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题解】
天宝七载(748)八月,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即诗题中所谓“河陇”,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当时岑参正在长安任职,颜真卿临行前,诗人写了这首诗赠给他。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以书法知名;开元年间进士,迁侍御史,累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太师;后来唐德宗时李希烈反,颜真卿被害,谥文忠。“胡笳”,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管乐器,从汉代起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其吹奏之声如人之悲鸣。汉末蔡文姬曾作《胡笳十八拍》,以配合胡笳的伴奏而歌唱,倾诉乱离的悲苦。本诗通过对悲壮的胡笳声的描写,表现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句解】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结合起来写,充满异域情调。开篇如此强调边地风情,有力地突出了颜真卿此次出使的不同寻常,从而透露出对友人出行的特殊关心。“君不闻”三字,暗含对颜真卿前往如此悲凉的异域之地的同情之意,“闻”统领全篇。胡笳之声本来就是悲的,南朝庾信《咏怀》曾云:“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由那紫髯绿眼的胡人吹奏起来,声音更见悲壮。“紫髯绿眼”,形容西域胡人的外貌,“紫髯”即酱紫色的胡须。作者在这里强调胡人的相貌也是有深意的。《庄子·徐无鬼》中说:“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常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颜真卿去国离乡,满眼所见多是这些长相异于中原人士的胡人,其孤独可知。与胡人无法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交流,因而这没有国界的音乐(胡笳)就成了最有效的感情媒介。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此二句进一步描述胡笳歌的悲凉。“愁杀”,即愁煞,形容愁到极点;“楼兰”,古西域国名,后更名鄯善,在今新疆罗布泊西南,若羌县东北,故址已为流沙所掩没,这里借指西域边地;“征戍儿”,驻守边塞的士卒。一曲还未吹完,就连那能征惯战的楼兰军士听了也不禁“愁杀”,足见其声悲戚异常。诗人不写颜真卿听了如何哀愁,而写连楼兰将士都不忍卒听,侧面烘托了颜真卿闻胡笳悲曲而触动的悲凉。“楼兰征戍儿”同时也在强化边地的印象。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这两句开始写流行吹奏胡笳的边地的环境。进入凉秋八月的萧关,强劲的北风把天山的草都吹断了。胡天八月本来是可以飞雪的,所谓“胡天八月即飞雪”,象征冬天的北风也早早来到,这是边塞与内地气候不同之处。《老子》云:“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北风之所以能将天山草吹断,是因为边地苦寒,草木过早地枯槁。将胡笳之声与边地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更增加了萧瑟的气氛。“萧关”,汉代关中四关之一,为关中至塞北的交通要塞,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上两句才把笔稍稍宕开去,这两句马上又回转过来,接着写胡笳之声,有如一曲悲凉的旋律,萦回不去。清晓斜月欲落之时,在高大阴黑的昆仑山脚下,胡人对着月亮吹笳,如此荒寒之情境,将笳声衬得愈发悲壮,充塞宇宙。“向月胡笳”这个意象后面又一次出现,以突出其清壮凄切。胡笳的声音是悲凉的,但并不低沉,“向月吹”的动作也有一种不屈的昂扬之态,似乎这笳声已经充塞于天地之间。单纯的背景之下,凄凉的声音与清丽的画面相切合,别有一种悲壮的美。宋人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悲凉而不使人颓废,这正是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之一。“昆仑山”,在今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新唐书·地理志》云“肃州酒泉郡有昆仑山”,诗中即指酒泉之南的祁连山主峰。“月欲斜”,月将斜落,表明时间是后半夜。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在把胡笳的悲壮情调写足写尽之后,结尾才回到送别主题。于胡笳声中送别,笳声成了伤别之情的伴奏。在胡笳的一片悲怨声中,我就要送您远行了;今后只有从秦地的山上去遥望陇山之云,以寄托思念之意。在秦山是听不见胡笳声的,所以视觉又开始发挥作用,一个“望”字,用视线和思念把两座遥远的山峰连在一起,立意极妙。望人而不可见,唯见白云悠远,思念之深、意境之美,值得反复玩味。而两个“山”的措辞也是下了功夫的,有山山相望、心心相印的表达效果。“君”,指颜真卿;“秦山”,即终南山,泛称秦岭;“陇山”,又名陇坻、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西,“陇山云”借指颜真卿出使之地。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末尾又从边地着笔,想像颜真卿至边地之后听到胡笳的感觉:您住在那远离故人的边境,夜里不免会做思乡的梦;当清夜梦回之时,您恐怕不愿去听那悲凉的胡笳声吧?两个“夜”字连用,可见愁梦之多。不言自己如何思念颜真卿,而是设想对方到了边塞之后,每每梦里还乡;而午夜梦回,耳中又是那不忍听的绵延不绝的胡笳声,令人倍增凄凉之感。一片细微体贴之意,自然流于言外。结尾以“谁喜闻”之问回应开篇“君不闻”之问,首尾相顾,胡笳之声贯穿全篇,成为情感抒发的载体。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五评论说:“只言笳声之悲,见河陇之不堪使,而惜别在言外矣。”
【评解】
