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代悼亡
清代:纳兰性德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
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
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
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
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注释】
①汪刻本无“代悼亡”三字。
②蘅芜:香名。王嘉《拾遗记》卷五:“(汉武)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犹著衣枕,历月不歇。”
③《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④兰膏:一种润发的香油。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兰膏坠髪红玉春,燕釵拖颈抛盘云。”溃粉,膏状的香粉。
⑤鸾胶:《海内十洲记·凤麟洲》载,西海中有凤麟洲,.多仙家,煮凤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名续弦胶,后多用以比喻续娶后妻。刘兼《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
⑥萼绿华:传说中的仙女名,自言为九嶷山中得道之女子罗郁。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⑦苏轼《浣溪沙》:“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译文】
蘅芜香渐渐消散的烟气里,隐约看到你的身影,亦真亦幻。梳妆盒里仍有你未用尽的胭脂,你的首饰与衣衫美丽依旧,看着这些我不禁怅惘良久。留不住你的身影,我们只能分别在两个世界。不,还是把我们的永诀当作远隔天涯海角的思念吧。梨花在星月清辉之下的秀美模样,仿如你魂魄归来。即便我还可以续弦,但谁又及得上你?可恨命运无端将你从我身边夺去。我最常想起你陪我读书的时候,你为我亲剪灯花,和我赌赛书中的掌故,那是何等的欢乐。幸福一去不返,纵然我隔着纱帐看到你缥缈魂魄的影子,但那毕竟不是真实的!
【赏析】
此词自是悼亡,极为幽怨凄暗。上片写梦醒时分的怅惋,以汉武帝思念李夫人之典,极写自己的惝恍迷离之感。梦中隐约见妻子姗姗而来,醒来依然迷迷糊糊,总觉得身边还散发着她的气息,抬眼望去,四处都是她留下的痕迹。也许她真的只是暂时远离,在星夜月下,回家来看望自己。下片以再婚后的失落,衬托对亡妻的痴情。身边纵然有了新人,就能忘记旧人吗?也许前妻的离去,说不定是更好的选择。否则留在这世间,遭受种种风波,更为痛苦。只是亡妻的一颦一笑,怎么也难以忘记。想一想这些年来的坎坷经历,又不免黯然,即使两人在帐中重见,也会感到陌生了。
【汇评】
张秉戌《纳兰词笺注》:“这是一首悼亡之作。柔情绵渺,哀惋深致,凄清伤感,令人荡气回肠。……此篇可以说是诗人用血泪融铸的一首感人至为深切的作品。”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副题‘代悼亡’,通志堂本,张纯修本皆有之,必有据。以内容看,远不及《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之真切动人。惟未悉所代者何人。”
【延伸阅读】
◎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其家……与权尸解药,亦隐景化形而去。(《真诰·运象》)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宋苏轼《浣溪沙》。娇讹道字:形容青年妇女读字不准。)
◆此词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妻子卢氏死后不久。