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

乐府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

1、畔:一作“边”。绵绵:延续不断貌,形容草也形容对于远方人的相思。因为河边的青草绵绵不断,延向远处,引起了对于远方人的不断想念。

2、宿昔:犹“昨夜”。昔,与“夕”通。

3、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为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4、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5、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说远方归来的人只顾爱自家的人,不管别家的事,谁都不肯为我打听个消息带回来。这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问讯。

6、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以上二句是说正在盼望消息的时候,有个从远方来的客人捎着信来了。

7、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8、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

9、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10、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和后部。这封书信里只说到劝加餐和怀念,而不曾提到归期,读完了失望的情绪可以想见。古诗常在文意突变的地方换韵,这里就是一个例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鉴赏】

这诗写女子怀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前半写因想望而入梦,梦后想望更切。后半写得到远方来书和来书的内容。

《饮马长城窟行》,又名《饮马行》,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瑟调曲》。这是一首闺妇思夫的诗,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开头两句以“青青河畔草”起兴,是说河边的草色又青了,而且连绵不断,一直生长到很远的地方;自己所思念的远人还没有回来,因此相思之情也像青青的草色一样,一直伸展到远方去。“绵绵”一词,语义双关,把无形无状的缠绵之情化为有形有色的青草,极为形象、逼真。以下六句,作者连用顶真格的修辞手法,层层转折,跌宕多姿,如同曲折的石涧在自由地奔流,一任情感之流露。开头刚说出思念远方之人,马上就一个急转弯:“远道不可思”;口上说不可思,但心里却不能不思,以至于出现了梦中相见的妙境;然而,梦毕竟是梦,梦醒之后,一切化为乌有,心上人仍在他乡;不仅如此,“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相隔天涯,即使自己反复思念,也难以相见。这几层转折,把闺妇思念之深、思念之切表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诗又用一个比喻、一个反衬进一步深化这种相思之苦。“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二句,是一个比喻,清吴景旭认为是“喻妇之自苦自知”(《历代诗话》)。闻一多先生进一步明确说:“沧海桑田,高下异处,喻夫妇远离不能会合。”“天风、天寒、喻孤栖独宿,危苦凄凉之意”,整个这两句是“喻夫妇久别,口虽不言而心自知苦”(《乐府诗笺》)。吴、闻二人解释甚为精确。枯桑虽然无叶,也能感到风吹;海水虽然无冰,也能感到天冷;久别之人,虽然口中不说,心里也能感到孤凄之苦,但这种痛苦只有自己知道罢了。这个比喻,既紧承上文“展转不相见”,又启下文“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别人回到家里,都只顾同自己的亲人团聚相爱,谁肯来同“我”说几句话以安慰“我”的孤独呢?这是以别人之“欢”反衬自己之“悲”,别家欢聚,愈能引起主人公的绵绵情思。

“山重水复疑无路”,作者极尽变化,峰回路转,已经把女主人公相思之情写得非常深了,好像再也无话可说了,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下文急转直下,另辟蹊径,出现了奇迹,远方之人捎信回来了,如同大旱日久,突降及时雨一样,多么令人高兴啊!这里的“鱼”“尺素”均为书信的代称。“家书抵万金”,于是,这位思妇激动万分,“长跪读素书”。一个“长跪”,就把她当时迫切的心情、恭敬的神态极为逼真地表现了出来。然而,希望愈大,失望愈大,信上说了些什么呢?“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仅此而已。这二句值得我们玩味。“上言加餐食”一语,给我们透露出两方面的消息,一方面是丈夫劝自己的妻子多保重身体,努力增加饮食;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通过她丈夫的口,可以知道女主人公因长期思念在外的丈夫,以至于吃不下饭,《文选》五臣注云“夫知妇相思,不能下食,故言加餐”,是十分恰当的,这从侧面写出她的思念之深。“下言长相忆”一语,也给我们透出两个消息:其一,丈夫长期在外,也很想念家人;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她丈夫不忍心说的,就是归家无期。一个“长”字,也与开头的“绵绵思远道”遥相呼应。接到书信本来是很高兴的,然而读完之后,主人公失望的情绪我们不难想见,她只能更加痛苦,陷入更深的相思之中,“加餐食”是难以办到的,“长相忆”倒是千真万确的了。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在于以变幻莫测的笔法,真切地描绘出了女主人公情感的流动过程,它时而在此,时而在彼;时而眼前,时而梦中;时而激动,时而失望。整个诗篇中共有七次大的情感转折。开始八句,四次转折,由“思远道”到“不可思”;由现实中的“不可思”到幻想中的“梦见之”;由“在他乡”归到“不相见”。接着,由“不相见”转入“痛苦只自知”,心情稍为平静。很快,这种暂时的平静被打破,心里掀起更大的波澜:由“痛苦只自知”到读书信;又由读书信转到更大的失望,最终又归结到“不相见”。如此变化,可谓神矣,然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那由于始终“不相见”“长相忆”所引起的割不断的情思。全诗语言清新活泼,不用典故,不假雕琢,用民歌中常见的起兴、顶真、比喻,借代等手法,富有浓厚的生活泥土气息,使人感受到那激荡着的诗情,跳跃着的脉搏。《玉台新咏》把这首诗题为蔡邕所作,实不可信。陈沆说“蔡邕所作《琴歌》、《樊惠渠歌》、《翠鸟诗》,词并质直,视此诗之高妙古宕,殊不相类”(《诗比兴笺》),其说可从。因此,我们仍然把它作为一首民歌来欣赏,去品尝那纯真的诗味,呼吸那自然清新的空气。

(张新科)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文章标题:《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614.html

上一篇:《东门行》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下一篇:《上留田行》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