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题解】
此诗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夏苏州刺史任内作。诗人宴集吴中宾朋,在描写宾主诗酒怡乐之余,自惭身居高位,不见黎民疾苦,流露出未察百姓安康之愧。郡斋,州刺史府第中的厅舍。燕,通“宴”。
这首诗在当时广为传诵。据《白居易集》卷六十八载,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刚刚从杭州刺史转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就曾刻此诗于石,且作《吴郡诗石记》以志之,其文曰:“贞元初,韦应物为苏州牧,房孺复为杭州牧,皆豪人也。韦嗜诗,房嗜酒,每与宾友一醉一咏,其风流雅韵,多播于吴中,或目韦、房为诗酒仙。时予始年十四五,旅二郡,以幼贱不得与游宴,尤觉其才调高而郡守尊,以当时心,言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及今自中书舍人间领二州,去年脱杭印,今年佩苏印,既醉于彼,又吟于此,酣歌狂什,亦往往在人口中;则苏、杭之风景,韦、房之诗酒,兼有之矣,岂始愿及此哉?然二郡之物状人情与曩时不异,前后相去三十七年,江山是而齿发非,又可嗟矣!韦在此州,歌诗甚多,有《郡宴》诗云:‘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最为警策。今刻此篇于石,传贻将来,因以予《旬宴》一章,亦附于后。虽雅俗不类,各咏一时之志,偶书石背,且偿其初心焉。”
【句解】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今天正是宴请宾客的日子,所以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守卫得非常严密。而休息室内则飘散着焚香的芬芳,走进来只觉得清香满面。一个“森”字,一个“凝”字,有一种庄重典雅的况味。刘辰翁评此二句“清绮绝伦,为富丽诗句之冠”。
“燕寝”,一作宴寝,犹私寝,古代多指帝王寝息之所,后亦指地方官员的公馆。据李肇《国史补》记载,韦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这句诗说的正是其居寝必焚香的习惯。有此习惯的诗人当不在少数,宋李清照《感怀》诗云“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清香缭绕自然是有助于诗人们的灵感生发。宋代黄庭坚据说也喜欢焚香,还自称“有香癖”。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海上的风雨飘然而至。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只觉得人生是如此逍遥自在。庄重典雅是对来客的敬重,逍遥轻松又足见主客融洽。两者结合,十分得体地显示了身为郡守的诗人礼贤下士的气度,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烦疴”,闷热烦躁,疴本指疾病。阵阵风凉,将前一段时间的烦燥闷热驱散殆尽。再看看四周,嘉宾贵客济济一堂。最难风雨故人来,诗人怎能不喜形于色!今日嘉宾满堂,是随清风而来呢,还是嘉宾带来了清风?其语意双关,并自然由铺写宴席收到“嘉宾”。
开头六句,总写郡斋宴集,点题并渲染气氛。兵卫禁严,宴厅凝香,嘉宾满堂,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以下四句由宾及主,自然转入抒情:看看啊,我现在生活得多么华贵舒适;可是百姓呢,他们还那么的穷困,我的心怎能不觉得惭愧不安!
