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征君
任 昉
促生悲永路,早交伤晚别。
自我隔容徽,於焉徂岁月。
情非山河阻,意似江湖悦。
东皋有儒素,杳与荣名绝。
曾是违赏心,曷用箴余缺?
眇焉追平生,尘书废不阅。
信此伊能已,怀抱岂暂辍?
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
【鉴赏】
赠答酬唱在历代诗歌中占很大比重,但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写给不同对象的赠答作品各有不同的思想艺术特色——如果它不是逢场作戏的敷衍应酬,而是以严肃态度创作出的真正艺术品的话。任昉这首诗就是写得比较好的、在思想艺术上都有一定特色的赠人之作。
在这首诗中,任昉回环往复地表达了对徐征君的景仰思慕之情。任昉和徐有过短期的交往,但很快分手了。所以诗作首先从对这次交往的回忆着笔,抒发了一种“早交晚别”、音容难忘的真切而又沉挚的感伤情绪。接着,在三四句里,作者的意念进一步深化,揭示出他所以寄意于徐征君,而且情思浓重到高山大河不能阻隔的程度,原因在于徐征君的“儒素”,也就是他蔑弃荣名、寄情田园的高尚品节。正因为仰之弥高、慕之弥深,所以在五六句中,很自然地转向反躬自省的观照,在这种观照中,追念平生以和徐征君对比,不由得滋生出怅惘失落的情绪,以至久久废书而不能阅。这种心理体验和神情状态表述得相当真切。最后,作者的种种情思凝结到构成全诗意旨的中心点上:对江湖田园斩截不断的向往;对徐征君贞松形象充满钦敬的怀念。
所谓征君,除了那些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外,一般都是对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不满而采取洁身自好、不与当政者合作的处世态度的人。任昉对徐征君的景慕,实质上是对他人生抉择、处世态度的向往。任昉出身于仕宦之家,少年得意、锋芒早露,他何以竟然会身在魏阙之下,心在江湖之上呢?这固然与他写作此诗时处于不得志的状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士族文人一种典型心态:一方面由于热衷于虚利浮名而甘心随政治风云的变幻升降,一方面又对势利场上的角逐暗怀忧惧,对反复无穷的争斗时时产生虚空厌憎的情绪。正因如此,他这首诗让人读来才觉得比较深切真挚。
在文学史上,齐梁时期以文风的衰颓卑弱著称,这种颓靡文风的具体表现,一是内容的虚浮,二是风格的轻艳。任昉这首诗明显地与此不同。首先,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他对人生的感伤,交谊的珍重,落寞心绪的抒发,感情意向的倾吐,皆非虚情矫饰,而是心曲的自然剖露。其次,在表达方式上,基本是直吐胸臆,无用事过多之病,也不追求藻饰的华美。再次,在遣词用语方面,虽由于过多地使用虚词和过分地追求古简,未免给人生涩拙硬之感,但却显示出古朴典雅的效果。因之整首诗在风格上多少流露出《诗经》和建安作品的余绪,与萧绎所鼓吹的为文“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的时尚大相迳庭。
(刘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