清人沈德潜说:“(岑)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唐诗别裁集》)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长于边塞诗是理所当然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岑参写作这首诗时尚未有出塞经验,对边关生活还没有亲身体验。如果要从“眼见为实”的角度落笔,显然不容易,于是他巧妙地“避实就虚”,从抽象的音乐写起,展开想像,驰骋笔墨。本诗为赠别诗,却不从离别写起,而是将西域的特有乐器胡笳大加铺写,渲染其悲凉的声情,以胡笳声贯穿始终。在酝酿足了悲凉的气氛之后,与送别主题顺势对接,则自有一种关怀难舍之意充满全篇。通过想像,就能把边地声情描绘得如此真切,可见作者运思之高妙。今人周啸天评析此诗说:“诗中的边关是那么哀怨又那么令人神往,月下胡笳的声音那么催人泪下又那么富于魅力,读者感同身受。大抵诗人这时已隐约下定亲历塞垣的雄心,此诗可谓其边塞诗的前奏。”(《岑诗综论》)
这首诗为七言古诗,却用八字句起头,以“君不闻”三字领起,显出陡然而起的气势。末句以“谁喜闻”收结,首尾两个问句呼应十分紧密。中间以两句为单位,每两句成一个意义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又使用顶针手法,如“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这就使文脉贯通,读来浑然一体。全诗换韵频繁,开始四句作一韵,较为舒缓;中间四句两句一转韵,平仄交替,由舒缓而变得特别急促;最后又四句作一韵,“胡笳怨兮将送君”还用了《楚辞》句式,逐渐回复舒缓。这种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迭宕、悲壮淋漓的送别之情。
【诗人名片】
岑参简介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众多的诗人和大量的优秀作品,同时还形成了不同的诗歌流派。唐代最著名的两大诗歌流派是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高适齐名。
岑参(约715—769),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出身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岑参幼年丧父,家道衰落,跟着兄长学习。他十五岁时,家庭移居嵩山少室,岑参在那里结有读书草堂。
从岑参早期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耽于山水、恬然自适的思想情绪。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思想逐渐倾向于积极用世。从二十岁开始,他赴长安求仕,“二十献书阙下”,结果是“金尽裘敝,蹇而无成”(《感旧赋》)。此后十年间,他继续为求仕而多次奔走于洛阳和长安之间。因仕途失意,也时有避世隐居的想法,曾到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等地漫游,结识了一些僧人和隐士。这十年间,他在功业方面没有任何进展,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诗歌创作方面则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受到士林的推崇。
天宝三载(744),岑参三十岁,在长安举进士第,结束了十年江湖奔波的生活。中第后,他被授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样一个从八品的小官。对于企图重振世业并为之奔波了十年的诗人来说,这未免太令人失望了,他甚至怀疑为了这么一个微小的官职而牺牲山水田园之乐,是不是值得。他在《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一诗中感叹道:“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此后直到出塞前的四五年内,他一直未得升迁。
唐玄宗早年好大喜功,对外频频用兵。边将建功者往往得到升迁,随军的幕僚也随之荣显。当时有不少文人投笔从戎,希望到边庭去博取功名,杜甫、高适等都曾这样做。天宝八载(749),岑参也走上了这条道路,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这是他初次出塞,意气昂扬。他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中满怀激情地写道:“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不过在出塞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并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天宝十载(751),他又回到长安。次年秋,岑参与杜甫、高适等人同登慈恩寺塔,相互唱和,各自写下了著名的诗作。
天宝十三载(754),岑参被北庭节度使封常清辟为节度判官,第二次出塞。封常清是岑参第一次入幕时的同僚,所以二人关系很融洽,他有好几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就是献给封常清的,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他在《北庭西郊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中说:“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著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在北庭期间,岑参胸襟开朗,心情振奋,生活阅历更加丰富,视野也更加开阔。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雄奇高亢、多彩烂漫的边塞诗,达到了个人诗歌创作的全盛时期。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正值安史之乱,长安被乱兵攻占。当时肃宗在凤翔(今属陕西)。岑参从塞外东归,到凤翔肃宗行在所。经杜甫等人推荐,他被任命为右补阙,出任谏官。在谏官任上,岑参因正直敢言而受到权贵猜忌。这一年秋天,长安收复,岑参等人随肃宗回到长安。天下初定,岑参的心情比较愉快,唐肃宗乾元初年(758),他与贾至、王维、杜甫等人相互唱和早朝大明宫,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不过时间一长,岑参深感自己的济世抱负不能实现,心情有些苦闷,曾写诗向杜甫诉说。
