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歌行
汉乐府
为乐未几时,遭时崄巇,逢此百离。
伶丁荼毒,愁苦难为。
遥望极辰,天晓月移。
忧来填心,谁当我知!
戚戚多思虑,耿耿殊不宁。
祸福无形。
惟念古人,逊位躬耕。
遂我所愿,以兹自宁。
自鄙栖栖,守此末荣。
暮秋烈风,昔蹈沧海,心不能安。
揽衣瞻夜,北斗阑干。
星汉照我,去自无他。
奉事二亲,劳心可言。
穷达天为,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安贫乐道,师彼庄周。
遗名者贵,子遐同游。
往者二贤,名垂千秋。
饮酒歌舞,乐复何须?
照视日月,日月驰驱。
轗轲人间,何有何无?
贪财惜费,此一何愚!
凿石见火,居代几时?
为当欢乐,心得所喜。
安神养性,得保遐期。
【注释】
1、崄巇(xiǎn xī):道路艰险难行,此处借以形容时世倾危。
2、离:忧愁。
3、伶丁:孤独。荼毒:苦。
【鉴赏】
从内容上看,此诗当作于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朝政翻覆、奸险丛生、纷乱四起、生民涂炭的时代,不要说一般百姓,就是朝中的士大夫也是终日惶惶,朝不保夕,这首诗分明写出了在那个衰乱之世中的士大夫忧心如焚希求避世保生的思想。
诗的开首,作者就倾诉了自己在那个天崩地解的社会里孤苦伶仃、百愁集扰、苦不堪言的心境。可满腔忧愁无人晓知,难以排遣,使得他长夜难寐,心绪不宁,只有遥望着满天星斗而长叹,真是“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那么,怎样才能逃脱人世的荼毒和内心的煎熬呢?作者想起了那“逊位躬耕”、悠闲自得的隐士们,相比之下,愈为自己贪恋微不足道的爵禄而感到自惭形秽,于是他要步许由之尘而高蹈远举了。然而,“去自无他,奉事二亲”,“父母在,不远游”,孝养父母的重大责任感使他这种理想难以付诸实践。出路何在?忧虑怎解?他的眼前又出现了那位“鼓盆”“曳尾”的贤哲庄周,他决心慕漆园之遗风,安贫乐道避世全生。转而深思,世路崎岖,人生坎坷,物换星移,时日如电光凿火,人生似白驹过隙,“为当欢乐,心得所喜”。人贵在自得其乐,只要求得心灵的慰藉,修身养性,就可以终其天年,高寿长生。至此,作者从焦灼和困扰中挣脱出来,自以为找到了解脱的门径。
此诗真实地揭示出在时世倾危的时代,一位“仕于下僚时不得志而思归休”(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的士大夫复杂而痛苦的心理,层次清晰地描写出其心理变化的轨迹及其内心的隐衷。先写其“遭时崄巇”“愁苦难为”的苦闷心情,继写其对隐居躬耕生活的羡慕,次写其因二亲在堂而不能遂去的彷徨,再写其对穷达委命、安贫乐道的认同,最终归结为“安神养性,得保遐期”的心理追求。虽其间情绪繁乱反复多转,却情真意切,脉络分明。读此诗,我们仿佛听到了作者那痛苦而沉重的叹息之声,从诗中可以透视出东汉末年一代士大夫们失意沉沦的人生,以及其要求摆脱人世羁縻的焦虑心理,其言曲折,其味深长。
在写法上此诗善于以景写情,内在心曲的抒发与外在景物的描写相衬托,使得情景交融,哀愁倍增。如写诗人忧愁填心中夜徘徊,“揽衣瞻夜,北斗阑干”“遥望极辰,天晓月移”。融情入景,形象鲜明,星汉之辽阔与人生之渺小,月华如水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骚动不安,烘托对比,愈益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再如“暮秋烈风”四字,既是自然季节的物象,又是乱世险仄的象征,也是作者内心惨苦的验证,写得肃杀冷落,风霜逼人,极富情感色彩。正如陈祚明所说:“‘守此末荣’下入‘暮秋烈风’句,甚妙。景物凄惨,动几许思归之心。”(同上)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无疑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魏崇新)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满歌行》原文赏析-汉乐府-两汉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