“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显然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诗人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当然,“未睹斯民康”,即未能使人民摆脱艰难困苦的状况,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未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样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客观描述来得更加深刻,更不容易。这应该与诗人十余年担任地方县令小官所获得的直接感性印象密切相关。现在官做得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多地宴饮享乐了,该如何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找老庄思想了。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达”,旷达;“形迹”,指世俗礼节。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而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诗人的自惭于未能安康民生,当是“烦疴”的根由。然而今日清风驱暑,嘉宾云集,使诗人悟得事物必有消长生灭之理。会此胜理,足可遣是非,忘形迹,正不必为事功之成否烦恼。这是诗人身居高位的第一层感想。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鲜肥”,鱼肉;“时禁”,一定时节的禁令。据《唐会要》卷四十一记,建中元年(780)五月敕:“自今以后,每年五月,宜令天下州县禁断采捕弋猎,仍令所在断屠宰,永为常式。”当时这条禁令仍在实行中。诗人说,本来想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无奈正值朝廷禁食鲜鱼、肥肉等荤腥之时,于是只好拿出蔬菜水果,希望各位慢慢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蔬果数簋,对于不拘形迹的主人来说,亦足表诚愫。一杯酒,一首诗,俯仰之间,自有妙趣。“金玉章”,指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语出《孟子·万章下》“金声而玉振之也”。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神欢”,精神欢畅。酒助诗兴,逸兴遄飞。诗人身为主人,自然更要劝酒劝诗,不知不觉间已是酒酣耳热。至此,庄肃的宴集气氛已变为一片融和,主客均有飘飘欲仙、逍遥凌风之感。所有的“自惭”也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则是对眼前宴集的由衷叹赞。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吴中”,苏州的古称,这里指苏州地区。“彦”,美士,才德杰出之人。吴中之地自古以来即以文史隆盛见称。今日才学之士群聚于此,更见出人才济济似海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从而我懂得了,为何姑苏被称为东南雄都。这可不仅因为它是财赋强盛的大藩,更由于它是东南形胜,是人杰地灵的文史之乡。
以上四句照应诗题“诸文士燕集”的盛况。诗人悟到,自己拜领君命出守苏州大藩,治理东南财赋之地,其实还不足幸。最幸运的是,东南人杰地灵,文史兴盛。这一结尾既承上申足情趣,又隐含州郡长官当以文教兴邦的深意。而在结构上,更上应全诗的枢纽——“烦疴”至“未睹”四句。在切合燕集诗体制的同时,有无尽余味。
明代杨慎却有不同看法。他说,前人诗话称此诗一代绝唱,但通读全篇,却总觉得其结句“吴中”四句,像是打油诗一类。后来他见到宋人《丽泽编》中此诗无后四句,又当时参与宴集的顾况奉和篇亦只十六句,于是认为这四句“为吴中浅学所增,以美其风土”。
【评解】
燕集诗是一种“应用诗”,应酬意味甚重。然而,本诗却不同凡响。它既十分得体,又典型地表现了诗人当时领袖东南诗坛的气度,以及其淡远中见闲雅雍容之致的创作个性。
诗分四层,对应的句数分别为六句、四句、六句、四句。全诗叙事、抒情、议论交替而下,而每一转换,均深入一层。对宴集的具体描写,流注着诗人情感的变化,而过接处则浑然无迹。白居易称赞此诗“最为警策”,杨慎引用前人评论说它“为一代绝唱”。除了着眼于它的艺术成就外,论者主要是赞扬韦应物推己及人、居安思困的襟怀。把自己放在低处,这是人的境界,也是诗的境界。