乾元二年三月,岑参转任起居舍人;四月,出为虢州(今河南灵宝)长史。他在虢州任上的时间比较长,大约有两年多。此后岑参的仕途比较复杂。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春,改任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十月,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与诸道节度使会师,进攻史朝义,岑参任掌书记。广德元年(763)正月入京,在御史台供职,秋天任祠部员外郎。广德二年改为考功员外郎,后又转为虞部郎中。永泰元年(765)春,改屯田郎中,寻转库部郎中,十一月出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蜀中军阀作乱未能到任,至梁州而还。大历元年(766)二月,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叛,大历二年四月赴嘉州刺史任,次年七月秩满卸任,后来人们就称他为“岑嘉州”。岑参本来打算取道长江,顺流东归,但因战乱而未能成行。又改道由剑阁归京,寓居成都。大历四年(769)岁末,诗人客死于成都旅舍,终年五十五岁。
岑参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玄宗天宝八载(749)第一次出塞以前。这个时期,岑参先是隐于嵩阳读书,二十岁之后,一心想重振家声,十年内为仕途奔走于京洛之间,广泛交游。为排遣失意之感,又漫游河朔,不时产生归隐田园的思想。岑参这时所写的诗歌,属早期作品,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交织着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流连山水的情思。
这个时期,岑参的山水诗描绘了异彩纷呈的自然风光,在写景上已达到了很高的造诣。风格清丽俊逸,颇近南朝何逊。如“寂寞清溪上,空余丹灶间”(《寻少室张山人》)、“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缑山西峰草堂作》)等。岑参好奇的个性在这个时候已经表现出来,“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殷璠《河岳英灵集》)。他的写景诗喜欢摄取不寻常的奇观,如“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他又喜欢以奇语写巧思,如“涧花然(同‘燃’)暮雨,潭树暖春云”(《高冠谷口招郑鄠》),山涧中的花朵在暮雨中开放,色泽更显艳红,像是在燃烧;水潭边的树木被春日山间的云气所笼罩,给人温暖之感;这样描写,显得颇为新奇。
岑参生平和诗歌创作的第二个时期是从天宝八载(749)冬至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其间诗人曾两次出塞。这段时间虽然不算长,却是诗人人生发展和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时期。在六年边塞生活中,他几乎走遍了大西北的每一个角落,写了七十多首反映西域从军生活的边塞诗,诗歌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的主要风格。
岑参的边塞诗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歌颂了唐军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叙军旅生活的种种感受,描写了西北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活风貌。在他描写第一次出塞的诗歌中,能够看到他建功与思家之间的矛盾,如广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以行云流水之笔,写出缠绵悱恻的思家之情,语虽淡,情却长。他更多的诗歌描写边疆火热的战斗生活,送给封常清的几首诗堪称诗史,记录了唐军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如何行军打仗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首先展示战地恶劣的自然环境,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天气奇寒。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唐军顶风冒雪前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这几句把边塞天气的剧烈变化同声势浩大的行军场面融合起来,表现了唐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必胜的信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读之使人精神振奋。
元代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中说,“(岑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活风貌,在岑参的诗中得到充分表现。在这些诗里,诗人倾注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深厚感情。岑参不是惟一亲历边幕戎旅的诗人,却是少有的用大量作品如实描绘西北边陲生活的诗人。他根据自己身历其境时的耳闻目睹、切身感受,把天山南北的自然景观如沙漠、风雪、苦寒以及火山、火云、热海等纳入诗的领域,给以如实的记录和生动的描绘。如《过碛》:“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诗人置身于从未经过的广大空间之内,觉得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了,这种生活体验,不是亲身经历,很难写得如此真切感人。《经火山》、《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也都是同类作品。
