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转蓬离本根)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

首页 > 名篇赏析 > 时间:2022-06-23 00:09 来源:李白古诗网 作者:曹植

杂诗(其二)

曹植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飙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注释】

1、转蓬:蓬是菊科植物,蓬花如球,遇风就被吹起,随着风旋转,所以叫“转蓬”。作者在《吁嗟篇》全诗写转蓬的飘宕无主,长去本根,比喻自己屡次迁徙和兄弟隔绝,可以参看。

2、回飙:旋风。

3、薇藿:薇是羊齿类植物,野生;藿是豆叶。二者都是贫苦人所吃的菜。作者虽然位为王侯,他的生活并不富裕。文帝和明帝对待诸侯都极其苛薄,对曹植更甚,曹植《迁都赋序》说:“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转封东阿王谢表》又说:“桑田无业,左右贫穷,食裁口,形有裸露。”这诗也有自嗟贫困的意思。

《杂诗·其二》(转蓬离本根)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

【鉴赏】

这一首以转蓬作比,写“游客子”的,也是作者自己的飘荡离群和贫困之苦。

在建安诗歌中,转蓬(蓬草枯,被风吹起)是一个新鲜而富于时代特征的象征性意象,由于“世积乱离”,征战频繁,广大人民流离转徙、漂泊异乡,这遇风拔离本根、到处飘转的飞蓬,就成了游子、征夫和一切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漂泊者绝好的象征。曹植诗中,这一意象更熔铸着他特殊的生活经历和身世遭遇之感,显示出特有的个性色彩。他的《吁嗟篇》通篇以转蓬作为象喻,抒写他“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迁都赋》)的长期播迁生活和痛苦心情。这首《杂诗》也描写了转蓬的形象,但它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却与《吁嗟篇》有别。把它们加以对照比较,可以看出诗人在运用同一诗歌意象时所显示出来的创造精神。

诗的前六句,写转蓬遇风长久飘荡的情景。“长风”未停,更遇“回飙”,使飘飖无定的蓬草吹入高空,远离本根。“何意”二字,语调沉痛悲愤,在出乎意料的口吻中含有不由自主的悲慨。天高无极,天路难穷,飘荡的命运也就永无休止了。六句三层,感情逐层加强。但跟《吁嗟篇》对转蓬的淋漓尽致描绘相比,这六句显然是粗线条的,几乎可以看作《吁嗟篇》的一个提纲。因为《吁嗟篇》的主旨就是抒写诗人的流离播迁之痛,不做淋漓尽致的描写,就不足以充分表现长期播迁所历的身心痛苦。而这首诗对转蓬的描写,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的类比联想,它本身并不是诗的主体形象。前六句在全篇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兼有象喻意义的比较繁复的起兴。就“兴”的要求来看,这样的描写已经相当充分了。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这正是“转蓬”所兴起和象喻的对象。“类此”二字,透露了由物到人的类比联想过程。或以为“游客子”是诗人自指,但诗中明明说这是“捐躯远从戎”的士兵,其非自指显然。不过,诗人在长期辗转播迁的生活中“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迁都赋》),“食裁糊口,形有裸露”(《转封东阿王谢表》)的困窘情况使他对从戎客子“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的艰苦生活有较深切的体察则是事实。或者说,是在对征戎之士生活的描写中融入了自身的生活体验。曹操的《却东西门行》也有类似的描写:“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同样以“转蓬”兴起和象喻征夫。曹植这首诗的构思可能受到它的启发。对征夫之苦,只有“毛褐”两句作直接描写,这是因为上文写转蓬已充分表现其远离乡土、辗转飘荡之苦,这里用简笔对其生活之苦稍作点染,两层痛苦便都得到表现了。喻体与本体内容不重复,各侧重表现一面,手法相当经济。这跟《吁嗟篇》中“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这种尽情的渲染也有明显区别。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乐府中常以“弃置莫复陈”一类套语作结,这两句却是貌似落套而实具深味,好像是刚刚接触到本题(征人的痛苦)就马上掉开煞了尾,透露出诗人心中痛苦积郁得太多,不愿或害怕更多地接触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征戎之士的苦难而联想到整个乱离多难的时世?还是用征夫的飘蓬和贫困联想到自身的境遇?或者更进而想到一切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诗人没有明言,也不愿明言,仅以“沉忧令人老”一语了之。这种无言的沉痛,和《吁嗟篇》结尾“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的尽情竭言的沉痛,可谓异曲而同工。丁晏评道“结语换韵,如变徵声”(《曹集诠评》),这是深得结语声情的独到体会。

(刘学锴)

《杂诗·其二》(转蓬离本根)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

【诗人名片】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他的一生可以公元220年十月(曹丕在这时即魏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平顺。后期在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两朝(220—251),遭受猜忌,不得参预政事。屡次要求自试都得不到允许。因此常抑郁无欢,到四十一岁就死了。他的诗流传约八十首,以五言为主,大都词采华茂,语言精炼,情感热烈,慷慨动人。代表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

文章标题:《杂诗·其二》(转蓬离本根)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694.html

上一篇:《杂诗·其一》(高台多悲风)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

下一篇:《杂诗·其三》(西北有织妇)原文赏析-曹植古诗-魏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