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诗三首

李陵

其一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其二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其三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注释】

1、良时:美好的时刻,此指朋友之间友爱、相聚、欢乐相处的时刻。

2、屏营:彷徨,徘徊。衢路:四通八达的路口,此指分别之处。

3、奄忽:忽然。逾:超越。

4、因:凭借,依附。晨风:鸟名,一名鹯,状如鹞鹰,善疾飞。发:起飞。

5、濯缨:洗涤帽带,古代往往用以表示脱离世俗、清高自守的意思。

6、河梁:黄河上的桥。

7、悢悢(liáng liáng):惆怅难过的样子。

8、日月:偏义复词,此处指月。

9、弦望:每月初七八、二十三四月形如弦,分别称上弦和下弦;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月圆,称望。

10、崇:尊崇。明德:美德。

《别诗三首》原文赏析-李陵古诗-两汉诗歌

【鉴赏】

这三首《文选》作李陵诗。第一首《艺文类聚》题苏武作。本篇是送别而不是留别的诗。

第二首是饯别朋友的诗。大意说过去相聚三年,不可再得。临别惆怅,连劝酒也没心思了,但是拿什么解愁呢?还是得靠这盈觞之酒啊。

第三首也是送别友人的诗。诗中不说“良时不再”或“嘉会难遇”,而说相见有期,各自努力,这是和前两首不同的地方。

这三首诗,最早见于萧统《文选》卷二十九“杂诗”类,题为李陵“与苏武三首”,另有苏武诗四首。有些研究者认为,本诗第二、第三两首为李陵在京师送苏武出使匈奴所作,而第一首则为李陵在匈奴送苏武归汉而作,并与苏武的诗进行了比附,使之呼应相合。其实,从南朝颜延之、刘勰起就开始怀疑它是伪托作品。为此,后代学者还做了不少考辨。因为他们诗中的用语,有很多与苏李二人的情事、行踪不合,即使从诗歌的发展上来看,当时还出现不了这样完整的五言抒情诗。因此,一般学者认为,它和著名的《古诗十九首》一样,是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三首古诗,看来是一首组诗,今仍题为李陵,只是一种沿袭而已。

古人说:“黯然伤神者,惟别而已。”重友情,惜别离,是人们共同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都抒发了朋友之间的离情别绪,写得真挚、缠绵,情意切真,感动了历代的读者。杜甫就说过,“李陵苏武是吾师”,说明他对这三首诗也是评价很高的。

第一首,集中抒写在离别刹那间的惆怅思绪。“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开门见山地点明了送别,而且离别就在须臾之间。这是全诗之骨,以下的感情、思绪都由此生发出来。就在他们将要离别而又不忍离别的片刻,作者首先写出了他们的惜别之状:“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似乎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离情别绪,没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即使只能说些什么,也感到言不及义,难以表达出黯然神伤的惆怅心情,因而只有徘徊在送别路口,两手紧握地在野外留恋这珍贵的片刻了。此时无言胜有言,他们的动作,就表达出了他们极其复杂的惜别情绪。接着,作者又写出了他们的惜别之情:“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这是仅就听见设喻,把他们之间的离别比作天上的风吹云驰,逾越飘忽,天各一方。“风波”云云,说明他们的离别有什么政治的或人事的原因;“各在”云云,预示他们离别后难以再得相会。别离前的刹那,心情是飘忽的;所写天空风吹云驰的意境也是飘忽的。这种运实于虚的表现方法,要比直接抒发离情别绪更能给人以想象和玩味。最后四句,作者以送别者的心思,写出了惜别之神。“长当”一句,点明是长别,情思一伸;“且复”一句,再次强调别在须臾,情思后一缩,“从此别”“立斯须”,就把惜别的精神状态生动、深刻地烘托出来了。“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真可谓顿生异想:要凭借着飞翔疾速的晨风,亲自陪送友人前往。其恋恋不忍别离的感情,就更加突出而感人了。这首诗就这样由状态写到情态,由情态写到神态,感情跌宕曲折,一波一浪地表现出了他们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二首,再就别期之长、再会之难、相思之苦加以生发,进一步抒写离情别绪。“嘉会难再遇”,即上一首所说的“良时不再至”,点明了别期之长、再会之难。“三载为千秋”,说明了相思之苦。古人“一日不见如三秋”,那么“三载”之别,当如千秋万岁,更令人难熬了。“三载”,不是实指三年,是指多年。那么其别离之苦就更可想而知了。这种逆喝而起的写法,比“离别在须臾”又进了一层。想到长期离别,嘉会难再,作者临河远望,更加触景悲来。他“临河濯长缨”,想借以摆脱世俗的离别之苦,但事实上是友人离别在即,所以,不仅“念子怅悠悠”,而且“对酒不能酬”,那离别愁苦的萦绕,还是几乎使自己身不能支了。行人总是得要走的,他的思绪已经在怀念着要去的长途远道,因而作者的离愁别恨也无法排解。虽然“对酒不能酬”,但在这刹那的时间里,也只有“盈觞酒”才能相互劝慰,祝愿以此永结深情重谊罢了。前面以“对酒不能酬”顿住,这里以“盈觞酒”“慰我愁”递落,最后又以“与子结绸缪”升华,感情的起伏、曲折、变幻,可扪可见,真是淋漓尽致啊。

第三首,又就第二首生发而来,重点抒写临别前的祝愿和劝勉。诗的开头说:“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由第二首的“临河濯长缨”,到这时的“携手上河梁”,说明要走的不忍离去,送行的人不愿分开,因而双方一直携手在河边徘徊。直到天黑了,虽然“行人怀往路”,仍然“徘徊蹊路侧”。“暮何之?”表面是向对方诘问,实际意在屈意挽留。所以要走的人,恋恋不舍,也惆怅满怀,不忍辞别。四句诗语,在抒情上,可谓摇曳作态,逆跌而起。但“行人难久留”,情意急转,只好“各言长相思”了。“安知非日月”以下四句,既是美好的祝愿,又是自我安慰。在不愿离别而又必须离别的时刻,只有相互宽慰地说:今日暂别,终有会期。怎知不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而有散有聚呢?离别之后,徒思无益,只好各自“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吧。说得像是豁达、通脱,实际正从反面衬托出他们离别的惆怅和愁苦。

由此可见,这三首诗都是在抒写离愁别恨,但表现手法不同。它们有时直接叙写,有时用景物衬托;有时以动作表感情,有时刻画心理活动。它特别善于曲折情致,使所表达的情谊起伏委婉,跌宕尽致。全诗言浅旨远,语短意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具有感人的魅力。这说明,五言诗发展到东汉,不仅善于叙事,而且善于抒情,已经相当成熟了。沈德潜《古诗源》说“一片化机,不关人力,此五言之祖也”,就给了它以极高的评价。

(霍旭东)

《别诗三首》原文赏析-李陵古诗-两汉诗歌

文章标题:《别诗三首》原文赏析-李陵古诗-两汉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590.html

上一篇:《步出城东门》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两汉诗歌

下一篇:《拟苏李/别诗三首》原文赏析-无名氏古诗-两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