宋人许顗在《彦周诗话》中说:“岑参诗意自成一家,盖尝从封常清军,其记西域异事甚多……古今传记所不载也。”也就是说,岑参的一些边塞诗甚至可以补史家之不足,成为民族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岑诗中确有不少关于西部民族风情的记载,并表现了边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当时西北边地居民胡汉杂处,胡人乐舞在汉人中极为盛行,所谓“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奉陪封大夫宴》),对于好奇的岑参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新鲜的,成为他重要的诗歌素材。他有一首《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对西域民族舞蹈之矫捷、明快、活泼、俊俏大为赞叹。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情景,如“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等。这些诗歌是边地将领与当地民族首领之间交往的客观记录,它们让今天的读者知道,在当年的边塞,民族之间并不只是连年无休止的战争。
岑参的边塞诗具有豪迈悲壮的风格,雄奇瑰丽,俊爽峭拔。宋严羽《沧浪诗话》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这首先是由诗人豪迈昂扬的个性决定的。诗人怀着建功立业的抱负,把艰苦的边关生活看成是对男儿意志的一个考验,恰恰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征战生涯中,才能显示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道:“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这样的辛苦自然非常人所能忍受,读之令人遍体生寒,诗人却能够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表现出乐观无畏的精神:“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具有热情奔放、斗志昂扬的气势。
岑参诗歌好奇的个性色彩非常鲜明。岑参早期诗歌已显露出来的意奇、语奇的特点,在边塞诗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他的感受力和想像力非常发达,在别人看来荒凉单调的边塞生活,在他眼中则是丰富多彩。他用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对奇异的大漠风光予以生动的艺术表现。他常常运用奇妙的想像和形象的比喻来描绘眼前的景物,从而制造出奇峭的表达效果,往往出人意表,却又极为生动传神。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竟然把塞外的雪景比作“梨花开”,于塞外萧瑟寒冷的景象中,画出充满生机与活力、令人神往与陶醉的奇美景象。他也善于使用夸张的手法来强化读者的印象,使人产生神奇的感觉,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把边塞之风的猛烈形容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岑参的诗歌各种体裁均有佳制。他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的写作,纵横跌宕、笔法流畅。他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需要变化旋律,在夭矫多姿、不拘一格的节奏中,追求声情并茂的美感。他的许多诗频频换韵,韵位繁密,这种节奏和疏宕发越、富于跳跃性的才思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例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反传统逢双押韵的惯例,而以三句为一个用韵单位,句句用韵,且平、上、入三声互换,造成一种拗峭劲折的音节效果,富有紧张促迫的感觉,读来有如紧锣密鼓。除了七言歌行之外,岑参对七绝和七律的运用也相当娴熟,《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等诗堪称唐代七律的成熟之作。
岑参诗歌创作的题材,除了表现边塞生活和描写自然景物之外,还有一些属于传统题材的作品,这些不是岑诗的主要方面,但写来也俊逸新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戏问花门酒家翁》之幽默,《山房春事》二首怀古之深沉,《春梦》写闺思之清丽婉约,皆有独到之处,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岑参生平和诗歌创作的第三个时期从至德二载(757)直至去世。这个时期,岑参的仕途比较复杂,职任屡迁,多是闲职;加上诗人年纪渐老,失望和归隐的思想又有所抬头。这时他诗中多写对世事的喟叹,对佛道的向往,对山水田园的贪恋。其中值得称道的依旧是写景之作,依然保持着语意新奇、刻画精工的特点。《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为岑参逝世前不久在成都客舍所作,诗中写道:“生平未得意,览镜心自惜。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时难不已、怀才不遇的感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遗憾,对世事民生的关怀一一毕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岑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篇,无论时人或后世,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当时他每写出一篇,都有人争相传写,从闾里士庶到戎夷蛮貊,无不讽诵吟习。南宋诗人陆游尤其喜爱岑参的诗,他说:“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跋岑嘉州诗集》)后来他到嘉州摄职,不仅搜集岑诗成集,而且把岑参画像挂于斋壁。他高度赞美岑参诗歌的艺术成就:“公诗信豪伟,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古诗自有音节,陆、谢体极俳偶,然音节与唐律不同。唐李、杜外,惟嘉州最合……嘉州清新奇异,大是俊才。质力造诣,皆出高(适)上……岑英发之中,唐体大著。”明代的边贡对岑参更是推崇备至,其《刻岑诗成题其后》云:“夫俊也、逸也、奇也、悲也、壮也五者,李杜弗能兼也,而岑诗近焉。”足见岑参诗歌的价值及其影响。
文章标题: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原文句解诗意赏析-岑参诗词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