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无恙年年汴水流)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首页 > 名篇赏析 > 时间:2022-08-11 05:09 来源:李白古诗网 作者:纳兰性德

浣溪沙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清代:纳兰性德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

玉钩斜路近迷楼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无恙年年汴水流)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注释】

①红桥:吴绮《扬州鼓吹词序》:“红桥在城西北二里。崇祯间形家设以锁水口者,朱栏数丈,远通两岸。而荷香柳色,雕楹曲槛,鳞次环绕,绵亘十余里。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画船,掩映出没于其间,诚一郡之丽观也。”又王士桢有《红桥游记》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榭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拏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王阮亭,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著有《渔洋山人精华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带经堂集》等多种。

②汴水:古水名,连接黄淮。许棠《汴河十二韵》:“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

③胡震亨《唐音癸籤·乐通二》:“《海录碎事》云:‘隋炀帝开汴河,自造《水调》。’《水调》及《新水调》,并商调曲也。唐曲凡十一迭,前五迭为歌,后六迭为入破。”杜妆《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钱谦益《抵广陵》:“旧时明月空在眼,新愁水调欲沾衣。”

⑤曾是长堤牵锦缆:汪刻本作“惆怅绛河何处去”。《隋炀帝开河记》:“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梁两堤上。”

⑥至今:汪刻本作“绾离”。

⑦玉钩斜路近迷楼:汪刻本作“至今鼓吹竹西楼”。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陈师道《后山诗话》:“广陵亦有戏马台,其下有路,号玉钩斜。”迷楼,在今扬州西北。冯贽《南部烟花记·迷楼》:“迷楼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楣,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故云。”

【译文】

汴水年年都是这样流淌,明月也未改变旧时模样。是谁在河边小小的驿站里唱起隋炀帝开凿运河时的《水调》,给秋色平添了一分苍凉?

遥想隋炀帝当初乘龙舟沿淮水下扬州,强征吴越少女在运河两岸为龙舟拉纤,少女死者枕藉,使当时在运河两岸栽种的柳树至今仍笼罩在浓浓的哀愁里。少女们被埋葬在玉钩斜,而那不远处便是隋炀帝那座被称为迷楼的奢华行宫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无恙年年汴水流)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赏析一】

本词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其时性德扈从南巡,经过扬州红桥,根据王士祯(号阮亭)吟咏红桥的一首《浣溪沙》步韵写下的和作。性德对步韵诗向来反感,他在《渌水亭杂识》里专有一条评论说,当今诗词的大害莫过于写步韵诗,如果人们不戒除写步韵诗的毛病,则必然不会有好诗出现。这首是性德少有的步韵诗词。

至于怀古,性德曾在《渌水亭杂识》里提出了咏史诗的一个创作理念:咏史诗不能搞议论,因为一有议论就不再成其为诗词,而变成史评了。这首《浣溪沙》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创作理念。

康熙元年(1662),时任扬州府推官的王士祯,与袁于令、陈维崧等游红桥,作《红桥倡和》诗,赋《浣溪沙》三首。康熙二十三年(1684),容若扈驾至扬州,用王士祯《浣溪沙》第一首之韵而作此词,凭吊遗迹,感怀隋炀帝旧事。王士祯原词为:“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赏析二】

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时任扬州府推官的王士祯(号阮亭),与袁于令、陈维崧等游红桥,作《红桥倡和》诗,赋《浣溪沙》三首。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性德扈驾至扬州,用王士祯《浣溪沙》第一首之韵而作此词,凭吊遗迹,感怀隋炀帝旧事。王士祯原词为:“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红桥为扬州名胜,王士祯有《红桥游记》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而北,破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榭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拏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无恙年年汴水流)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汇评】

陈水云《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收》:“纳兰性德不仅步和阮亭其韵,而且在写法上也是有意模仿王士祯,由眼前之明月引发人们对旧时之扬州的回想,这里曾是隋炀帝泛舟之地和宫女牵缆之堤,如今这些曾有的繁华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比较而言,纳兰性德的词较王士祯的词意义更为显豁。”

【延伸阅读】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唐杜牧《扬州三首》之一)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红桥:桥名,在江苏扬州市。清吴绮《扬州鼓吹词序红桥》:“在城西北二里,崇祯间形家设以锁水口者。朱栏数丈,远通两岸,虽彩虹卧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而荷香柳色,雕楹曲槛,鳞次环绕,绵亘十馀里……诚一郡之丽观也。”王阮亭,清诗人王士禛之号。阮亭于顺治十七年三月至康熙三年十月之间任扬州府推官,康熙元年春与箨庵(袁于令)诸名士修禊红桥,作《红桥倡和》诗及《浣溪沙》词三首。三词流传颇广,和者甚多。性德所和,是其中第一首词。

文章标题:《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无恙年年汴水流)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2565.html

上一篇:《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下一篇:《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