当代学者赵昌平认为,如果要找韦应物自己的诗句来概括他的诗风,那末“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是最能表现其淡远中见雍容之致的特点的。韦诗得陶诗的萧散冲淡,但更注入了典雅、雍容的气度。晚年宦途较显达的韦应物,必然会在诗中加入一些朝廷庙堂的成分。在诗歌体势上,韦诗也在陶体中融入了若干谢灵运体的成分。本诗赋写、抒情交替而下的结构,正是谢诗的典型手法。韦诗用谢而能去其雕琢巉刻,且仍以陶体为本,故不易察觉。
这首诗所流露的情调,也典型地反映了大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们有体恤百姓之心,愿尽忠职守为民谋福。但同时他们又倦于案牍、懒于簿书而勤于游乐,希求一种逍遥闲适的享乐生活。对他们来说,“公堂日为倦”,只有游乐才能“幽襟自兹旷”(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韦应物在这点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他的诗,无论是任洛阳尉、高陵令时所作,还是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时所作,都记载了他登山临水的闲放生活。譬如他的《郡内闲居》诗云“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又《新理西斋》诗云:“方将甿讼理,久翳西斋居。草木无行次,闲暇一芟除。春阳土脉起,膏泽发生初。养条刊朽枿,护药锄秽芜。稍稍觉林耸,历历忻竹疏。始见庭宇旷,顿令烦抱舒。兹焉即可爱,何必是吾庐。”一座荒芜已久的郡守斋舍,经诗人在开春时锄去芜秽,清出林竹,居然成了陶渊明式的园田居。学者们将这些诗作称之为“郡斋诗”,认为这实际上是以外郡为隐,把衙门变成了他归隐的田园。本诗可算作韦应物“郡斋诗”的代表作。
【诗人名片】
韦应物简介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标志。它像一股突起的凛冽寒风,霎时就把唐王朝刮进了万木凋零的萧瑟秋季。唐帝国的百年荣光,已被安禄山的胡骑无情地踏碎。九五之尊,将相之贵,平民的富庶,士人的理想,一时都被这狂乱的飓风扫荡殆尽。
更可悲的是,乱平之后,当人们惊魂稍定,重新审视那曾经光彩辉煌的诗坛时,不禁惨痛地发现,他们已失去了一大批优秀诗人:王昌龄在战乱中还乡,旋遭刺史闾丘晓杀害(756);萧颖士三年后客死汝南;接着储光羲郁郁卒于岭南贬所(760);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王维在长安去世;翌年,绝世的天才诗人李白病殁于当涂客寓;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功成名就的高适卒于左散骑常侍之位;代宗大历四年(769),与高适齐名的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卒于成都旅舍;次年,诗圣杜甫也在耒阳的孤舟上结束了坎坷多难的一生。至此,开元盛世的重要诗人都相继从诗坛上消失了。而另一批继起的重要诗人,韩愈年方三岁,而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贾岛、李贺这些中唐诗坛的代表人物都还没有来到人世。这个时间段大约有三十年,文学史上称为大历时期,是唐诗比较岑寂的时期。
相对于前面的开元、天宝,以及后面的元和两个时代来说,大历时期就像是两个雄壮高亢的乐段之间不太出色的过渡。没有大诗人,也没有公认的诗坛领袖。战乱毁掉了一代士人青年时期意气风发的生活,带来的是希望幻灭的黯淡现实。盛唐诗人那份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那种昂扬奋发的精神、乐观情绪和慷慨气势,已成为遥远而不绝如缕的余响。弥漫于整个诗坛的,是平心静气的孤寂、冷漠和散淡。
在这种冥漠的背景下,唯有韦应物(约737—792)自成一家风味,为这片黯淡的天空留下一抹难得一见的动人亮光。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其《盛唐诗》中说,韦应物是“盛唐的挽歌”。他还引述朱熹的说法,认为韦应物在“无声色臭味”方面甚至超过孟浩然和王维。后世对于韦应物的评价是很高的。《红楼梦》作者曾借薛宝钗之口说:“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把韦应物和杜甫、李商隐、温庭筠等相提并论。这也代表了一般读者的看法。
韦应物出生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一个世家大族。从初唐到盛唐,长安坊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谣谚:“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形容“韦”“杜”两门位高权重。其中的“韦”,指的就是韦应物的显赫家族,“杜”则是唐太宗时期位居右相的杜如晦一门。早在隋朝时,韦应物的五世祖韦冲就官至正三品的民部尚书。入唐后,其高祖韦挺在唐太宗时官至从三品的御史大夫;曾祖韦待价则是武后朝的宰相,官至正三品的吏部尚书。到了韦应物的祖父和父亲辈,家道已经逐渐中落。但是其祖父韦令仪还是担任过五品宗正少卿,其父韦銮则曾官居从四品的少监。即使是韦应物本人,后来也官至四品苏州刺史。韦家可谓世代为宦,显赫近百年。值得注意的是,韦銮和他的兄长韦鉴、侄儿韦鷃,都以擅长绘画驰名于世,工牛马及山水松石。总之,韦应物出身于一个有着如此显赫家世的世家大族,但他本人属于这个家族中较为贫寒而又富于艺术修养的一支。
