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水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户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

1、唧唧:叹声。第一句一本作“促织何唧唧”。《文苑英华》作“唧唧何力力”,注云:“力力”又作“历历”。本篇开头六句从《折杨柳枝歌》来,《折杨柳枝歌》有“敕敕何力力”一句,“力力”、“历历”、“敕敕”也都是表叹声之词。

2、军帖:征兵的文书。可汗:西北民族君主之称,起于汉以后。

3、鞯:马鞍的垫子。西魏至唐初行府兵制,当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等物。

4、旦:一作“朝”。

5、至:一作“宿”。黑山:即杀虎山,蒙古语为阿巴汉喀喇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百里。一作“黑水”。

6、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鸣:一作“声”。

7、金柝:军用铜器,像锅,有三只脚,又有柄,容量相当于斗。白天做炊具,夜里用来报更,就是“刁斗”。

8、明堂:天子祭祀、朝诸侯、教学、选士的地方。

9、策勋:纪功。将勋位分做若干等,每升一等为一转。唐武德七年定武骑尉到上柱国十二等为勋官,用来酬赏功臣。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制度,因此这里有经唐人窜改的嫌疑。不过这种地方不必拘泥,诗中许多数字都不宜视为确数,诗中屡次说“十二”,如军书是十二卷,同行是十二年,策勋又是十二转,若当做确数就都有问题,十二卷的军书卷卷有名是可怪的,“同行十二年”和“壮士十年归”是矛盾的,策勋至于十二转也未免太高,很难信为事实。“十二”无非言其多罢了,正如“十年”也不过是举其成数而已。赏赐:一作“赐物”。

10、尚书郎:官名,尚书机关的侍郎。此句一作“欲与木兰赏,不愿尚书郎”。

11、千里足:指驼马等代步之物。《酉阳杂俎》作“愿借明驼千里足”,明驼:指骆驼。

12、儿:女子自称之词。

13、这句一作“阿妹闻姊来”。

14、霍霍:急速貌。

15、帖花黄:六朝以来女子有黄额妆,在额间涂黄。梁简文帝《美女篇》:“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或许就是本篇所谓“帖花黄”的意思(后魏民间妇人作“黄眉黑妆”,情形或相似)。

16、皆:一作“始”。忙:一作“惶”。

17、扑朔:跳跃貌。迷离:不明貌。以上二句互文,雌兔的脚也扑朔,雄兔的眼也迷离。

《木兰诗》原文赏析-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鉴赏】

本篇是歌咏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诗。首十六句叙木兰准备代父出征。次十二句叙出发到战地。次六句叙经历十年战士生活后还乡。次八句叙入朝受赏。次十六句叙到家。最后四句是歌者之辞,用比喻赞叹木兰乔装之妙。这故事和这首诗可能产生在后魏,以魏与蠕蠕(即柔然)的战争为背景。木兰未必实有其人,关于她的姓氏里居,后世记载纷纭(有人说木兰姓魏,有人说姓朱,又有人说姓花,也有人说“木兰”是姓不是名。有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是宋州人,又有黄州、商丘等说),都不足信。这诗产生在民间,虽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嫌疑(如“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保存民歌风调的地方还是不少,如开端和结尾以及“东市买骏马”、“爷娘闻女来”两节都很显明。

《木兰诗》一作《木兰辞》,大约产生于北魏后期。在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文人的润饰,但基本上仍是民歌的风调。

一个女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替父应征,奔赴疆场;及至胜利归来,脱掉戎服,换上女装,人们才发现这位英姿飒爽的将士,原来竟是一个年轻的姑娘。这件事情,是多么的不平凡啊!再加上作者卓越的艺术技巧,高尚理想的激情,遂使这首长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流传最广的篇章之一,使木兰这个光彩夺目的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木兰这个名字,成了女中英杰的代名词。

古人常说“男耕女织”。在那时的人们看来,耕和织分别是劳动人民中的男子和妇女最惯常的工作,因而也就是他们各自重要而易见的特征。《木兰诗》一开始,就从这最惯常、最易见处落笔:“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断传来的机杼声,说明着木兰正在那里辛勤织作,从而显示出木兰作为一个劳动妇女的本色。可是今天却有点反常了,忽而机杼声听不见了,代之而传来的是木兰一声声的长吁短叹。这反常的叹吁声,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兴趣,一定要读下去,看个究竟;更自然会引起她的“爷娘”的关切,要去问问女儿有什么忧虑,有什么心思。这样便水到渠成,引出了下文。

