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注释】
1、始:才。
2、沧海:指东海。
【鉴赏】
这是《拟古九首》的最后一首,通首用比,以种桑江边,山河改易,劳而无功,喻入托身不慎,致遗后悔。一说,作者感慨晋朝覆亡,以桑比宗国。
这是一首朦胧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因为是朦胧诗,才引起了不同读者的不同理解;因为是哲理诗,才使得不同读者受到不同的启迪。当然,也有人把它视为政治诗,明代的黄文焕就认为这是一首“字字隐语”的悼怀晋亡之作(《陶诗折义》卷四)。这一观点还颇有市场,影响之大,延及今日。其实黄说不过是望文生义的臆断而已,立为一说尚可,若作定论则差矣。
这首诗所写的乃是希望和希望的破灭,以及由破灭而引起的沉痛的反思。读者不难从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高远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如果缺乏科学分析、求实的精神,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开端两句写种桑者的希望。“长江边”,点出种桑之地。从诗末的“悔”字来看,此人也曾考虑过在“高原”上种植桑树,只是经过权衡才选择了“长江边”。其所以选择“长江边”,则完全是出于“三年望当采”的思想动机。相比之下,“长江边”地势低下,水足壤肥,宜于桑树生长,采桑计划即希望的实现显然指日可待。“三年”,言历时之短,紧着一“望”字,便把种桑者急功近利、切于求成的心理活动曲曲传出,不着贬语,而贬意自见。
三、四句写希望遭到了变故。“始”“欲”,暗示时间还不足三年。不足三年而“枝条”已“茂”,可见希望的实现已近在咫尺。然而就在种桑者喜不自胜之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山河改”。按说,“山河”在“改”之前,是会出现某些征兆的,种桑者如能及时发现,并采取一些有效的补救措施,也许还可以“望当采”。可是一来由于他完全被“欲茂”的“枝条”遮住了眼睛,看不到征兆,二来由于“山河改”发生得太突然、太迅猛,大出意料,以至弄得措手不及,那么希望的落空就在所难免了。这必然失败的结局,既有人的主观因素,也有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表面看来,诗人似乎只强调后者,实际上,人的因素正包藏在前三句的字里行间。这两句前承后转,承得舒缓平和,转得警绝奇突,如高山落石,顿起波澜。
“柯叶”以下四句紧承“山河改”而来,写希望的破灭和破灭后的失落感。桑树的枝枝叶叶全被风浪“摧折”了,连树根也一个不剩地被拔地而起,卷进波涛,漂到了“沧海”之中。这对种桑者来说,打击太大了。由“浮沧海”可知,“山河改”指的是一场特大洪水,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种桑者汲汲可待的希望化成了泡影,冲刷得一干二净,彻底破灭了。“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就是他在现实面前发出的沉重叹喟。种桑是为了养蚕,养蚕是为了织衣。可是如今,“长江边”上,唯有流水,哪里还有桑树的影子!三年望采而一朝成空,种桑者的心头不禁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写种桑者痛定思痛时的自我反省。他非常后悔当初没有把桑树种到“高原”上,以至弄到今日这般狼狈地步。然而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这首诗是陶渊明对人生经验的形象总结。构思上,作者以“长江边”兴起“山河改”,以“山河改”引出“高原”,以“高原”点明题旨,中间贯以大起大落的人物心理刻画,辅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构合精严,错落多变,又含蓄隽永,余味无穷,不愧为陶诗中的名作。
(杨希武)
【诗人名片】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祖和父都做过太守,但在他少年时代生活就是贫困的。他自己曾做过几次小官,时间都很短。最后一次出仕做彭泽令是在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在官八十几天就辞职归去。从此隐居躬耕,过了二十年的田园生活。他之所以退隐,固然和他天性淡泊,不受羁束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政治黑暗,仕途污浊,使他厌恶。他的许多好诗是写农村生活和他在躬耕中体验到的人生道理,大都自然深厚,亲切有味。他也有少数诗篇说到政治,或表示他的政治理想,见出他对于世事并不曾遗忘或冷淡。
相关阅读
《拟古四十首》其二十四(初日澹杨柳)原文注释-纳兰性德五言古诗赏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故事赏析
文章标题:《拟古·其九》(种桑长江边)原文赏析-陶渊明古诗-魏晋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