天宝十载(751),年方十五岁的韦应物因为是官宦子弟,以门荫得补三卫郎,成为唐玄宗的御前侍卫,陪着皇帝、杨妃等游宴,也就是他在送友人的诗中所说:“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燕李录事》)皇上带杨贵妃去温泉,有时也特许他们这些侍卫泡一泡。侍卫们威风凛凛地陪着皇帝打猎,混迹在皇宫的清歌曼舞、宫娥彩女堆里醉生梦死。韦应物中年后追忆自己年少时的荒唐生活说:“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逢杨开府》)那时他大概是一个典型的纨袴子弟。当然,诗人的追述也可能只是一种艺术性的表现,与实际情形有出入。但身为三卫郎,他的早年生活应该基本如此。
安史之乱爆发后,韦应物流落失职,始入太学折节读书。大约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二十七岁的他出任洛阳丞。永泰元年(765),因为惩办倚仗宦官势力骄横不法的军士而被讼,后罢官闲居洛阳同德寺。这时已到了大历年间。因为闲居,韦应物得以与“大历十才子”等一大批寄居或往来于洛阳的文人们频繁交流,相互唱和。那几年,他也曾到长安、楚州、扬州等地游历,直到大历六年(771)三十五岁左右时,他才在洛阳重新任七品河南府兵曹参军一职。两年后又因病卸任,仍寄居洛阳同德寺休养。大历九年,受京兆尹黎干推荐,他再赴长安任七品京兆府功曹参军,且代理六品京兆府高陵县令。约在大历十二年(777)他四十多岁时,结婚二十年的妻子去世。大历十三年,他出任六品鄠县(今属陕西)令。次年,京兆尹黎干获罪,受其荐引的韦应物受到牵连,改任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令。他称病辞官,寓居鄠县沣上的善福精舍。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朝廷起用他为尚书省比部员外郎。四年夏天,出任从四品滁州(今属安徽)刺史;兴元元年(784)冬罢任,闲居滁州。贞元元年(785)秋,他再次出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次年返长安入朝,任从五品尚书左司郎中,因此被称为韦左司。贞元四年冬,出任正四品苏州刺史。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顾况、皎然、孟郊等几位重要诗人。约在贞元七年间,韦应物罢任,闲居苏州永定寺。大约在次年,即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
一次又一次地出仕,一次又一次地罢官,闲居佛寺,这就是韦应物所走过的人生道路。韦应物对做官的态度,可以说既认真,又三心二意。说他认真,指的是他为官所持有的“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好”的态度;说他三心二意,是他总是心存“闲居更好”的想法,这也是他数度辞官闲居的主要原因。
长期担任中下级官吏,使韦应物得以接触下层民众。特别是作为一个从太平盛世过来的人,他目睹兵乱不息、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的现实,真正体会到了百姓的疾苦,这对他的心灵起了很大的催化和洗涤作用。从他的诗中,常常能感受到其内心的愧疚不安。因为兵火连年,派到百姓头上的徭役赋税无休无止。韦应物作为州县官,直接感受到催租催赋的压力。他的很多诗从这一角度反映了百姓在迫促繁杂的徭赋下无以聊生的困境,以及自己夹在中间进退两难的心情。其《广德中洛阳作》、《始至郡》、《夏冰行》、《采玉行》、《答崔都水》等诗,都流露出一种对百姓的关怀。在高陵县令任上,他写下“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的诗句。到滁州后,所作《答王郎中》也写到:“税况重叠,公门极熬煎。责逋甘首免,岁晏当归田。”到了江州这样富庶的地方,他看到的同样是一片破败:“斯民本乐生,逃逝竟何为。旱岁属荒歉,旧逋积如坻。”(《始至郡》)对广大人民长期遭受战争灾难、沉重的徭役赋税,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可与元结《舂陵行》、《贼退示官吏作》诸诗并读。
对自己作为一个地方官长,不能流惠于民,他时常流露出内疚的心情,写下了“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等著名诗句。韦应物历任京畿和江淮诸州县,从他的这些诗篇中,反映出从两京到江淮广大地区的人民不堪战争重负的严重社会问题。类似的描写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是较为少见的。可以说,在唐诗发展史上,韦应物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继承了杜甫、元结等人反映现实黑暗、民生疾苦的精神,并成为中唐以白居易为首的写实讽谕诗派的先导。
