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鹭
汉乐府
朱鹭!〔鱼以乌路訾邪〕
鹭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谏者!
【注释】
1、括号内可能是乐曲中表声的字。
2、茄:古“荷”字。
3、问:赠与。
【鉴赏】
《朱鹭》是汉乐府《鼓吹曲辞·铙歌》十八曲的首篇。由于它用诗乐合一、声辞杂写的形式,且文字又可能有讹误,自古认为歌辞已难于确解。根据史籍有关记载看来,它大概是一首咏鼓的歌。为什么用朱鹭——一只红色的鹭鸶鸟咏鼓呢?这里包含着一种古老的风俗,寄托着古人的美好愿望。
古代朝廷有谏鼓的设置,人臣有事向君主进谏就击鼓。《管子·桓公问》说“禹立谏鼓于朝”,晋孙楚《反金人铭》则说“尧悬谏鼓”,可知由来已久。而据《隋书·乐志》所载,鼓上的装饰便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鹭鸟。以鹭饰鼓,前人解释不一,如说“取其声扬而远闻”,或干脆说鹭就是“鼓精”,把它神化,看来都不免牵强。我们以为恰恰正是乐府《朱鹭》篇最为形象生动地揭示清楚了它的含义。
鹭本是捕食鱼类的水鸟,渔人驯养它去捕鱼,使它成为人类劳动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看来应是渔猎时代所流传下来的古老风习了。诗人面对鼓上朱鹭衔鱼的生动形象,满怀深情地歌唱道:美丽的鹭鸟啊,你以何为食?荷下水中游动的鱼儿等你去捕捉!诗人自由的想象把我们由庙堂之上带到广阔的原野,领略旖旎的水乡风光,欢快的劳动场面:渔舟泛泛,波光粼粼,莲叶田田,群鱼嬉游,鹭鸟翻飞,真是一幅生动的图画!诗的前三句由鼓饰而展开想象,后三句由想象回到鼓上:鼓上的鹭鸟衔鱼而立,既不食,又不吐,竟是为什么?——那是为了赠与击鼓进谏的人们啊!诗人由鼓上之鹭生发,想象的翅膀向理性的国度飞翔,赋予形象以象征意义,给予社会道德的评价:《诗经·大雅·烝民》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的话,“茹”就是“食”,意为不欺软怕硬、避强凌弱,正是古人所赞美的为臣之道,辅助君主、匡正朝政必不可少的品格。诗借鹭的不食不吐,寓托了一种政治理想,表达了对谏者的美好祝愿,这也许正是谏鼓饰以鹭的原因所在吧!诗歌形式非常质朴,形象却十分生动,又有深刻的寄托,虽是庙堂之歌,却具民谣的情趣。通过音乐的反复演唱,意象的交错组合,使人渐渐品味其中含意,独具一种扑朔迷离之美。
(胡大浚)
文章标题:《朱鹭》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