“何所思”“何所忆”,意思无大差别,但这绝不是啰唆繁芜,浪费笔墨。重叠言之,正传达出“爷娘”急欲问明究竟的极其关切的心情,显示了木兰的长吁短叹是一反常态的事情。试想,如果木兰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小姐,叹息甚至哭泣,她的爷娘都听惯了,他们还需要急切地去询问吗?“无所思”“无所忆”,木兰也以急切的口吻,接连回答爷娘,说她没有什么心思。“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老女不嫁,踏地呼天”,这样的歌词,在北朝乐府中屡见,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是常常遇到的。木兰之所以要急于否认,是怕爷娘误认为自己有这样的心思。她是“有所思”的,她的“所思”是:可汗点兵,军书联翩而至;父老无兄,家庭处境困难。她打算替父应征,解决这复杂而紧迫的矛盾。“昨夜见军帖”八句,通过木兰的答语,既写出了当时矛盾之尖锐,形势之急迫,又展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敢坚强、机智果断的精神面貌。她的音容仪态,作者固然未着一字,但读者却不难因内以求外,得之于想象。这样,木兰的形象就开始在读者的眼前活动起来了。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当木兰说出他的打算以后,爷娘和她是怎样商量计议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这些,作者全都略去了,表现得惜墨如金。下边直写木兰立即投入了替父应征前的准备活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购买战具,未必需要跑遍四市,更不大可能一市恰好买到一样东西。本来一语可了,而作者却偏要把它写成四句,又表现得这样不吝惜笔墨。这一惜一不惜、一省一费之间,正显示了作者的技巧与匠心。前边的省略,丝毫无损于故事的脉络,反而使语言更觉干净简洁;后边的不惮其烦,却恰好表现出木兰准备活动之繁忙紧张,显示了她意志之坚定。刘勰说:“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义显。”(《文心雕龙·熔裁》)《木兰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个既“善删”、又“善敷”,驾驭语言能力极强的人。

“旦辞爷娘去”以下两组对句,写木兰应征赴边途中的情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个乍离双亲的少女的情怀简单化。他并不满足于她英勇坚强的这一面,而又深入一步,去发掘她心灵深处其他细微的活动,并通过黄河流水、燕山胡骑的声音和“爷娘唤女声”的对照,把它揭示了出来。这样,不仅丝毫无损于木兰这个形象的光彩,反而使它更丰满、更真实、更亲切、更有情味了。

仿佛一条山间的溪流,在一个平处经过了一度停留之后,又奔流而下。“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由“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那样声情舒缓、音调悠扬的长句,又一变而为急管繁弦、跳跃性极大的语言,情调又变得激越悲壮起来了。“万里”二句,写木兰跟随大军,飞奔塞上。“朔气”二句,则以战斗生活的艰苦,来衬托她的英雄气概。“将军”二句,又以十个字概括了木兰十年的艰苦岁月和戎马生涯,语言极简约凝练。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诗的重点并不在于描写木兰的武艺高强和勇敢善战,而在于表现她的精神境界。

如果说木兰上述的形象已经难能可贵,已经显示了作为男子能够做到的、妇女也照样能够做到这一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相对立的思想光辉的话,那么,下边所写的木兰胜利归来后的言行、情操,就更为可贵,男子也未必都能做到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由于木兰出生入死,身经百战,胜利归来,所以天子特予召见。其策勋之高,赏赐之厚,也是异乎寻常的。然而在这些荣誉、功名、利禄面前,木兰的心情不是贪恋、艳羡、热衷,而是淡然漠然,并不稀罕,她的要求只是“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仍然去做一个“唧唧复唧唧”的劳动姑娘,去做她那爷娘——劳动人民的女儿。这种情怀,难道不比那些或投笔从戎,或十年寒窗,而目的只是为了博取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并封妻荫子的须眉浊物远为高尚吗?而这种对家园乡土的深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恐怕也正是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年征战的力量源泉。

