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粲
曹植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赠王粲》是曹植对王粲《杂诗》的唱和之作。王粲的原诗如下: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鉴赏】
将两诗对读,可以发现,植诗前十二句几乎完全拟王诗原句。这当然不是因为曹植缺乏艺术才华,谢灵运不是说过:天下之才总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吗?而是当时风尚的影响。建安诸子为诗,往往互相模拟,不独此篇。这样一种风尚实源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观。人们经常谈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诗,广泛地被应用于中国人各种社会生活之中,上古外交活动中的献诗、引诗,后世迎送庆贺时以诗为酬答自不必说,甚至封建时代的衙门的告示也有用诗写的。但自古“诗言志”(《尚书·舜典》)就是中国最正统的诗歌理论基石,“缘情”之说不仅后起,而且充其量只能作为“言志”的补充。建安时代,由于社会动乱,文人大多以建功立业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他们的诗往往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论:“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明晰之能。”也就是说喜欢直抒胸臆,并不刻意追求形式和技巧。建安诗人大多采用拟乐府或五言古诗的体裁以及普遍使用传统的赋比兴手法的原因大概也就在此。
曹植的这首诗,步步追拟王粲诗,为的不过是更好地达意而已。两诗同以禽鸟求匹喻人之渴求际遇为诗的中心意象。王诗是“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植诗应以“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特栖鸟”“孤鸳鸯”之比,在当时是很容易为人理解的,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就曾以鸟雀喻人。总而观之,王粲的诗要表达的是他的“褰袵欲从之”的态度和“路险不得征”的苦恼;曹植则是针对王粲的想法予以回答和劝慰。植诗的最后四句“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就是告诉王粲不要因为抱负不能实现而郁忧。“重阴”既然能滋润万物,也一定遍及到你,你不要想得过多,以致产生愁苦。这里的“重阴”指曹操,曹操虽大权在握,且建安十八年(213)封魏公,但仍为人臣,按旧时君为阳、臣为阴的说法,以“重阴”喻称,确很贴切、巧妙。
不过,本诗的政治意蕴似乎并不仅限于此。王粲的诗好像不是专门写赠曹植的,所谓“托梦通精诚”的对象大概是指曹操,所以曹植以“重阴”作答。但曹植诗强调自己和对方同声相求,并表示“我愿执此鸟”的态度,却像另有深意。这或许与当时曹植和曹丕的党争形势有关。时曹操已握天下权柄,世人普遍认为其代汉自立只是个时间问题。且曹操实际已经是先魏公,后魏王,按照中国家天下的传统,选择继承人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曹操的儿子不少,但在当时能争魏国太子之位的却只有曹丕和曹植,起初曹植竞争能力很强,但曹丕亦自有曹丕的优势。双方互相争斗,各有党羽。支持曹植的有丁仪、丁廙、杨修、贾逵、邯郸淳等,属于丕党的有贾诩、崔琰、毛蚧、吴质、邢颐等。这在《三国志·魏书》各传里多有记载。曹植的诗很可能含有希冀罗致王粲为羽翼的意思,但王粲似乎终究没有介入党争,至少我们今天找不到这方面的材料,这无疑证明了虽然燥竞,却又特特独立的王粲的个性。
曹植曾被誉为“建安之杰”,其诗作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兼有“骨气奇高”和“清素淡雅”之美。比较之下,这首《赠王粲》绝不是他出色的作品,但其借助比兴,以诗述志,对我们了解中国诗歌的传统也可能是有益的。
(李时人)
【诗人名片】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他的一生可以公元220年十月(曹丕在这时即魏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平顺。后期在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两朝(220—260),遭受猜忌,不得参预政事。屡次要求自试都得不到允许。因此常抑郁无欢,到四十一岁就死了。他的诗流传约八十首,以五言为主,大都词采华茂,语言精炼,情感热烈,慷慨动人。代表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
文章标题:《赠王粲》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