亲的文章,我和弟弟写作的诗文,共有一百篇,结成集子,名为《南行集》。里面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作为以后细细寻思考量的依据吧。这些诗文都是在谈笑之间而写,随感而发,不是刻意、勉强所作的文章。此时是十二月八日,我在江陵的驿站写下了这篇叙文。
【评析】
本篇是作者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为苏氏父子的诗集《江行唱和集》作的叙。时苏轼母亲程氏死于四川家乡,苏轼、苏辙兄弟奔丧回家,后随父亲苏洵由水路赴京。一路上父子三人随感而发,写了一百篇诗文,汇成《江行唱和集》。
文章标题:《江行唱和集叙》原文翻译赏析-苏轼文言文-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