但真正使韦应物在诗歌史上占据重要席位的,并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些作品。他的绝大部分诗歌,作于被迫辞去洛阳丞一职之后。尤其是从大历中再度出仕任京兆府功曹,至罢滁州刺史的这十余年间所作的吏隐诗,是他最为人所称道的作品。生活中的大起大落,身体上的壮年早衰,使韦应物的思想、诗风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慷慨为国的昂扬意气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所谓“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温泉行》),所谓“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与村老对饮》)。令人眷恋的盛世已去而不返,一切有如梦境。诗人对从政已感失望,感情退回到个人生活的小天地里,欣赏山水之美和闲静乐趣,从中寻求慰藉。
韦应物的成就所在,或者说他能卓然自成一家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的大量的优秀山水田园诗作。这些诗作反映了他对于美好自然的热爱,并把它与恶浊的尘世对立起来,从中求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解脱,充满陶渊明式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生活态度。不同的是,陶渊明终于和官场彻底决裂,韦应物却采取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可官则官,需隐则隐。
南朝梁钟嵘《诗品》品评陶渊明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大意是说陶渊明的文体简净,没有多余的话,一意求真、求古,文辞和兴趣都和婉惬当;每次读他的诗,总会想到他的人格,一般人都叹赏他的素朴。然而,陶渊明身后,非但没有人继承他的诗风,反而盛行起“雕琢蔓藻”的宫体诗。直到初唐的陈子昂、张九龄,才有意用陶渊明的风格,来肃清宫体诗的消极影响。随后出现王维、孟浩然、储光羲诸人,使当时的五言诗趋向于清淡自然,并形成盛唐诗的一个重要流派即山水田园诗派。
韦应物受王、孟的影响极大,但他后来越过王、孟而直接继承陶渊明。后人每以“陶韦”或“王孟韦柳”并称,把他归入山水田园诗派。宋人所著《蔡宽夫诗话》甚至说:“(陶)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者,惟韦苏州、白乐天尝有效其体之作,而乐天去之亦自远甚。”说唐代只有韦应物得了陶渊明的真传。韦应物诗反映出他高尚的人格。他淡于名利,对世情看得很透彻,不积极,但也不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任其自然,待人接物平和诚恳。这些都可以从他的诗中感觉到。他的文学风格,首先是他性格的流露,其次才是艺术手法的高妙。一个“身作里中横”的无赖少年,中年以后却一变而为淡泊高洁的诗人,韦应物一生的思想过程转变是非常大的。
韦应物诗历来以平淡自然著称。朱熹谓“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晦庵说诗》),元代方回评其诗“淡而自然”(《瀛奎律髓》卷八),清翁方纲谓其诗“奇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石洲诗话》卷二)。一般认为,韦诗的平淡自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思想感情方面,韦诗没有类似李白诗歌那种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情感波澜,即使在遭受重大打击或发生重大变故时,也从不作痛哭流涕式的悲号,“皆以平心静气出之”(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平时更表现为一种恬静闲适、冲淡平和的心境。其次,在布局和行文方面,韦诗从不逞奇炫俗,不用回环曲折、开合跌宕的结构模式,而是如实道来,显得平易自然。再者,在语言方面,韦诗从不堆砌词藻,卖弄典故,而是以古朴平淡见长。他以简朴自然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清新淡雅、含蓄深远的意境,气格高古,在艺术上达到了返朴归真的境界。出之以心平气和的恬淡之语,诗境明净雅洁而意味深长,韦应物的许多诗都有这种韵味。
