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名片】
白居易(约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考取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曾担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后因上书发表议论得罪朝廷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迁忠州刺史。唐穆宗初年,被任命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后上书请求到外地任职,先后任杭州、苏州刺史。唐文宗即位后,受秘书监诏命,升任为刑部侍郎,后官至刑部尚书。晚年信佛,定居于洛阳。他常与元稹吟诗作赋,唱和往来,世称“元白”;与刘禹锡亦有诗作相酬咏,世称“刘白”。
【译文】
将要落山的太阳斜射江面,江水一半碧绿一半呈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实在令人喜爱,滴滴清露犹如珍珠,一弯新月恰似一张精巧的弓悬挂天际。
【赏析】
这首著名的七言绝句是白居易在元和十一年(816)至元和十三年(818)间所作,是他“杂律诗”中的一首。
第一、二句着力描写夕阳斜照下的江水。“残阳”表明时间已晚,对应题目中的“暮江”二字。此时的“残阳”十分靠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而来,看上去,就像真的“铺”在江面上一样。这里诗人用“铺”字取代了“照”字,用法贴切、形象。后半句是说江水一半碧绿,一半深红。画面中,红绿两色交相辉映,再加上徐徐落下的“残阳”,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残阳铺照图。“瑟瑟”,原是珍宝名,其色碧,这里用来形容背阴处江水颜色的碧绿。
第三、四句以刚刚升起新月的夜景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一幅和谐、安宁的秋夜图。“真珠”比喻露珠,既说出其圆润的特点,又写出在新月照射下露珠闪烁的光泽。不同时间的两幅美景图,是由“九月初三夜”连接起来的,它既承接上文的“暮”,又与下文的“露”、“月”相连,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纵观全诗,仅仅用二十八字,就将夕阳照射下碧波交映和新月初悬时的静夜草露的两幅美景描绘出来,诗人遣词造句功力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
文章标题:《暮江吟》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