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注释】
燕燕:即燕子。
于:语气助词,无实义。
差〔cī〕池:参差不齐貌。
颉〔xié〕:鸟飞而上。
颃〔háng〕:鸟飞而下。
将〔jiāng〕:送行。
下上:形容声音高低。
仲氏: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
任:姓,一说信任,一说为大。
只:语气助词,无实义。
塞〔sāi〕渊:谓笃厚诚实,见识深远。
终:既,已经。
惠:和顺。
淑:善良,美好。
慎:谨慎。
先君:前代君主。
勖〔xù〕:勉励。
寡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一说诸侯夫人自称。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翻译】
燕子飞翔在那空中,张开羽翅参差不齐。这位女子就要出嫁,远行送她直至郊野。瞻望直至人影不见,涕泪交加犹如落雨。燕子飞翔在那空中,飞上飞下来去不定。这位女子就要出嫁,远行送她离开此地。瞻望直至人影不见,伫立良久涕泣不已。燕子飞翔在那空中,鸣叫之声忽高忽低。这位女子就要出嫁,远行送她前往南方。瞻望直至人影不见,实在使我心忧神劳。我那二妹姓氏是任,她心笃实见识深远。不但温婉而且和顺,自身善美而又谨慎。每当思念已逝先父,就可对我勉励有加。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解读】
《燕燕》是一首语言优美、情感充沛的送别诗,而对于送别者和被送者的身份判定,历来却无一致的说法。《毛诗序》言:“《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郑玄《笺注》则更具体地指出“归妾”就是陈女戴妫,言其在儿子桓公死后“大归”,而“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刘向《列女传》、魏源《诗古微》承袭了此说法,却认为被送者应为桓公之妇。此后学者大多基于《毛诗序》观点进行发挥阐释,唯有宋代王质《诗总闻》、清人崔述《读风偶识》等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此诗所写为“兄送其妹出嫁”。
全诗共有四章,前三章运用了叠章手法,且都是以飞舞的燕子作为起兴句,形象地描绘出燕子参差振翅、上下飞翔、高低鸣叫的情景,也点明了此诗所作正值春风送暖的时节。写到远送出嫁女子直至南方郊野之时,三次使用“瞻望弗及”,留恋不舍之心跃然纸上。此后不仅是“泣涕如雨”,还要伫立停留,以至最后劳心伤神,情感的表达从外到内,由大至微,显得无比细腻真切。最后一章介绍了女子的身份和她的种种美德,表达了对她出嫁后生活的殷切祝福,也由外在的送别转移到内在的自省,希望对“先君”的怀念可以转化为自己奋发的动力,使得依依惜别的主调转而带上令人耳目一新的积极色彩。
此诗语言清新优美,措辞委婉含蓄,极富艺术感染力。此诗可说是我国诗史上最早出现的送别诗之一,因此对后世送别题材的诗文,如李白《送友人》、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苏轼《怀渑池寄子瞻兄》、张先《相思令·苹满溪》等,可谓影响深远。清代王士禛甚至推举此诗为“万古送别之祖”,由此看来并非言过其实。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赏析】
《燕燕》,《诗经》中极优美的抒情篇章,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论艺术感染力,宋代许顗赞叹为“真可以泣鬼神!”(《彦周诗话》)论影响地位,王士禛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带经堂诗话》)。吟诵诗章,体会诗意,临歧惜别,情深意长,实令人怅然欲涕。
然而,诗中的送者和被送者究属何人,却众说纷纭。这对理解诗意颇为关键,必须首先明确。《毛诗序》曰:“《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郑笺进而认为“归妾”就是陈女戴妫(ɡuī)。《列女传·母仪篇》则认为这是卫定姜之子死后,定姜送其子妇归国的诗。魏源《诗古微》调和上述两种说法,以为这是卫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桓公之妇大归于薛的诗。其中,《毛序》“卫庄姜送归妾”说,影响至今。今人解说《燕燕》者,也往往立足本事,一一比附。其实,“送归妾”之说,既与《史记·卫世家》所载史实不尽相符,也与古代妻妾尊卑之礼有违。宋代王质《诗总闻》因此提出质疑,并认为当是“兄送其妹出嫁”。清人崔述《读风偶识》申述其说:“余按此篇之文,但有惜别之意,绝无感时悲遇之情。而诗称‘之子于归’者,皆指女子之嫁者言之,未闻有称大归为‘于归’者。恐系卫女嫁于南国而其兄送之之诗,绝不类庄姜、戴妫事也。”崔氏据诗篇内容分析其作者,精当有理。当从此说,即卫君送其妹远嫁南国。或以为,《燕燕》缠绵悱恻,不类兄妹,而似情人,此见与诗篇末章不合,也对上古民俗未能详熟。文化人类学证明:血亲关系在上古民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华夏先民特别重视血缘根基,所谓血亲重于姻亲,天伦先于人伦。因此,《燕燕》的惜别之情,如果说出现在妻妾之间是不太可能的,那么,出现在兄长与女弟之间是完全可信的。
