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其三》(边城使心悲)原文赏析-王粲古诗-魏晋诗歌

首页 > 名篇赏析 > 时间:2022-06-22 21:09 来源:李白古诗网 作者:王粲

七哀(其三)

王粲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返,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注释】

1、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西平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南),这诗所谓“边城”或指此。有人说王粲到边城是随曹操征乌桓。此说显然错误。征乌桓是建安十一年(206)的事,其时王粲还在荆州。

2、更:经历。

3、迟:与“治”同,料理。

4、亭:守望之处。燧:古人防边,见敌人进犯就用积薪或狼粪烧烟报警,叫做“燧”,夜中举火报警就叫做“烽”。

5、蓼:水蓼,植物名,味辛辣。生存于蓼上的虫习惯于辛味,所以说“不知辛”。《楚辞·七谏》说“蓼虫不知徙乎葵菜”,言安于旧习,不晓得迁移。这里用来比喻边城的人不知天下别有乐土。

6、谘:商量,询问。

《七哀·其三》(边城使心悲)原文赏析-王粲古诗-魏晋诗歌

【鉴赏】

这首诗写边地荒寒,人民苦于争战。

这是一篇回忆边城荒寒、悲苦的作品。诗人一开始就用“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二句点出自己对边城的悲苦有过亲身体验。“使心悲”是全诗的主旨,“亲更之”是对“使心悲”的说明,同时也强调了“使心悲”的可靠性。下面,诗人历数在边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之可悲景况。第一可悲的是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的严寒气候;其次是“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的荒凉景象。诗人笔下的“边城”,天时、地利均如此恶劣,当然使人感到“心悲”。下面,“登城望亭隧,翩翩飞戍旗”二句,又转换笔势,通过描写“戍旗”在“亭隧”上空迎风飞舞的情景,在“边城”的寒冷、荒凉之外,又增添了一层肃穆的气氛,给人以“边城”不仅荒寒,而且隐伏着杀机的感觉,这就更令人可“悲”了。

下面,诗人通过正面描写戍边战士的悲惨遭际来突现“边城”之可“悲”。“行者不顾返,出门与家辞”二句,描写出了戍边战士与家人辞别时的痛苦心态。杜甫兵车行》中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之句,是对应征战士辞家上路的形象描绘,可看成是这两句的注脚。“不顾返”三字尤为沉著,与家人辞别,怎会“不顾返”呢?这种违反常理的表现,恰恰反映出他们自觉归期无望,不愿离开家庭,但又不得不离开家庭,只好硬着心肠上路的心情。这里,诗人用词虽简,然可谓曲尽其意了。戍边士兵,如果战死沙场,也还能从痛苦中解脱,最不幸的是被敌方捉去,当了俘虏,不死不生,活受折磨。“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二句,反映了一部分戍边战士的命运。“哭泣”句,既指战士,也指家属。遇到这样的不幸,无数怨女、旷夫、慈母、稚子的眼泪自是汩汩滔滔,无休无止的。“边城”之可“悲”,又不只是前面所述的景物荒寒了。“边城”既然如此令人可“悲”,戍边战士为什么不离开呢?诗人觉得迷惘,发出了“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的感叹,埋怨之中充满了同情。在诗人看来,除了“边城”之外,遍地皆是“乐土”(这当然是相比较而言)。他们为什么不离开“边城”,去寻找快乐的地方呢?戍边战士没有这个自由,诗人只好说他们好像吃惯了苦蓼而不知苦辛的“蓼虫”,用不着同他们商量,只好“去来”(走开)。诗人是对戍边战士深切同情的,但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只好不说。方东树说这两句“悲恨尤深”,深得诗人之心。

全诗层层铺叙,由物及人,由表及里,信笔挥洒,十分真切感人。陈祚明称赞说:“只缘述亲历之状,故无不沉切;又如耕夫言稼,红女言织,平实详婉,纤悉必尽”(《采菽堂古诗选》),指出王粲曾经亲至边塞,故能达到这一艺术水平。

(刘知渐 鲜述文)

《七哀·其三》(边城使心悲)原文赏析-王粲古诗-魏晋诗歌

【诗人名片】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他的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为司空,是当时的名士,为“八俊”之一。粲在少年时期已被蔡邕称为“有异才”。从十七岁起避难到荆州,依刘表十五年。后归曹操,为丞相掾。他以贵公子孙,遭乱流离,诗赋多悲凉情调。在建安诗人中他的地位很高,是“七子之冠冕”。后人有时将他和曹植并称。

文章标题:《七哀·其三》(边城使心悲)原文赏析-王粲古诗-魏晋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640.html

上一篇:《七哀·其二》(荆蛮非我乡)原文赏析-王粲古诗-魏晋诗歌

下一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陈琳古诗-魏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