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晖!

《游子吟》古诗翻译赏析-孟郊作品

【诗人名片】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困顿,曾经漫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流寓苏州。屡试不第。46岁才中进士,50岁任溧阳尉,因吟诗荒废政务,被罚没半年俸禄。河南尹郑余庆起用他为水陆转运判官,定居洛阳。郑余庆移镇兴元,任命他为参军。郊应邀前往,在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疾而亡。他属苦吟诗派,作诗苦心孤诣,多穷愁之词,即苏轼所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注释】

①寸草心:小草的嫩芽。

【译文1】

慈母双手不停地飞针走线,为儿子远行赶制身上衣衫。临行时还密密地缝了又缝,只恐儿子迟迟地不回家园。谁说小草心中那一点绿意,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的温暖。

【译文2】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缝制着游子身穿的寒衣。临行前一针一线细密细密地缝,生怕儿子迟迟不归。小草向着太阳,就像儿女心向母亲。儿女小草一般的情,哪报得了母亲太阳般的恩。

《游子吟》古诗翻译赏析-孟郊作品

【赏析1】

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感情真挚,流传千年。

前两句选取游子将要远行,慈母缝衣的场景,句式简洁,却把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深情表现出来,仿佛游子与母亲就是用针线与衣服联系在一起的。

中间两句集中刻画慈母缝衣的神态和动作,表现了母亲无言的深情。临行前,母亲坐在油灯下,抻展手中的布,一针一针细细密密地缝紧,唯恐儿子在旅途中衣衫破烂,受了风寒。这一针针寄托着母亲盼儿平安早归的愿望。细微的行动中包含着无比深沉的爱,读之泪下。

最后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把小草比作儿女,把春晖比作母亲,用反问句式,直抒胸臆:柔弱的小草怎么能报答如春天阳光般温暖无私的母爱呢?这一句体现了赤子对母亲发自肺腑的爱和急于报答母爱的心情。

【赏析2】

这首诗描写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衫,针针线线都织入无限的爱意、细腻深微的关心和体贴。它歌唱人类最深挚、最无私的感情——母爱,选取的生活事件极平常,表现的思想情感却十分深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抒写儿子对母亲恩情的感激与不能报答母爱的心情,感人肺腑。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刻,一千多年来广为传诵,引起普遍的共鸣,堪称孟郊诗中最成功的一篇杰作。

《游子吟》古诗翻译赏析-孟郊作品

文章标题:《游子吟》古诗翻译赏析-孟郊作品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051.html

上一篇:《春泛若耶溪》古诗翻译赏析-綦毋潜作品

下一篇:《归信吟》古诗翻译赏析-孟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