兹以审美的心态来欣赏这首曾使童年的王士禛“枨触欲涕”的万古送别佳作。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
前三章开首以飞燕起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朱子语类》赞曰:“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你看,阳春三月,群燕飞翔,蹁跹上下,呢喃鸣唱。然而,诗人用意不只是描绘一幅“春燕试飞图”。而是以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同胞别离的愁苦哀伤。此所谓“譬如画工”又“写出精神”。明代陈舜百《读风臆补》曰:“‘燕燕’二语,深婉可诵,后人多许咏燕诗,无有能及者。”不可及处,正在于兴中带比,以乐景反衬哀情,故而“深婉可诵”。
接着点明事由:“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父亲已去世《下文可证》,妹妹又要远嫁,同胞手足今日分离,“别时容易见时难”(南唐李煜《浪淘沙》),此情此境,依依难别。“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相送一程又一程,更见离情别绪之黯然。
然而,千里相送,总有一别。远嫁的妹妹终于遽然而去,深情的兄长仍依依难舍。于是出现了最感人的情境:“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先是登高瞻望,虽车马不见,却行尘时起;后是瞻望弗及,唯伫立以泣,伤心思念。真是兄妹情深,依依惜别,缠绵悱恻,鬼神可泣。前人对此,极为称赞。清人陈震《读诗识小录》说:“哀在音节,使读者泪落如豆,竿头进步,在‘瞻望弗及’一语。”以“瞻望弗及”的动作情境,传达惜别哀伤之情,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这确为会心之言。
这三章重章复唱,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不忍卒读。
为何兄长对女弟如此依依难舍?四章由虚而实,转写被送者。原来二妹非同一般,她思虑切实而深长,性情温和而恭顺,为人谨慎又善良,正是自己治国安邦的好帮手。她执手临别,还不忘赠言勉励:莫忘先王的嘱托,成为百姓的好国君。这一章写人,体现了上古先民对女性美德的极高评价。在写法上,先概括描述,再写人物语言;静中有动,形象鲜活。而四章在全篇的结构上也有讲究,前三章虚笔渲染惜别气氛,后一章实笔刻画被送对象,采用了同《召南·采苹》相似的倒装之法。
《燕燕》之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覆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伫立以泣”的“泪”,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艺术意象之一。谢翱《秋社寄山中故人》“燕子来时人送客,不堪离别泪湿衣”,可谓对《燕燕》诗境最简当的概括。“瞻望弗及”的惜别情境,则被历代诗人化用于不同的送别诗中。如李白用于朋友惜别,苏轼用于兄弟惜别,张先用于情侣惜别,何景明《河水曲》“君随河水去,我独立江干”似刻画夫妇惜别(参阅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燕燕》,确为万古送别之祖。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鉴赏】
《邶风·燕燕》,据《毛诗序》:“卫庄姜送归妾也。”按此说是也。后世有人说是卫君送情侣之诗,又有人说是薛君送妹之诗。按之史事,都是不对的。
庄姜是齐庄公的嫡女,卫庄公五年来嫁,《卫风·硕人》就是赞美她的诗。她美而无子。卫庄公希望有子以继位,又娶陈国女厉妫、戴妫姊妹为妾。厉妫生子孝伯,早死;戴妫生子名完,庄姜即以为己子,立为太子。庄公另有宠妾生子名州吁。州吁庶出而年长,有宠而好兵,庄公让他为将带兵。庄公二十三年卒,太子完立,为桓公。州吁骄奢不顺,桓公撤了他的职,州吁逃亡国外。桓公十六年(前719),州吁纠集卫之亡命者,回国杀了桓公,自立为卫君。桓公的生母戴妫因此受牵连,被遣送回陈国娘家。就在这年九月,州吁欲攻郑国,而约宋、陈、蔡三国共同出兵。州吁弑立,本为卫国朝野所不满。这时,卫国老臣石碏遂与陈侯谋,乘机杀了州吁,立了桓公之弟,是为宣公。这是后话。
这首诗就是戴妫被遣时,庄姜送她而作的。据《春秋经》,州吁弑立是在此年三月十六日(阴历),则戴妫被遣当在三、四月之交,时当春夏,燕飞正忙,故本诗见物托兴,即以“燕燕于飞”引起。
这首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送别诗,也是非常动人的一首诗,历来评价甚高。朱熹曾说:“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她)精神出。”(见《朱子语类》)这评语最为典型。现在我们欣赏此诗,就要想一想诗是如何画出她的精神?
