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迴渚,停策倚茂松。
侧迳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濮。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鉴赏】
谢家在浙江会稽有始宁墅(在今浙江上虞县),南山和北山是始宁墅的两大宅园。谢灵运在《山居赋》中说:“南北两居,水通陆阻。”自注:“两居,谓南北两处,各有居止,峰崿阻绝,水道通耳。”始宁墅的近北处,有“大小巫湖,中隔一山”。这首诗写他由水路从南山宅园到北山宅园,经大小巫湖,登山远眺的所见所感。开始四句点题。山南为阳,山北为阴,“阳崖”“阴峰”分别指南山、北山。“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是说朝日初升诗人从南山出发,夕阳西下在北山休息,正是诗题“于南山往北山”之意。这两句除点题外还从时空上给读者造成悬念:诗人从早到晚这段时间内、从南到北这段空间中他做了些什么?第三、四句便回答了这个问题:“舍舟眺迴渚,停策倚茂松。”表明他在这时空内先水行、后登临,在山间倚松远眺,又正点明诗题“经湖中瞻眺”之意。
点明题意后,诗人便以“眺”字为线索铺写眼前之景。他举目临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山时经过的那条幽深的小路和镶嵌在万顷碧波中显得空明玲珑的湖中圆洲。低头俯视是乔木的葱葱树梢,举首聆听是大壑传来的淙淙水声,真是亦明亦暗,有色有声,使人陶醉其中。循着水声诗人的视觉移到山间水道上,只见“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巨石横壑,溪水分流,荒径密林,人迹罕至,那幽寂的环境,颇有“万径人踪灭”的韵味。也许欣欣向荣的景色触发了诗人的联想,他从《周易·解卦·彖辞》“天地开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的描述中得到了启发,对万物生长的原动力问题产生了兴趣,询问这个解作过程究竟如何感动万物使得它们生长茂盛,表现出诗人难得的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这一穿插议论后,又继续写景,诗人巧用“苞”“含”“戏”“弄”等动词,不断变换写景角度,时而山林,时而水域,时而植物,时而禽鸟,由静而动,使人仿佛亲临其境,看到初篁苞绿,新蒲含紫,海鸥天鸡鼓翼戏逐的动人景象。那初篁新蒲的颜色美、海鸥天鸡戏弄的姿态美以及可以想见的嘤嘤鸟鸣的声音美,形、色,声兼而有之,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禽鸟图,谱出了一支悦耳动听的交响曲,是那样充满勃勃生机,真是“景近而趣遥”(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别有一番意趣。
篇末“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六句,是在所见的基础上写所感,描写完了景物,特意给它添上了一条玄理的尾巴。用《老子》《庄子》《周易》等玄言哲理入诗是晋宋诗坛的普遍现象。宋初山水诗产生后诗坛虽然有了变化,如刘勰所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不过变革虽然不小,但因袭依然存在,山水方滋,而庄老却没有彻底告退。玄理得到山水的滋润,反而找到了另外的藏身之所。黄节先生说:“康乐之诗,合《诗》《易》《骚》《辨》、仙、释以成之”,“说山水则苞名理”(《谢康乐诗注·序》)。这是符合谢灵运山水诗的实际情况的。就这六句诗而言,“抚化心无厌”说的是领悟到玄理的欢乐,“览物眷弥重”说的是游览山水后产生的眷恋之情。所谓“抚化”就是掌握物化之理的意思。《庄子·大宗师》说人的形体“万化未始有极”(没有穷尽),其乐不可胜计。郭象注:得道的圣人“游于变化之途,放于日新之流”,万物千变万化,人也同万物一起千变万化,生死置之度外。如果能这样,那么生往死来不过是物理之变,何苦劳心其间。懂得了这个道理,自然心无厌恶,乐在其中了。可惜这种领悟玄理、游览山水得来的乐趣无人与之同享,诗人不禁发出感叹:“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他认为不是叹息能深知其乐的古人已经远去,只是遗憾今天好景独赏,无人同享此乐。诗人否认这种感叹是出于私情,而是由于害怕赏心若废,兹理难通。换句话说,诗人独游兴叹不是为了私情,而是担心赏玩之事如果从此废止,那么山水中所包含的玄理妙趣谁还能通晓,这才是真正值得惋惜的啊!
谢灵运迷恋山水,在自然景色中寻找乐趣,是由于政治上不得志造成的,而要消除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单靠山水是不够的,还需要老庄和《周易》中的哲理来补充,这也许是谢诗中常常山水与玄理结合在一起的原因。尽管这些讲玄理的诗句,今天的人读来,“理”则有余,“趣”则不多,甚至有淡乎寡味之感,但谢诗描写山水的句子,却“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他努力发现山水美,着力刻画山水美,重辞藻,讲对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使自然山水美在他的笔下得到了真实的表现,无论对于提高诗歌的写作技巧,发展我国的山水诗,还是提高人们对于自然美的鉴赏能力,他都是有大功的。
(温洪隆)
【诗人名片】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入宋降为侯。累官至侍中。喜游山陟险,每出游,随从数百。元嘉十年获罪,弃市广州。年四十九。灵运的诗好摹写山水,往往工妙,但有时累于繁富,伤于刻画,或夹杂玄言理语,淡而少味。
文章标题:《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原文赏析-谢灵运古诗-南北朝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