韦诗在平淡自然之外,还有流丽的一面。他的一些写景名句,如“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广庭流华月,高阁凝余霰”(《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游开元精舍》)、“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寺居独夜寄崔主簿》)等,都善于捕捉大自然物候的微妙变化,善于表现色调的深浅明暗,刻画工细,字句凝炼,语言也极为清丽。宋代徐俯说:“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苏州诗。自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韦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见吕本中《童蒙诗训》)明人胡应麟也说:“韦左司大是六朝余韵,宋人目为‘流丽’者得之。”(《诗薮》内篇卷二)其实,韦应物的好友刘太真在写给他的信中就说过同样的意思:“顾著作(按:即顾况)来,以足下《郡斋燕集》相示,是何情致畅茂遒逸如此。宋齐间,沈、谢、何、刘,始精于理意,缘情体物,备诗人之旨。后之传者,甚失其源。惟足下制其横流,师挚之始,《关雎》之乱,于足下之文见之矣。”认为韦应物就像一位复古诗人,“恢复”了古老的文学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刘太真认为韦应物所恢复的文学传统,并不是一般复古作家们所指的三代、两汉,而是南朝的刘宋和萧齐。徐俯、胡应麟说的“六朝风致”,主要指韦诗深受谢灵运、谢朓等人影响,景物描写细致鲜明,语言清新美丽而言。而韦诗的这种“流丽”乃是出诸自然,而不是刻意追求所致,故无斧凿痕迹,不仅不妨碍,反而有助于他独特的平淡冲融的风格的形成。
比起陶诗,韦诗在宁静的诗境中,往往还多一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如《宿永阳寄璨律师》:“遥知郡斋夜,冻云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咏声》:“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这些诗篇的艺术境界是萧瑟的,带有一种远离现实的寂寞的心情。这种归结于静穆空寂的诗歌情调,表现出某种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与其他大历诗人的审美趣味近似。这是“气骨顿衰”的时代精神在诗人心灵中投下的阴影。
在韦应物现存的五百七十余首诗歌中,五言古诗的成就最高。他的五古诗,倘若放在“古诗十九首”之类的汉、魏古风经典诗中,那境界与味道简直可以乱真。极为崇拜韦应物的白居易,在谈及韦诗时有“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与元九书》)的誉美之词。宋代刘克庄则干脆说,一般人若与韦应物相比,“非学力所可到也”。譬如“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此心良无已,绕屋生蒿莱”、“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等,那敏感的觉悟细如发丝,稍纵即逝,正可谓“非学力所可到也”。
在唐诗发展繁荣的同时,中国诗歌又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新形式词。词体在民间兴起后,盛唐和中唐一些诗人也进行了一些尝试。韦应物就是其中一个,他写有《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历来颇受赞赏。他的散文今仅存一篇。
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说:“韦应物不是一位中唐诗人,他与盛唐风格和主题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诗歌的旧价值观开始失去的那些地方,韦应物预示和影响了伟大的中唐诗人。如果说他是一位在世时‘人未甚爱重’的诗人,那么他所传达的确实是下一代的诗歌趣味。”的确,正像陶渊明和杜甫在他们时代的遭遇一样,韦应物的诗在当时并不被重视。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人贵之。”可知对韦应物诗的评价,是在他死后才逐渐高起来的。宋代苏轼特别喜欢韦应物的诗,将其与柳宗元的诗并称,谓其“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他还作有两首摹仿韦应物的诗。韦、柳的诗风在严羽的《沧浪诗话》被总结为“韦柳体”,后来演变为晚唐姚合、贾岛一派。至明清时候,韦应物又得到胡应麟、王渔洋等人的标举,从而成为古典山水隐逸诗的典范作家。
文章标题: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句解诗意赏析-韦应物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