结合本事来看,庄姜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原先她和戴妫共事一君、共养一子,感情亲密融洽,此其一。庄公死,太子立,复被州吁所杀,不但使她们的生活起了变化,而且国家濒于衰亡,家仇国恨,交织而来,此其二。桓公之死,死于庶兄之手,是骨肉相残,同时是恶人得势,善者受祸,于理不容,于情难通,此其三。戴妫大归,是无罪之罪,冤抑自吞,令人同情,此其四。而且此别是生死之别,从此将不得复聚,而友情断绝。此时此地真是新愁旧恨,齐集心头。这样复杂的心情,用短短的九十六字的诗篇表达出来,确实非有高超的表现手法不能做到。
她是如何表达的呢?我以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含蓄,意在诗外,又在诗中”。
诗共四章,对于环境人物,没有多少外部描写,可以说全是抒情,而抒情又不露“愁苦”“忧愤”等字眼,含蓄不发,缠绵动人。
四章诗,前三章皆以“燕燕于飞”起兴。叙眼前之事,而独写飞燕者,三、四月里,燕飞正忙,双栖双飞,筑巢育子,正面写其自由自在,反面则衬托此生此别之人不如鸟。既因以托兴,又点明时间,在春光明媚的日子作别,字里行间,已经充满了多少愁绪。首章次句“差池其羽”,“羽”,代称燕子,“差池”,谓其有前有后;次章“颉之颃之”,谓其忽上忽下;三章“下上其音”,谓其边飞边鸣;凡此皆写其形影不离,和乐对语,借以反衬自己和戴妫迟迟行进、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况。寓情于景,皆用反衬法,郁勃含蓄,更为感人。但是如果一味含蓄,又怎能使人了解呢?故下面接以“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把目光收回,放在戴妫身上,若明若暗地表露了藏在内心的哀怨。
为什么对戴妫如此依依惜别?在第四章里补出来:她是可信任的好人,她心地善良,诚实厚道,性格温和,立身谨慎,先君(卫庄公)生前的想法就是要我们二人同心协力。这最后一章补足了惜别之因,“先君之思,以勖寡人”二句透露着对乱前的回顾,与眼前对比,使全诗达到圆润饱满的境界,而且内容上赞美了戴妫之为人,同时流露着诗人自己和戴妫相同的性格风貌,真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又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这就是朱熹所谓“直是写得他精神出”了。
但是,还应补充几句:此诗不仅在遣词造句上独见高妙,而其全诗结构也有特点。全诗用的是《国风》常见的反复叠咏体式,此诗却在叠中有境界的发展。例如首章“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是写初送不忍别,挥泪不止;次章云“伫立以泣”,则谓所送渐远,只好久立目送;三章又云“实劳我心”,即谓所送远不可见,只有自己伤心了;层层递进,既为送别实情,又见缠绵益深。复承“劳心”,紧接着第四章诉说戴妫淑慎及往日友好互勉,暗示此别之后,国无好人,公室无救。这样,个人私情、善恶之辨、国家兴亡之慨,杂然俱聚于不言之中了。吾故曰:“意在诗外,又在诗中。”余音渺然,回环无穷,诚如前人所言“《黍离》、《麦秀》未足喻其悲也,宜为万古送别之祖”(陈子展《诗经直解》引王士禛《分甘余话》)。
(张震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