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齐风·载驱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鲁道有荡,齐子游遨。
【诗经·国风·齐风·载驱注释】
载〔zài〕驱:载,动词前词缀,无实义。驱,驱赶马车。
薄薄〔bó bó〕:车疾驰声。
簟茀〔diàn bó〕:遮蔽车厢后窗的竹席。
鞟〔kuò〕:去毛的兽皮,用以蒙在诸侯车厢前面。
有荡:平坦,坦荡。有,语气助词,无实义。
发夕:即“发于夕”,傍晚出发。
骊〔lí〕:纯黑色的马。
济济〔jǐjǐ〕:整齐美好貌。
沵沵〔mǐmǐ〕:柔软貌,一说众多貌。
岂弟〔kǎi tì〕:同“恺悌”,和乐平易。一说天刚亮。
汶〔wèn〕水:鲁国水名,发源于今山东莱芜。
汤汤〔shāng shāng〕:水势浩大貌。
彭彭〔bāng bāng〕:盛多貌。
翱翔:遨游,徜徉。
儦儦〔biāobiāo〕:众多貌,一说往来貌。
游敖:遨游,漫游。
【诗经·国风·齐风·载驱译文】
马车疾驰声隆隆,竹帘低垂红皮蒙。
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夜归急匆匆。
四匹黑马真雄壮,缰绳柔软上下晃。
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动身天刚亮。
汶水日夜哗哗淌,行人纷纷驻足望。
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回齐去游逛。
汶水日夜浪滔滔,行人纷纷驻足瞧。
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回齐去游遨。
【诗经·国风·齐风·载驱翻译】
驱赶马车疾驰而过,竹帘遮窗红皮蒙车。鲁国大道宽广平坦,齐君女儿傍晚出发。四匹黑马整齐矫健,垂下缰绳柔软细腻。鲁国大道宽广平坦,齐君女儿和乐平易。汶河之水浩瀚盛大,路上行人数量众多。鲁国大道宽广平坦,齐君女儿遨游徜徉。汶河之水滔滔不绝,路上行人十分繁多。鲁国大道宽广平坦,齐君女儿漫步优游。
【诗经·国风·齐风·载驱解读】
《载驱》这首诗紧承《南山》《敝笱》二诗,抒发对齐襄公和文姜悖礼私合的讽刺。《毛诗序》认为此诗是齐国人对齐襄公“无礼义故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与文姜淫”的嘲讽,而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此诗专门讽刺文姜,兼及襄公。
本诗共分四章,每章四句。诗中运用许多连绵词,对疾驰在鲁国大道上的文姜车马进行了反复铺陈。诗人不仅描摹其车饰之华贵,马匹之健美,还渲染其随从之众多,人物之泰然,这恰与文姜的失德丑行形成鲜明比照。再加上“齐子发夕”私会襄公的迫切举止,更使全诗的讽刺意味达到极点。
【诗经·国风·齐风·载驱赏析】
夫人之疾驱夕发以如齐者,果谁为乎?为襄公也。夫人为襄公而如齐,则刺夫人即以刺襄公,又何必如旧说‘公盛车服与文姜播淫于万民’而后谓之刺乎?”讲得很有道理。据《春秋》记载,文姜在公元前692年(鲁庄公二年)、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87年都曾与齐襄公相会,说明文姜在其夫鲁桓公死后仍不顾其子鲁庄公的颜面而与齐襄公保持不正当的关系,鲁庄公竞也无能加以制止,因此人们赋此诗加以讥刺。
此诗最引人注意的是用了许多二字字音相同的联绵形容词,如第一章用“薄薄”来描述在大路上疾驰的豪华马车,字里行间透露出那高踞在车厢里的主人公是那样地趾高气扬却又急切无耻。再加上第二章以“济济”形容四匹纯黑的骏马高大雄壮,以“濔濔”描写上下有节律地晃动着的柔韧缰绳,更衬托出乘车者的身份非同一般。三四两章用河水的“汤汤”、“滔滔”与行人的“彭彭”、“儦儦”相呼应,借水之滔滔不绝说明大路上行人的熙熙攘攘,往来不断,他们都对文姜的马车驻足而观,侧目而视,从而反衬出文姜的胆大妄为,目中无人。这一系列的联绵词在烘托诗中人与物的形、神、声方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另外,多用联绵词,对加强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也有帮助,可起到便于人们反覆咏叹吟诵的功能。
从诗的技巧上看,陈震《读诗识小录》的评析很有见地,他说:“(全诗)只就车说,只就人看车说,只就车中人说,露一‘发’字,而不说破发向何处,但以‘鲁道’、‘齐子’四字,在暗中埋针伏线,亦所谓《春秋》之法,微而显也。”因此虽然此诗纯用赋体而没有比兴成分,却仍是婉而多讽,韵味浓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