木兰的愿望实现了,几个“伙伴”陪送她回到了家乡。以下即写她回到家以后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六句,先写家人闻讯后的表现。“爷娘”、“阿姊”、“小弟”的行动,各有特征,皆切合各自的年龄、身份、心理状态,因而虽着墨不多,但形象却相当生动鲜明,真切有味。通过这些形象,又显示出一片惊喜欢乐的气氛。同时,这几句又与第一段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两句先后照应。可以看出,作者的针线是相当细密的。“小弟”的“小”字,下得相当考究。不说“阿弟”,一是为了避免和上边的“阿姊”重复;二是这个“小”字和下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种带有几分稚气的动作更谐和一致;三是更清楚地告诉读者:现在既还是“小弟”,那么十年前木兰替父应征时,他还是一个完全不懂事的孩子。那时,木兰既无“长兄”,又无大弟,因而“市鞍马”、“替爷征”就非她莫属了。

“开我东阁门”六句,则写木兰自己初到家时的行动。六句话写了六种动作。她一跨进家门这急锣密鼓般的行动,和盘托出了她久别初归时满心的喜悦欢快之情。这心情中,既有重新与亲人团聚的兴奋,也有再过和平生活的欣愉,还有她尽快地结束十多年来的伪饰装扮,立即恢复她女儿家本来面目,以便自由自在地活动的急切心意。及至木兰换上“旧时装”,以她女儿家的本来面貌出现在她的“伙伴”面前时,作者写道:“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语言是那么自然,情节是那么合情合理,而意味却是那么深长。伙伴们惊诧的神态与言辞,不仅告诉读者木兰是那样的机敏精细,在十二年的共同生活、战斗中,竟未露丝毫破绽,未引起同伴的任何怀疑;也告诉读者木兰的才能本领,与男子毫无二致,并不比他们逊色。显而易见,这是作者对这位女中英杰的深情赞颂,是在为封建社会里一直受到歧视、一直屈处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扬眉吐气。而这一切,却都表现得这样从容自然,不费力气。

末尾四句,于伙伴们正惊诧之际,木兰从容作答:“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她以带有浓郁的泥土气息的一个比喻,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自豪感。犹如两只兔子在地上一起奔跑时,你无法辨别孰雌孰雄一样,横戈上马,在沙场上一道驰骋战斗中,你也无法区别孰男孰女。她的不卑不亢、风趣自豪,和伙伴们的惊惶失色,构成了一个极其鲜明的对照。通过这个对照,木兰这个光辉的形象便愈见丰富而光彩照人了。

在《李波小妹歌》中,也曾描绘了一个英勇矫健的妇女形象,但木兰这个形象之丰富、充实、高大、真切,却远非李波小妹所可比拟。木兰也具有同李波小妹一样的英姿,不过她的英姿是和识大体、明大义这一品质交融在一起的。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克服了种种困难,代父应征,奔赴疆场,投身战斗,去保卫祖国,保卫家园,保卫和平安定的劳动生活,表现得那样坚毅果断,机智勇敢;她的英姿又是和不留恋、企羡高官厚禄,志在家园,志在劳动生活,始终未失去劳动人民的本色这一高尚的情操、纯朴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的;她的英姿还和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交织在一起。她在征途中有对爷娘的深切思念,在久别初归时又有作为一个女子的细腻情怀,并不单是一个赳赳武夫。总之,木兰这个形象既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又有耀眼的理想光辉。只有劳动人民才能创造出他们自己的如此光辉的形象。

木兰从军,前后达十多年之久,对这十多年的生活,如果要平铺直叙起来,那就远非现有这么一点文字所可胜任,而且那形象恐怕也远不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木兰这么有光彩,有情味。所以作者就没有平均使用笔墨,而是该详则详,当略就略。他抓住几个最能表现人物特征、展现内心世界的细节,重彩浓墨,大笔渲染,放手铺陈,而于其他次要处,则大刀阔斧地予以删削,甚至完全略去不写。前者如:出征前的准备过程,归家之初的场面、情景;后者如:用十个字概括了木兰十年的戎马生涯,明堂朝见之后到回到家乡的过程。唯其如此,所以才能以少总多,传神阿堵,使木兰的形象飞动起来,成为一个有血肉、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而不至成为表达某种理想的传声筒。

(高海夫)

《木兰诗》原文赏析-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文章标题:《木兰诗》原文赏析-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20027.html

上一篇:《高阳乐人歌》原文赏析-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下一篇:《李波小妹歌》原文赏析-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