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班

乐府

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无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雉子!车大驾马滕,被王送行所中。尧羊蜚从王孙行。

【注释】

1、雉子:小野鸡。班:同“斑”。

2、之:动词,前往。梁:同“粱”。

3、蜚:同“飞”。

4、之以千里:意思是说一飞以千里计算。王:读“旺”音。王可思:意思是说黄鹄气力旺盛令人敬慕。

5、滕:同“腾”。

6、尧羊:应读作“翱翔”。王孙:特指获雉子的人。

《雉子班》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鉴赏】

《雉子班》是汉乐府诗《铙歌》十八曲中的一篇。此诗集中描写母雉与小雉相亲相爱以至生死离别的哀情。诗的开始叙述母雉在家中如此爱抚小雉,赞美小雉鸟斑斓可爱的情绪。正是因为母雉对小雉爱之如命,所以她对小雉的行动越加小心,特别是当小雉外出寻找食物时,母雉更加提心吊胆,对小雉鸟千叮咛万嘱咐“之于雉梁,无以吾翁孺”。这里的“翁孺”特指人间。意思是说你出去寻找食物,要小心人们捕捉你。这里分明是告诉小雉要看到人世间是一个复杂、充满恐惧的世界,处处都要小心谨慎,才能生存下去。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做如此的描写,母雉为什么要如此告诫小雉,这为下一层的诗意埋下了深深的伏线。接着诗人又叙述道:“知得雉子高蜚止。”果然不出母雉所料,当小雉外出捕寻食物时,却被人给抓住了。母雉得知此消息时,急忙前飞而至,形象地表现出母雉爱子如命,心急如焚的心情。“知得雉子高蜚止”正是这一心情的形象再现。接着,诗人并没有写小雉被什么人抓住,而是笔锋一转,改变了诗情笔直的延触,写道:“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来蜚从雌。”母雉在此倒是触景抒情了,敬慕黄鹄一跃千里之遥,赏识雄飞雌随的比翼双飞。诗人在此似乎大有节外生枝之势,给人以母雉像是忘却了小雉遭遇似的感觉。其实不然,诗人正是从另外的角度,更深层次地展现母雉对小雉遭难之后的内心痛苦,悔恨自己和小雉没有黄鹄千里之遥的本领,悔恨自己没有和小雉同飞如雄雌。这字里行间融注了对黄鹄的羡慕,渗透了自己的孤独,包含对小雉的可怜。网络式的内心世界的矛盾,不仅折磨着诗人,折磨着母雉,同时也折磨着读者。当母雉羡慕黄鹄之后,诗人又将其笔墨转向母雉对小雉的寻找中,“视子趋一雉。雉子!”这是母雉的痛苦的呼喊。

“车大驾马滕,被王送行所中。”母雉在一片呼喊中,突然发现小雉装在奔马驾着的车子上,朝着天子的住所奔驰而去。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无法忍受。面对小雉的悲惨后果,母雉并没有胆怯而退步,相反“尧羊蜚从王孙行”。伴随马车,伴随着小雉,从容地朝着天子的住地前行。至此,诗人已把母雉对小雉的深厚感情,推向了高峰。这里表现出母雉不畏猎人、天子的牺牲精神。诗人在此名曰表现母雉,实曰表现自己,但是,母雉与小雉的最后结局如何呢?作品没有说,给读者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和遐想的广阔空间。

在文学史上,以雉子斑为描写对象的诗歌不只仅此一篇。例如古词中有云“‘雉子高飞止,黄鹄飞之以千里。雄来飞,从雌视’等。但也只是咏雉而已”(《历代诗话续编·乐府古题要解》)。但就其内容的丰富健康、感情挚烈且具高超的艺术特征而言,应首推此篇。特别是在艺术手法上,独具创新。首先是拟人化的表现方法。母雉本来是一种鸟,可在诗中完全人格化了,她的动作,她的感情,都已是人格化的形象再现。正是这种动物的人格化展现,起到了较高的艺术作用,人们从这人格化的动物描写中,既领略了母雉因小雉遭难而痛苦的内心世界,读者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升华。其次在艺术构思上也是令人佩服的。全诗集中表现“情”,但诗中“情”字从未出现,它潜藏于诗作深层,以潜在的力量,无时不在地感染着读者。试看,小雉斑斓可爱在“情”,小雉被猎人捕捉,使人担忧在“情”,母子的生死离别还在于“情”。全诗始终贯穿着“情”的力量,它是作品的内主脉,诗以喜悦、欢快的心情而发端,最后以悲哀、凄惨的心情而结束,真是欢喜而来,悲哀而去。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此诗尽管有“言字讹谬、字辞杂书”(《宋书·乐志》)、“意义难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之弊,但仔细读来,其意自见,美在其间。称之为文学史上感情浓烈真挚的艺术珍品,不会有言过其实之嫌。总之,《雉子班》“陈事述情,句格峥嵘。兴象标举,峻峭莫并”(同上)。“音响格调,隐中自见”(同上)的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张巨才)

《雉子班》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文章标题:《雉子班》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598.html

上一篇:《有所思上邪》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下一篇:《江南》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