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人名片】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后来随父辈到蒲州(今山西永济)生活。他于开元九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等职。但因信佛,为官期间他一直过着半归隐的生活,地点就在蓝田辋川,晚年索性就隐居在那里。他很有才华,书画俱佳,苏东坡就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他最擅长的山水诗更堪称这类诗作的代表,不但颇具禅韵,而且笔法细腻。
【注释】
①转:变换。
②潺湲(chán yuán):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③倚杖:拄着手杖。
④临风:迎风。
⑤渡头:渡口。
⑥墟里:村落。
⑦值:恰遇。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此指裴迪。
⑧五柳:陶渊明白号五柳先生,诗人在此自比陶渊明。
【译文】
充满寒意的秋山已变得一片苍翠,山涧的秋水每日缓缓流着。扶着拐杖靠在柴门外面,迎着晚风听着秋蝉的鸣声。渡口的上空只剩下一轮落日,村落中已升起一缕炊烟。又看到你像楚狂接舆一样,醉酒佯狂,在我这五柳先生前放歌吟唱。
【赏析】
王维中年以后隐居在辋川山谷,经常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首诗就是写在此时,主要描写了辋川别墅秋日黄昏的幽雅风景,诗人闲逸的生活情趣以及友人裴迪狂放不羁的神态。
这首诗以“柴门”为起点,摄取眼中所见的寒山苍翠之色,渡头落日之影,炊烟袅袅之景等农村景物,随意点染,涉笔成趣,构成一幅清淡的水墨画,篇终以“接舆狂歌”作结,给静寂的画面带来了动感和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