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
何 逊
湓城带湓水,湓水萦如带。
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
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
管声已流悦,弦声复凄切。
歌黛惨如愁,舞腰凝欲绝。
仲秋黄叶下,长风正骚屑。
早雁出云归,故燕辞檐别。
昼悲在异县,夜梦还洛汭。
洛汭何悠悠,起望西南楼。
的的帆向浦,团团月映洲。
谁能一羽化,轻举逐飞浮?
【鉴赏】
何逊,字仲言,南朝梁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西)人,因他曾任水曹行参军、尚书水部郎、记室等,后人又称他为“何水曹”“何水部”“何记室”。他的诗清新自然,声律格调酷似近体诗,在我国古典诗歌由古入律的发展史上占有一个相当的位置。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他的诗极为赞赏,称他为“能诗何水曹”(《北邻》),赞扬“阴(铿)何(逊)尚清省”(《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说自己“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其七)。杜诗遣词用字,极似何逊,如《薄游》一诗中的“团团日隐墙”,即化用本篇中的“团团月映(一作隐)洲”而成。
何逊一生中曾两次到江洲(今江西九江),都是任记室。这首诗当是他在第二次,即天监十六年(517),他任庐陵王记室随府江州后所作。不久他即去世,终年四十岁左右。这一次到江州,他曾写过不少倦于宦游、怀乡思旧之作。如在《赠族人秣陵兄弟》中写道:“游宦疲年事,来往厌江滨。十载犹先职,一官乃任真。”与本篇所写心境是一致的。题中的“江山”,是指江洲之山。“望江山”,似应读作“在江州之山上望”。鱼司马不详。魏晋至南朝宋,司马为军府官,职掌综理府事和参与军事计划,同记室一样,都属军府僚幕。何逊既然能赠诗于他,说说心里话,想来两人关系不错。
全诗可分为四段。
头四句为第一段,写江州形胜:湓城连带着湓水,湓水萦回如玉带;仰望那高高的城楼,它在傍晚的霞光中直插云天。“湓城”,即九江之别称。何晏《九江志》:“青湓山有井形如盆,因号湓水,城曰湓城,浦曰湓浦。”一、二句写俯视,三、四句写仰视,诗人采取一俯一仰两个镜头,很简洁、也很有气势地写出了江州依山临水的地理形势。这段描写似乎与本诗旨意无关,其实不然。读了下文,即可明白。
接着六句为第二段,写江州城中官僚的奢淫生活。诗人望着眼前巍峨的城楼,于是联想起城中频繁举行的歌宴舞会:尽管丝竹纷繁,管声流丽欢悦,但弦声中却透露出阵阵凄切之情;歌女们的脸色凄惨忧然,舞女们的纤腰累得快要折断了。南朝齐梁时代,政权递变,统治阶级在争权夺利的同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何逊的上司与同僚们,也不例外。我们从诗人对这种糜烂生活的大胆揭露中,从诗人对那些歌女舞伎乐工的深切同情中,可以强烈地感觉到诗人郁愤不平的心情。原来诗人十分厌恶这种生活,现在是远远地逃避到城外来了。沈德潜评何逊诗曰“情词宛转,浅语俱深”。确实,何逊通过寻常情、眼前景,平平写来,却深刻地道出了他之所以产生思乡之情的原因,为下文作了有力的铺垫。
接着四句为第三段,诗人收束思绪,重新描绘现实,依然紧扣一个“望”字:眼前正是仲秋时节,黄叶飘零;在萧瑟秋风中,最早的一批大雁,正钻出云端,从北方归来;已经住了一年的燕子,正在辞别屋檐离去。这些富有特征、极易触景生情的景物描写,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点明时令,而是为下文作进一步的铺垫。
最后八句为一段,诗人终于直接抒发自己的思归之情:白天,他为自己客居异乡而感到悲伤;夜晚,他做梦都想着回到洛水之湾。洛水在北方,诗人的家乡也在北方。诗人日夜想念远方的故乡,于是只好登上那西南楼台,凭栏远眺。“的的帆向浦,团团月映洲”,似乎是写楼上新见,其实是诗人在想象——想象归乡水路上的景象:阳光下明亮的船帆一直驶向对岸;晚上,圆圆的月亮映照着江中的沙洲。然而,这种乘船归乡、日夜兼程的速度还是满足不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于是诗人又忽发奇想:谁能够在一瞬间像仙人那样变化飞升,轻轻地举起身子,飞升浮沉奔逐而去呢?
这首诗写诗人在江州山上所见所想,写法是夹叙夹议,绘景与抒情相结合。陆时雍评其诗说:“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诗镜总论》)确实,何逊的诗,写景状物,细微贴切,绘声绘色,意象精工。而且从通篇看,层次之间,或写实景、实情,或写联想、幻想,变化有致,波澜迭生,又过渡自然,内含紧密的逻辑联系。何逊虽生乎骈俪之时,却能摆脱填缀之习,做到去艳修真,婉转切情,确实难能可贵。
(吴广铃)
【诗人名片】
何逊(?—518),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人。八岁能赋诗。少时被范云赏识,结为忘年交。范称何诗“能含清浊,中今古”。累官至卢陵王记室,卒。有《何水部集》。何诗不多,风格清泠,足成家数,梁人重谢朓诗,惟有何逊与谢较相近。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原文赏析-何逊古诗-南北朝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