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其一)
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注释】
1、西京:指长安。无象:犹言无道或无法。
2、豺虎:指李傕、郭汜等人。初平三年(192),李、郭等在长安造乱。遘:同“构”,造。
3、委身:托身。荆蛮:指荆州。荆州是古楚国地,楚国的本号就叫荆。周人称南方的民族为蛮,楚在南方,所以被称为荆蛮。这里为了押韵,沿用旧称。以上二句言离中原往荆州。当时荆州未遭兵祸,去避乱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畅受学,和王氏是旧交,所以王粲全家去依投。
4、攀:谓攀辕依恋。
5、完:保全。以上二句是作者所闻妇人的话。
6、霸陵:汉文帝的葬处,在长安东。岸:高地。
7、下泉:《诗经》篇名。《毛诗序》:“《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末二句是说懂得作《下泉》的诗人为什么伤叹了,作者登临一代名主汉文帝的陵墓,遥望“豺虎”纷纷的长安,不免要像《下泉》的作者当乱世而思贤君。
【鉴赏】
《乐府古题要解》说“七哀起于汉末”,这是当时的乐府新题。曹植、阮瑀也各有《七哀诗》一首。王粲有《七哀诗》三首,不是同时所作。第一首写乱离中所见,是一幅难民图。大约作于初离长安的时候。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因长安动乱,王粲避难荆州,往依刘表。本诗即通过作者初离长安时的见闻,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由于军阀混战而造成的悲惨的乱离景象,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选材典型,发语悲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二句,以“乱无象”“豺虎”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描写了李傕、郭汜等称兵作乱后长安的景象,交代了自己之所以远适荆蛮的缘由。以下即接写自己将离开长安、与亲朋作别的场面。虽无乱离字样,却仍具有浓厚的乱离色彩。因为在动乱的年代里,死生难料,生离往往会变成死别,所以才会出现“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亲戚含泪相送,朋友攀辕难舍,气氛极其悲伤的景象。“出门”二句,则是对当时鲜血淋漓的现实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艺术概括,也是对李傕、郭汜之流的罪恶行径更为无情的揭露。《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云:“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白骨蔽平原”五个字所展现的艺术形象,不正是这种惨景的典型反映嘛?
然而全诗最为精彩的,还在于上述大笔勾勒的广阔背景中,写出了“路有饥妇人”以下六句这个特写镜头: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妇人,迫于无奈,把自己亲生的婴儿抛弃在道旁的草丛中。“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当她听到儿子的哭声后,她又心碎了,腿软了,她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她失神地站在那里,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中。接下去是她似解释、又似哀叹的两句自言自语的话:“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只三十个字,就把这位妇人声容之凄惨,内心的矛盾全都写了出来。《文选纂注》引吴淇说:“单举妇人弃子而言之者,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作者正是以“写其重者,他可知矣”这种以少总多、由个别见一般的方法,来表现当时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来揭露封建军阀的罪恶行径的。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诗人由于不忍再看下去而驱马继续前行了。然而从末四句却不难看出,他是内心怀着强烈的悸动、纷繁的思虑在行进着。“南登霸陵岸”,文帝是本朝的明君,当时是史家所艳称的“文景之治”时期;“回首望长安”,而此刻长安一带却是满目凄惨。抚今思昔,诗人自会有无限感慨。《下泉》,《诗经·曹风》篇名。《毛诗序》说:“《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最后,作者作为一个年轻的文人,只能满怀痛苦地表达他一点思治的心情、善良的愿望,因为他毕竟不同于具有相王之尊的曹阿瞒啊。
(高海夫)
【诗人名片】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他的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为司空,是当时的名士,为“八俊”之一。粲在少年时期已被蔡邕称为“有异才”。从十七岁起避难到荆州,依刘表十五年。后归曹操,为丞相掾。他以贵公子孙,遭乱流离,诗赋多悲凉情调。在建安诗人中他的地位很高,是“七子之冠冕”。后人有时将他和曹植并称。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七哀·其一》(西京乱无象)原文赏析-王粲古诗-魏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